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管理
标签应按实际需要量进行打印和管理。不得重复打印标签和打印多余标签。
客户标签、内箱标签及外箱标签等各级标签,应根据生产单打印,避免人工修改或录入错误。
打印张贴标签时,应坚持单独批次作业。
将各规格与客户料号的对应关系制成标签模板,模板需经过审核合格后锁定区域,避免手工随意修改。
周转容器
在外观检查工作台下安装盛放容器,容器做好标示“外观不良品”,外观检验不良品必须投放容器中,可以有效减少同平台操作混料机率。
所有盛放容器中,未密封的产品数量不得过满溢出,可在容器中设置警戒位。
所有产品(散料)必须放置于规定的容器内,不允许直接摊放在工作区域。
机台废料盒统一采用红色来做区分,如有可能废料盒设计为只进不出, 防止废料盒中产品被误用的可能。
不良品统一采用红色塑胶框放置。
老化机台不良品分类盒可以使用颜色标签区分管理。
区域管理
生产车间不良品区与合格品区需分开,有明显的隔离区分。
生产车间放置产品区域需有明显的标识,如待检、待包等。
检验平台不良品区与合格区需分开,有明显的标示区分。
设备管理
机台出料口尽量不要缠绕胶纸之类带粘性,避免吸附料件后掉入其他批次。
剪脚机输送轨道加入限高装置,可剔除高度不一致物料,有效防止短尺寸物料中混入长尺寸物料。
清线管理
切换不同规格产品生产,须将上一产品所有残留清掉。
清掉的产品需要正确的归位。
清线需要品质有效确认并形成记录。
品质管理
检验区可明显标示“产品系列对应颜色”的说明。
可以先打外箱记号,在箱内抽取产品检查合格后在其外包装上打记号。
检验合格的产品需隔离进行打包,避免堆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