古浪县人饮工程建设实践
摘要:对古浪河在近3年农村人饮解困工程的建设管理方面措施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人饮工程;建设管理
1 人畜饮水现状
古浪河灌区位于古浪县西部,地势平坦,海拔1 600 ~2 000m,西南高,东北低。灌区辖古浪镇、土门镇、泗水镇、定宁镇、黄花滩乡等5乡镇,共有35个行政村,40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8.769万人,城镇人口3.822万人,农业劳动力4.60万人。灌区总面积315km2,耕地面积1.95万公顷,设计灌溉面积1.67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52万公顷,保灌面积1万公顷。灌区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洋芋、豆类、胡麻、油菜、瓜类、蔬菜等。据2007年统计,随着县城规模不断扩大,工农业生产的逐步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地下水水质不断恶化,城区部分乡镇水源受到工业废水与污水的不断污染,水中有害物质超标,人们饮用水质不合格的水。以地表水为主的山水灌区,人畜饮水以远距离的河水为主,耗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目前,全区人畜饮水困难的人数达4.90万人,由于饮水困难人数较多,给饮水困难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饮水困难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2近3年建设成就
通过2006年第1批饮水安全项目、2008年第3批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古浪河累计解决了1.1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近几年来古浪河水管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筹措资金,发动广大群众投身人饮建设,顺利完成了人饮解困的建设任务,这些人饮工程的建成为今后发展人饮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 项目建设管理
3.1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工程的要求,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对工程的投资、进度、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3.2抽调技术能力好、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工,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设备、管道的安装,在技术力量和工程质量方面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3.3所有工程材料进入工地之前,首先由现场监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三
方现场清点验收,严格检查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出厂证及材料的实际质量,对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拒绝进入施工现场。对材料的保管和领用,要指定专人负责,领料单必须有工程负责人及施工技术人员签字后,按工程施工进度领取,避免各种材料的浪费和流失。
3.4加强资金管理,严格财务手续。在项目的资金管理中,严格实行报账制度,实行专项专用、专款专用,根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及资金申请计划审核支付资金,有效地避免资金挤占、超付、不按时计费的现象发生。
4运行管理
农村饮水工程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有很强的公共性。工作量大面广,长期运行管理要引入市场机制,有偿供水,达到良性运行目的。古浪河工程管理的总体要求是: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题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按成本加微利原则核定水价、计量收费、市场运作,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工程竣工后交付古浪县古浪河灌区下设专门供水单位管理,实行责任制管理,负责饮用水水资源费及水费的征收。
5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按照“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求。建立权责明确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包括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水费计收公示制度、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绩效挂钩奖金制度、水质化验公示制度、参与式管理办法、设备设施维护养护办法及各类监督制度等。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要明确管理责任,并且要把责任落实到人。如果不明确管理责任,不实行责任到人,很可能会出现工程有人用,无人管或管理不尽心、不到位的现象。按照水利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的要求,必须明确工程产权归属,确定责任主体,实行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良性运行。必须明确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责任,并且要把管理责任人的名单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在明确责任人的同时,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管理责任根据投资和工程规模来确定。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乡镇供水工程和跨村供水工程,由水利部门成立的专门机构代表国家行使管理和经营的权力,具体负责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并积极支持群众参与式管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6水费计收及管理
水费计收及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根据安装的
量水设施,严格限制超计划用水;二是由县区水利部门和物价部门按照供水成本加少量利润的原则核定水费,由县区物价部门批准后,管理单位按用水量征收;三是水费作为工程管理单位再生产的基本费用,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或减免;四是管理单位按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大修费,必须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准挪用,用于人饮工程设备更新改造或大修时,必须按有关规定报请水利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五是严格水费和稽查管理,确保水费及时足额收取,对逾期不缴纳水费的按《武威市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及水费计收管理使用办法》规定加收滞纳金,拒绝缴费可停止供水。
7社会效益
古浪河人饮解困项目的建成,会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其社会效益显著,主要表现在:
7.1减少疾病,增进健康。供水区群众由于长期饮用不安全水,各类疾病发病率高,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造成极大痛苦。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明显地降低与卫生条件有关的疾病发病率,提高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
7.2能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实施,将结束饮水困难地区祖祖辈辈拉水和远距离背水的历史,将改善受益群众的生活条件,节约农村劳动力,使他们放心地从事生产和经营,增加家庭收入。
7.3能够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随着农村人饮安全问题的解决,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群众通过自筹资金,不仅能用上自来水,还可安上热水器,人们精神面貌也将发生巨大变化,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7.4通过对饮水安全工程的综合利用,将调整饮水困难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一定基础,把人畜饮水同发展家庭养殖、庭院经济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走多种经营的路子,促进农户增收。
7.5能更加密切党群关系。人饮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广大技术人员将帮助群众搞规划、落实资金、解决技术难题,充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8存在问题
8.1部分供水设施老化失修,供水保证率低。以前修建的人饮工程,受当时资金、技术、材料等条件的限制,工程零星布设、建设标准低,加之经过多年运行,设施普遍老化失修,故障增多,供水保证率降低。
8.2农村部分水厂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营机制不灵活。水厂为了满足项目区群众用水需求,水价偏低,补贴运行,因而生产费用、管理人员工资、更新维修资金得不到保障,无法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营机制。
8.3待解决的人饮困难区,大多地理位置偏僻,地形复杂,居住分散,经济相对贫困,群众自筹能力差,工程兴建难度大。
9改进措施
9.1全面调查,建立档案,分类实施。对古浪县以前的人饮工程达到运行期的工程,依据供水效率、损坏性程度、故障发生率等整体状况,统一标准,量等划分,该报废的报废,能维修的维修,制订计划,分期实施。
9.2加强管理、创新运营机制。合理制定水价和足额收取水费,水价必须按“成本+微利”的原则进行核算,通过物价部门核定收费标准后严格执行,尽量做到计量收费,杜绝无偿供水,实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提高水费实收率。在供水区要科学布设用水计量的总水表、供水点水表和入户水表,以表计量。
9.3因地制宜、实行科学设计。针对当前待解决地区困难状况,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形式多样的原则,依据供水工程设计规范,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各个区域的优势和不足,同时采用现代化技术选好水源,合理确定供水规模,并实行资源统配,分步实施,尽可能早日完成我县人饮工程任务,使困难区群众早日受益。
参考文献
[1]郭天山.凉州区农村人饮解困工程建设的实践[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