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1、西席用湿毛巾擦黑板。
2、请同砚们仔细查看,你发觉了什么现象? 3、汇报。
4、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觉过水自然干掉的现象吗? 5、学生交流、西席评价。 二、探究“水到哪里去了”。
1、那么这些水到哪里去了?你们猜猜看。板书:水
2、师:要是说水跑到空气中去了,那么现在我们来查看桌面上的烧杯。前几天你们查看过,水位正好在100ml,现在你们再仔细查看,有什么发觉?水减少了吗?
3、学生描述。
4、师:水既没有流出去,也没有渗入到烧杯中,更没有人为的行动,那么它怎么会减少呢?水变成了什么?
5、师:烧杯里的水现在正在变成水蒸气进来到空气中,我们能看到水蒸气吗? 课件出示: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肉眼无法直接望见。
6、虽然我们看不到水蒸气,那么你们能根据自己丰裕的想象把烧杯里的水变成水蒸气进来到我们周围空气中的现象画出来吗?
7、学生画图。
8、学生在实物展台上汇报,说出自己的想法。 9、西席课件演示杯子里的水蒸发的历程。
10、课件出示:水变成水蒸气的历程,叫做蒸发。板书:蒸发 刚才我们举的例子,都是蒸发的现象。 三、探究“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西席提问:蒸发觉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要是让一条湿毛巾更快地变干,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1、学生讨论、猜测。
西席概括板书:加热,风吹,增大表面积……
2、你们真了不起。你们说的办法听起来都很好,但是不是确切可行呢?我们议决实验来研究,先来研究此中一种要领“加热”。加热是否能加快水蒸发?板书:加热能加快水蒸发?
3、我们该怎样来验证呢?(做实验)在你们的桌面上,老师给大众准备了一些简略的实验工具:两只汤勺,一杯冷水,一根蜡烛和一盒火柴。你们想怎么研究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说一说。
4、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和要领。
5、交流。(先让学生充辩白出实验设想,西席随机引导) 6、实验中我们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7、西席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两只汤勺各用滴管滴入一满管的水。
(2)将一只汤勺放在蜡烛外焰上加热,另一只勺口水平摆放,不能让水流出。注意查看水蒸发时的现象。
(3)注意安定,查看时,眼睛不要太靠近加热中的汤勺。不能直接打仗加热过的汤勺。 8、学生实验,西席巡视。 9、汇报,交流:
(1)哪只勺里的水蒸发得更快?板书:(把“问号”去掉) (2)在加热历程中,我们发觉水蒸发时还有哪些新的现象? 板书:白汽
10、小结:水受热以后,获得热量能更快地蒸发,从液态转化为气态。 板书:受热、液态、气态 四、空气中的水。
1、师:我们身边的河流、大海、湖泊中的水一直在不断蒸发,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到空气中了,那么水越来越少,最后这些河流、大海中的水不是要干了吗?空气中容得下那么多的水蒸气吗?(下雨)
2、你猜猜雨是什么形成的?(师指着板书)质疑: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板书:? 让水蒸气变成水需要什么条件?你们猜猜看。板书:——?
3、学生讨论,交流。板书:遇冷
水蒸气遇冷能不能变成水呢?我们再议决一个小实验来证明。 4、西席讲实验要求并演示。
往一只小烧杯中到场半杯开水,然后用一只烧杯瓶口朝下,倒扣住杯口,查看烧杯上产生的现象。
为了让实验效果更明显所以我们选择了用开水做这个实验,是因为开水蒸发更快,能产生更多的水蒸气。在做实验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安定,记着了吗?
5、西席为每组倒开水,学生实验,西席巡视。
6、汇报:你们在烧杯上发觉了什么现象?(烧杯内壁都有一些小水滴)烧杯原先有没有?这些小水滴是怎样形成的?你能评释吗?
课件出示: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片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7、议决刚才我们的实验查看,证明了水蒸气遇冷能变成水。擦掉板书上的?
课件出示: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师补充:它使水蒸气转化为水) 板书:凝结
8、西席课件演示“凝结”:老师又画了一幅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的图,我们一起来看看。从杯子里的开水蒸发出来的水蒸气(用红色箭头表示,在现实生活中是看不见的)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在玻璃杯内壁上慢慢凝结成小水滴。
9、讨论“白汽”。
(1)有人说白汽便是水蒸气。你同意吗?讨论,能不能用本日学的知识帮他们评释一下。 (2)白汽是怎样形成的?
(3)我们还看到哪些地方有类似于白汽的现象?说说是怎样形成的? 这些现象再次证明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水。
10、评释上节课的疑问:上节课我们的疑问,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现在明白了吗?
课件出示: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在杯壁上凝结成小水滴。 11、讨论:雨是怎样形成的?
雨是水蒸气形成的,是怎样形成的呢?小组讨论交流。 12、西席课件演示下雨的原因。
五、总结:议决本日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风吹是否能加快水的蒸发?请同砚们在课后设计一个小实验连续研究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