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
1.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2.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
2.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1.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2.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 教师准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
介绍: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有许多生物,包括刚才我们讨论的植物,但是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有多少种呢?(教师投影介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据联合国环境署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地球上估计有870万种生物,其中包括650万种陆地生物和220万种海洋生物。出示常见动物图片。但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
的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只有超过200万种。今存物种的总数之所以如此不确定, 是因为人类对大量种类的生物仍知之甚少甚至蒙然不知。投影出示科学家探究地下,海底,森林的图片)
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
二、探究:
【活动一】设计调查方案 1.师:如何去调查呢? 投影出示思考题:
(1)为了调查清楚校园里所有动物和植物,不至于遗漏,我们该怎么做? (2)我们在调查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该如何解决? (3)如何做好记录工作?小组如何汇总?需要带什么工具? (4)在调查时还要注意什么?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
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根据区域有顺序观察过去。
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C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在我们校园内,你在其他季节发现的动物和植物也要记录下来。
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F要爱护动植物
我们在调查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该如何解决?
A叫不出动物或植物的名字。(处理办法:把它画下来或拍成照片,还可以采访……)
B现在已是秋天,有些动物很难找到,该如何寻找到动物?(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
【活动二】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 在调查时还要注意什么?
A不要采摘植物,伤害小动物(包括它们的窝) B安全、细心、真实、记录…… 学生分组外出调查,教师巡视指导。
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三、交流:
1.在校园中你发现了哪些动物? 2.在校园中你发现了哪些植物?
第二课 校园生物分布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过程与方法
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教学难点: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两张大白纸、记号笔。
教师准备:一张A4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各小组调查的结果怎样?现在来交流和汇集我们的调查资料 二、探究:
【活动一】整理分析调查信息:
1.各小组整理上节课调查的动植物,(注意:整理时按树木、花草或其他标准将植物和动物分类,最后统计出共发现了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
2.各组汇报交流:学生边汇报,师边记录,把各小组的调查汇集成一个全班的调查表。
现在我们已经把各组的记录表汇集成了一份全班的调查表。让我们来看一看:校园里有哪些动物和植物?一共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
3.总结:在校园里搜索到哪些动植物?一共有多少种植物和动物?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意图:在通过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我们把校园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找到了吗?(学生思考)
4.思考:我们校园里的生物是不是校园生物的全部?为什么?(不同时期生物种类不同)
小结:是的,动物、植物一年四季都会有所不同,我们长期调查,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活动二】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1.师: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
大家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吗?(学生讨论)
2.小组研究制定校园分布图方案,在制定中师点拔:
思考: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生物分布是立体的,而生物分布图是平面的,如何区分地下、地面、地上分布的生物?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A. 遇到不知名的动物或植物,我们可以在分布图上把它的图画或照片贴上。B.如果某一个地方动植物很多的话,可以给它们分别编号。
3.分组制定校园生物分布图
4.各组汇报制定的校园分布图,对制定好的组加星
5.分析与讨论:观察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们发现校园哪些地方的生物种类较多?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调查的范围扩大,生物种类会有多少?生物分布会有什么特点?
强调:因为花坛里有土壤,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动物也会来这里安家,在花坛中会形成食物链,甚至是食物网,因此花坛中的生物比较多
三、交流:
1.认识这些珍稀的动植物吗?他们各自生活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并把它们填在相应的图上
2.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珍稀的动植物?它们生活在哪?目前数量怎样?(认识我国的珍稀生物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危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