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应用型物流管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应用型物流管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意榕旅游网
Logistics Sci—Tech No.2,201 1 物流科技2011年第2期 ・教学研究・ 文章编号:1002—3100(201 1)02-0135-03 应用型物流管理离职人才培荠模式搽索 Exploration on 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 Pattern of 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陈廷斌,鲁艳霞,刘 猛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CHEN Ting-bin,LU Yan-xia,LIU Meng(Dalian Neus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Dalian 116023,China) 摘 要:分析了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SAP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 模式,设计了面向SAP的案例化教学模式,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应用型高职物流人才的培养,旨在促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 教学特色.强化对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SAP:人才培养;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ence problem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Ueges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talents cultiva ̄ tion,put forwards an uniifed tlaents culitvation pattern of theory and practice,designs case teaching pattern orientedon S^JP’ ; and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the patterns cultivation of logistic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fectively.It aims at promoting diathesis.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e skills and 0c觏lp 讯 _|≯  rKey words:SAP;tlaents cultivation;logistics management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在我国受到极大的关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其 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部分地区,物流业已经被列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发展。据预测,我国的物流业将会以每年30%的速 度迅速增长,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了600万人,到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万~40万人。调查表明,我 国未来的7~10年都将处于物流人才需求的高峰期。但是相关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在我国也还显得比较薄弱,尤其是高职高专物 流管理的人才。 SAP全称是“Systems,Application,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SAP以模块化的形式提供了一整套业务措施,囊括了 全部所需要的业务功能并把用户与技术性应用软件相联而形成一个总括的系统,用于公司或企业战略上和运用上的管理。在大 连东软信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引人了SAP Business One系统,使学生更加注重物流业务流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教育与本科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主要体现在能够熟 练操作现代物流设施设备和使用现代物流办公软件。但从目前来看,很多用人单位对高职物流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并不特别满 意。因此,高职高专的物流教学必须根据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进行相应河整,加强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在高职高专物流 管理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着以下i个问题: (1)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不匹配 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和复杂的,需求的多样化、经济的市场化、市场的一体化、竞争的国际化使现代物流业的发 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产业的科技化、信息的产业化、系统设备的智能化、管理的集成化赋予了现代物流实践活动更多的内 涵,并集中体现在物流现代化服务上,使物流形成了一个技术标准化、合理化、效率化的物流系统。因此迫切需要改革我国物 流教育,培养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新型物流人才。 (2)教学体系不成熟 纵览我国高职高专物流专业教育,在教学体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物流课程设置的不科学,授课内容与企 业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课程偏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对企业物流管理案例的分析,更有一部分课程适用性较差,导致 了学生不能够在就业岗位中学以致用。 收稿日期:2010—11—08 作者简介:陈廷斌(1974一),男,辽宁大连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供应链与物流;鲁艳霞 (1977一),女,河南濮阳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评价方法。 ” i lies S E_j—T h 2()¨.2 135 应用型物流管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3)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简单化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满足某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综 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非常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掌握书本知识,而在实践过程中缺少创新。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高职高专教育最基本的特色体现在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与质量指标也不可能明确。培养目标的 准确定位是专业建设发展的关键。 从物流运作的角度看,现代物流包括企业物流(企业内部物流和企业外部物流)和社会物流(即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 方物流)两大部分。对于企业内部物流,存在着原材料、能源、配件、工具等的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或成品库管理、包 装、分拣、配装等岗位群;对于企业外部物流,有分销计划、发送、运输、发布与接受电子商务购销信息等岗位群;对于专门 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发布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代 理、物流服务器管理等岗位群。这些岗位群各有区别,需要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要重点 锁定某些岗位群,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和优势课程。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以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化应用见长,又通过“珠穆朗玛计划”与德国最大的ERP软件提供商SAP公司建 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因此,根据学院特点,结合专业优势,确定了学院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从事企业物流业务操作、 物流业务现场管理、物流业务营销与销售、物流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等能力,具有熟练应用SAP Business One系统进行物流 业务操作与处理能力,面向生产、流通及物流企业的基层管理与操作的国际化实用型人才。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f1)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的操作型劳动者,增强实践性课时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和分析解 决问题的动手力。如开设“国际货运代理与报关实务”、 “集装箱运输与国际多式联运”、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等实践性比 较强的课程。 同时。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立了综合物流实验室和国际贸易与报关流程实验室。通过综合物流实验室能完成的实验包含仓 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出入库管理、报关管理、结算管理、客户管理、查询管理、作业统计、客户分析等 模拟学习内容;通过国际贸易与报关流程实验室锻炼了学生从事国际物流、货代及报关等业务的动手能力。 (2)实践性教学模式 传统的物流管理教育在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显得较为薄弱。未来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 素质,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实践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 力。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企业的一线业务员。这就要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提高学生能力为 本位,必须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切合实际业务的教学情景和实践性教学的环境。 通过对企业物流人才需求分析,学院确定了面向岗位的职业定位。将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为:企业物流 管理能力(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物流中心管理能力(订单处理、配送管理、库存管理、仓储管理等)、国际货运 代理应用能力等具体能力(国际货代、报关等)。 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学生在模拟实验室,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性实习,未来的物流教育必须改进教学模 式,增加实践课程,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 力。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推进“产学研”进程,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院提供了优越的实践环境,通过校内 创业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的良好结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知识和应用能力。同时,学院在物流管理专业引入了以下认证课 程:助理物流师认证课程、SAP BusineSS One认证课程,在认证课程中,引入一定的拓展训练课程,如:参观大连可El可乐公 司的现代物流仓储技术、SAP软件应用实战训练等。通过认证课程的学习和拓展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社会认 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制”的培养模式为日后学生就业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3)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 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设计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使学生更加符合物流企业的发展要求。 (见图1) (4)面向SAP的案例化教学模式 ’ 为了实现学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设计了面向SAP的案例化教学模式。例如,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程 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融入了SAP Business One的采购、分销、仓储的相关案例,并且以模块的方 式指导学生去设计并且实施;在运输与仓储课程中又引入了SAP Business One的库存管理模块的内容。通过实际的库存案例 分析使学生掌握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采购管理中引入了SAP采购模块的内容.通过实际的采购申请单据的填制、询 报价业务的模拟和供应商选择的分析,使得学生更加完整地掌握了采购管理的相关知识;通过SAP财务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对 会计学中涉及到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136 Logistics Sc ’ (・h 20 1 1 2 应用型物流管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专业理论课程 电 子 商 务 与 国 际 会 物 计 流 概 论 与 认 证 采 购 与 分 销 (先修课程) 学 基 础 贸 基 础 管 理 易 电 子 会 计 物 流 业 粟 购 与 实践学期项目 贸 概 易 念 流 实 程 习 电 算 化 务 模 拟 分 销 业 模 拟 操 作 模 拟 务 实 践 实 验 操 作 概念实习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 通过概念实习和案 例教学.提高学生 对理论学期所学课 程的理解.培养学 生动手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图1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通过与SAP Business 0ne系统的完美结合。使得学生更加真实地体验了企业物流的相关场景和业务,从而为其就业打下 了夯实的基础。 (5)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现代化教学手段 高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物流专业教学要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强其直观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课堂演示与讲解,使学生尽快掌握实际操作技 巧。 进行现代生产仿真实验。针对高职专业某些课程在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无法实际操作的困难,尽量组织学生在仿真实验室 上课,直观地进行仿真模拟实验。 推广案例教学。高职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手段,以现实 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解释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 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阐述了学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面向SAP的案例化教学模式。作为高职高专院 校.人才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贴近企业岗位需求,减少企业的重复培训成本。为此,高职院校应从硬件设 施、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方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大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技能,以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1宋利伟,刘佳.关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DB/OE1.(2008—07—28)[2010—11-071.http://www.studa.net/renliziyuard 080728/09303925—2.htm1. [2】彭纯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示范性专业建设探析【Jl_职业教育研究,2007(12):25—26. 【3】张芳向.技能型人才匮乏制约物流业发展【N].北京:中国教育报,2006—06—01(3). } t J 1、lits S( i一 (+h 201 1.2 1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