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的利用、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适用学科 适用区域 知识点 初中物理 人教版 1.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2.噪音与乐音。 3.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方法。 适用年级 八年级 课时时长(分钟) 12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的有关知识和应用。 (2)通过学习声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3)了解噪声的来源。 (4)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2)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2)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意识。 教学重点 1.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1
教学难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以及环境的保护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复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够传播。 (3)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4)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和与距离有关,音色与发音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2.预习
(1)声能够传递能量与信息。
(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二、知识讲解 课程引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当我们听到雷声时,就知道要下雨了,行人听到汽车的鸣笛声,就知道有汽车要避让。而在自然界中,动物们也是利用声音的高手,蝙蝠利用声音来辨别目标的位置等。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利用声音。 考点/易错点1 声与信息
我们每天都在通过声音来获得信息,最多的表现就是我们现在的语言交流,我们在生活中用语言进行了大量的交流,在交流中获得了信息让我们知道了很多东西,比如上课时的师生交流,下课后的同学交流,生活中的家人交流等。大自然也和我们利用声音进行交流,比
2
如说雷声,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它还能发出一些我们听不到的次声波与动物们进行交流,如地震时,火山喷发时,台风时,海啸时都会发出次声波,次声波传递的很远,
我们之前已经了解到狗是能听到次声波的,所以它就能这些大自然发出的信息。我们人类虽然听不到,但我们可以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这些信息然后加以防范。
刚才我们说了蝙蝠利用声音来辨别目标的位置。我们知道通常只是在夜间出来活动。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或树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度确认目标的位置。它们的“绝技”是什么?是怎样获得信息的呢?原来蝙蝠是采用的回声定位的方法。蝙蝠在飞行的时候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
蝙蝠就是这样获得的信息,我们人类也利用了我一原理制作了很多的仪器,方便我们的生活,如倒车雷达,声呐,超声导盲仪等。我们能够知道海洋有多深就是通过声呐进行探测的。
在医学上很早就利用声音获得信息了。中医学诊病通中“望、闻、问、切”四个途径,
3
其中“闻”就是听声。医生利用听诊器听声的方式获得信息,得知你的身体上是否存在疾病。现在医生是借助超声波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如“B超”,医生利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器身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样医生就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否得病了。
在生活实践中,超声波还能检验设备的好坏,受损程度等,比如,利用超声波可以检测出锅炉是否有裂纹,裂纹有多大、多深。
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声与信息的知识,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利用声音获得信息的?(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通过声音获得信息的例子) 考点/易错点2 声与能量
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波纹向四周散开去,水面上的树叶也随之起伏。我们说扔石头的能量通过水波传给了树叶。那么声波也是一种波动,它能不能传递能量呢?
实验: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回答:看到烛焰在随着音乐跳舞。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性质在生活中应用的很广泛。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
4
声波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把被清洗的物全放在清洗液里,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振动,振动把物体上的污垢敲击下来而不会损坏被洗的物体。我们在医学中利用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医生利用仪器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被排出体外。
超声波清洗机 超声波碎体内结石 考点/易错点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优美的音乐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则令人心烦意乱。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噪声是怎能样产生的呢?它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要怎样才能有效的防止呢?
在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发音体的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从我们的生活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按这个角度来说,在我们生活中的噪声真的是很多。如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里的机器声,还有我们在睡觉时的音乐声,这些都是噪声。你来说一说,今天你接触到的噪声吧!
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我们是否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于是我们
5
就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用符号dB来表示。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所以说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请看声音强弱等级表,找出以下几种声音的强弱。
(1)有利于学习的教室里的声音;(40dB)
(2)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谈声;(60dB)
(3)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90dB)
6
(4)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140dB)
由些可以看出,保护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减小噪声对其他人的危害。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些控制噪声十分重要。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1.防止噪声的产生。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2.阻断噪声的传播。如:在公路两植树造林,让树木来减弱噪声;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如:戴上耳塞学习。
想一想:上课的时候,外面建筑工地上的机器声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我们要怎么办呢?
三、例题精析
考点1.声与信息 【基础巩固】
【例题1】
【题干】蝙蝠在飞行中发出,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会反射回来,根据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用来探测鱼群,探测海底的深度等。
7
【答案】超声波,回声,声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声波的应用,即回声定位原理的了解和掌握.蝙蝠在飞行的时候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能够知道海洋有多深就是通过声呐进行探测的。 【中等强化】 【例题2】
【题干】利用声呐测量海水的深度,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 A.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 B.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时间 C.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距离 D.以上都不需要知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如何利用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因为要求的是路程,所以我们要知道速度和时间才行,而这里速度可以是定量,但时间却是一个变量,路程要随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一定要知道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时间才行。
【培优拔高】
【例题3】
【题干】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时,如果比赛时的空气温度为15℃,计时员听到枪声时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
8
A.少了2.94s B.多了2.94s C.少了0.294s D.多了0.294s
【答案】C
【解析】声音和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能忽略声音的传播也需要时间,看到烟才是计时员计时较准确的时刻.即看到枪口冒烟,这是光传过来的结果,由于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光传播100m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故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m所用的时间. 考点2. 声与能量 【基础巩固】
【例题4】
【题干】大街上的“超声波洁牙”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A.超声波是清洁剂
B.超声波能产生反射
C.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D.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把污垢消除下来
【答案】 D
【解析】因为声音可以传播能量,并且超声波的频率很高,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就是利用超声波振动的强烈,并能引起液体的振动,从而将污垢清洗下来。
9
【中等强化】 【例题5】
【题干】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的电磁波 【答案】B
【解析】敲鼓使鼓面振动,发出声音,由于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当声音遇到烛火时会推动烛火舞动。 【培优拔高】
【例题6】
【题干】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知识是()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10
【答案】A
【解析】由于回音壁的墙体特殊构造,易于声音的反射;墙壁反射的声波和原声重叠时,会增强原声;因此即使某人在A点小声说话,原声(通过空气传播)和墙壁反射的声波(经墙面一次或多次反射)传递到离A点较远的B处时,那里的人也可以清晰的听到. 考点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基础巩固】
【例题7】
【题干】下列各种情况中,哪些声音肯定是噪声()
A.响声大的声音肯定是噪声
B.振动无规则的声音是噪声
C.爆竹爆炸时发出的“吧吧”的响声肯定是噪声
D.影响人们休息的声音肯定是噪声
【答案】D
【解析】:响声大的声音只要不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就不属于噪声;故A错误;无规则的声音只要不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就不属于噪声;故B错误;爆竹是人们在欢庆的时候燃放的,所以爆炸时发出的叭叭的响声不属于噪声,故C错误; 影响人们休息的声音肯定是噪声,故D正确. 【中等强化】 【例题8】
11
【题干】用洗衣机洗衣服时,如果衣服没有摆好,如一边多、一边少,就会引起洗衣机发出噪声,这时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A.从声源处想办法,在洗衣机中将衣物摆放尽量均衡,不让洗衣机做无规则的振动 B.关上房门,让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戴上耳罩,让噪声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三种方法均不是好办法 【答案】A
【解析】用洗衣机洗衣服时,因衣服没有放好,引起洗衣机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此时消除噪声的最好方法是先停机,将衣服重新摆放好再脱水,防止无规律振动的产生. 【培优拔高】
【例题9】
【题干】电话亭都用玻璃罩隔起来,这是因为玻璃罩() A.能反射声音并有隔声作用 B.不能传播声音 C.能吸收声音 D.能传播声音 【答案】A
【解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玻璃表面光滑,能很好的反射声波.电话亭大多采用了一个玻璃罩,隔音效果很好,这主要是利用了玻璃表面光滑,能很好反射声波,电话亭内就减少了噪声的干扰。
四、课堂运用
【基础巩固】
1.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12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答案】B
【解析】大象的“声音”交流是利用次声波在交流;蝙蝠的“回声”定位是利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信息进行定位的,矿这是正确的;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能量;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是可听到的声音并不是超声波,故不正确。
2.声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播放歌曲 B.教师讲课 C.超声波洁牙 D.敲打西瓜鉴别生熟 【答案】C
【解析】声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和能量。播放歌曲,教师讲课,敲打西瓜鉴别生熟都是声波传递的信息。超声波洁牙是利用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C正确。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 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放声大笑,表现得十分开心 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答案】B
【解析】在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发音体的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从我们的生活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
13
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故这里只有B不是噪声。 4.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减少噪声危害的方法是() A.在汽车底盘下安装减震弹簧 B.在宾馆地面上要铺厚地毯 C.在特工手枪上安装消音器 D.给噪声大的机器加上外罩 【答案】 A
【解析】在汽车底盘下安装减震弹簧只是让汽车在行驶的时候不会太震荡,并没有减少汽车产生的噪声,故不正确。
【中等强化】
5.下列关于超声波和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的深度
D.可以利用“B超”检查身体
【答案】B
【解析】超声波是声的一种,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6.下列哪些信息不是从声音上获得的()
14
A.古代战争中的侦察员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可以判断是否有敌人的骑兵来偷袭
B.救护车急促的鸣笛声,使行人让出一条通路
C.蝙蝠的回声定位法
D.看见闪电,就知道可能会有一场大雨
【答案】D
【解析】A说明固体能传声;B说明不同发声体有不同的音色;C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以上都属于声音传递了信息,而选项D是利用光的传播。
7.下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A.安装隔音壁 B.带耳塞
C.给机器加上隔音罩 D.手枪上安装消音器
【答案】D
【解析】安装隔音壁,给机器加上隔音罩是在阻碍噪声的传播;带耳塞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手枪上安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是正确的。
8.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和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音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
【答案】B
【解析】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和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音板,并没有防止噪声的产生故不是在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因为隔音板是建在声源与人耳之间的传播介质中的,故应是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培优拔高】
9.以下声的应用实例中,利用了声能传递能量的是()
A.超声波倒车报警器判断车后障碍物的位置
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细机械内的污垢
【答案】D
【解析】:A、B、C都是回声定位的应用即通过回声所携带的信息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只有D先项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10.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传声”
16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都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答案】C
【解析】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波,它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人耳是听不见的。
11.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声获得信息,也就是说声能传递信息,请举出2个有关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声与信息的理解及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五、课程小结
1.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2.噪声是物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从我们的生活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
17
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六、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据此,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_,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获得鱼群的信息。利用_________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答案】声呐,B超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声与信息知识的了解。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科学家利用回声定位这个原理发明了声呐,可以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获得鱼群的信息。医生利用B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2.下列事例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A.小孩对着山壁喊话 B.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 C.工人用电钻钻墙 D.路旁安装隔音壁 【答案】B
【解析】小孩对着山壁喊话,会听到回声,属于回声现象;工人用电钻钻墙时发出刺耳的噪声,人们捂住耳朵,是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路旁安装隔音壁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而蝙蝠发出的是超声波,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3.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3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18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乐器商店的标志 【答案】 B
【解析】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个标识,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噪声的危害,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4.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合理的是( )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答案】D
【解析】防止噪声的三个方法是声源处减弱,传播途径中减弱,还有在人耳处减弱。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进行了减弱。
【中等强化】
5.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好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
19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答案】C
【解析】蝙蝠在飞行的时候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
6.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可达到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D
【解析】超声波也是一种声波,能够在介质中传播,所以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能否听到声音,不是取决于声音音调的高低,而取决于声音的频率是否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利
20
用超声波可以刷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7.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冰箱中氟利昂的代用品
C.在摩托车内烯机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上安装高音喇叭
【答案】C
【解析】防止噪声的三个方法是声源处减弱,传播途径中减弱,还有在人耳处减弱。在摩托车内烯机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进行了减弱。
8.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孕妇作“B超”
【答案】D
【解析】孕妇作“B超”是医生利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器身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
21
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是声音传递信息。 【培优拔高】
9.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阅读后回答问题
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是由工厂内各种机器的运转、交通工具的使用、人口的集中造成的,工厂车间的机器声、飞机升降的轰鸣声、汽车发动机的振动声、人们的喧哗声和音响设备的吵闹声等,都属于噪声。70db的噪音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失去听力等。防治城市的噪声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
问题:(1)请你再说出三种属于城市噪声的例子。 (2)请你说说城市噪声的危害。 (3)请你说说防治城市噪声的措施。
【答案】(1)汽车的鸣笛声、燃放的鞭炮声、打桩机的打桩声等;(2)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长期生活在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更严重时会造成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失去听力等;(3)把噪声较大的工厂搬迁至郊区,在公路两旁种植树林或安装隔音玻璃板等。
【解析】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长期生活在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更严重时会造成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失去听力等。对于噪声的防治,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想办法。
10.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
22
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m。 【答案】(1)高于20000Hz(2)能量(3)真空不能传声(4)3000
【解析】(1)我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故它的频率范围是高于20000Hz。
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而在月球上是属于真空,声音不能传播,故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
根据S=vt进行计算,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声音在海面与海底之间走的是一个来回,故求得的路程的一半才是海洋的深度。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