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的物理论文

我的物理论文

来源:意榕旅游网


激发学生兴趣,实施有效教学

岳西县头陀中学 汪双四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应使学生学会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及科学精神。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要求?我认为: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要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简洁明快,以过程、活动为线索,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其次也是同等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应是有效的。何谓有效?就是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领悟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和物理思维方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能达此目的即为有效教学,下面谈谈我对此的认识和做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兴趣 常听

到学生谈起,他之所以喜欢物理,是因为喜欢他们的物理老师,是老师熏陶和影响的结果。这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呼

唤。学生希望自己的老师表里如一,真诚待人,热情奔放,机智幽默,心胸宽阔,对人有信任感,尊重他人,富有同情心。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人格的教育力量,满腔热情地投入教学,重视学生的体验、情感和意见,尊重他们的爱好、追求和需要。热爱学生,努力唤起学生的“向师心理”,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变灌输为师生共同探讨,使物理课堂充满轻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当学生从内心接受了教师,对你的课程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 “情境—冲突—激趣”模式,增强学生兴趣。中学生具有探求知识的好奇心理,对那些司空见惯的事并没有多大兴趣,而是对那些在他们想来应该是这样的但实际却是那样的事情感兴趣,这种好奇心理为我们提供了兴趣源泉。我们可以创设一些与学生常规认识相反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去激发他们的兴趣。这就是“情境—冲突—激趣”模式。例如:我在上第一节初二物理课时,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底部。然后开始给试管上部加热,并问学生:金鱼会死吗?学生答会。然而,直到沸腾,底部的鱼还在自由地游动。学生大感惊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情境—冲突—激趣”模式的教学过程为:

创设情境——→产生冲突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要产生认知冲突,产生认知冲突可以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也可以有多种途径。如可以通过实验展示实验现象创设情境,使现象与学生原有认识不一致而产生认知冲突。如:我在上机械能守恒这一部分内容时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大铁球挂在教室天花板上,以比较大幅度将它拉至偏离竖直位臵,紧靠着自己的头。并问学生:放手后球会把人砸伤吗?有人答不会。在学生目不转睛时把球放开,球开始运动,有人为教师捏了一把汗。然而教师稳如泰山站着一动不动,球摆回时并没有碰到教师的头。这一场面吸引了学生,都情不自禁地思考其中的奥妙。从而使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掌握的非常好。再如:在讲解光的折射现象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用塑料片剪成鱼状,约半个拇指大(不能太大),并把“小鱼”绑在石块上,浸入水中。等待约一分钟后,请每小组选一名同学用细铁丝当作鱼叉,进行刺鱼活动。要求迅速,只能刺一次。结果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这时教师适时点拨(问未成功的学生),是不是没有对准?学生回答:不是。这时学生兴趣高昂。在这样别开生面的引入新课中,学生积极参与,课上的非常成功。

三、运用鼓励与鞭策的方法增强学生信心,从而实

施有效教学。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自尊心特别

强,对外界反应特别敏感。总希望在人们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是完美的,言行是得体的,举措是成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精神动力,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予以表扬,以增强其信心。但鼓励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无原则的。适当时候还应该鞭策,但纠要有方。教师要善于把握纠错的度,注意纠错方式。1不要逢错必纠,对于一些共性的、易犯的错,可以在课堂上解决。2不要直面错误,纠错前先作抽象的肯定,再指出犯错的可能原因;最后指出正确的结果及今后避免类似错误的方法。3不要夸大错误的严重性。4不要厌烦,教师要有耐心,态度要亲切。

总之,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多种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最大限度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通过鼓励与鞭策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这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符合教育规律,必将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