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摘要:本文拟从研究一些影响英语听力教学的因素入手,探讨改进听力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力技能是四大技能之首,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英语听力仍是大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听力困难、提高听力水平是我们中学教师着力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拟从研究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入手,探讨改进听力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一、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
影响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学生的心理障碍
在听力测试中,学生常出现的两大心理障碍:一是惊慌。很多学生一到听录音就显得焦急,慌乱,认为自己老是听不好,其结果是心越急,大脑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就越低,有的学生甚至听到最后大脑还是一片空白。二是停滞。有的学生一听到不熟悉的单词便会停下来长时间思考该单词的意思,结果耽误了其余部分的内容。
(二)、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的不足
语言文化知识是学好英语语言的基础,英语听力自然也会受到语言文化知识面的影响。如果学生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化知识不足,势必会对英语听力造成不小的负面作用。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表现在:1、发音不准,辨音能力差,如sheep-ship,house –horse,cure-kill等;2、词汇量不足,词义的语境判断能力差,如bear,作为名词(熊)与动词(忍受)表达的词义是不同的;3、语法知识不足,不能正确理解句子内部之间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4、文化背景知识不足,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三)、教师听力训练安排不合理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在听力教学中,老师对听力训练的安排过难或者过易,训练时间过长或者训练模式单一,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也存在着材料使用时教学目的错位的现象,运用非听力训练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二、提高听力水平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教师要对症下药,采用适当地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听力心理 教师要加强学生听力应试的心理指导。扎实的听力基本功是听力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而良好的应试心理是正常发挥听力水平的有力保证。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听懂。其次,在听到不懂的单词时不要停下来,要继续听下去,或许下文会有提示。遇到一两个生词不必过于介意,只要能抓住关键信息词和信息句,便可得出答案。听力测试时一定要聚精会神,千万不要忧心忡忡、顾虑重重,这样势必影响自己能力的正常发挥。
(二)、掌握语言知识,过好语音关、词汇关、语法关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听力水平。因此在起始阶段训练学生听音素和单词时,要注意引导他们辨别发音相似的易混淆
的音素、字母、单词、数词等,并引导学生掌握音素和单词在语流中的变化。常见的变化有四种:音的省略、音的连读、音的不完全爆破、音的同化。词汇是语言中的基本材料,掌握一定的读音规则,注意单词拼写与读音的联系,音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利用构词法记单词,也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 1、听说训练 “听”是输入,“说”是输出,没有良好的输入就不会有良好的输出。听力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每次听力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总结归纳,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讲解语音知识和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扫除语音、词汇、语法障碍,抓住所听内容的主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听力水平。因此,教师要主动积极地组织学生利用课内外一切机会说英语,用英语来表达自己。还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英语角”来操练口语。
2、听写训练 在听力课前,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听写一些读音相近的单词或结构相似的句型。听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听写速度。听第一遍时,可只记下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待听第二、三遍时再补全单词,熟练、准确地完成全部内容。通过一个阶段的听写训练,学生的听力精确度和听写的速度会有所提高,而且这种听写还有助于学生巩固语法知识。
3、听读训练
听读训练即听完一两遍录音后进行模仿跟读。学生在跟读时,可以通过仔细揣摩句子的重读、弱读、失去爆破等从而掌握一些朗读技巧。一旦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模仿起来就有声有色,再去听英美人讲英语,就不是外语而是“乡音”。同时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养成每天半小时边听边朗读英语磁带的习惯。听读的材料可以是课文或与课文难度相仿的段落。
另外,还可以进行视听训练。通过观看英语动画片、英语教学节目及英语电影,培养学生在特定环境中领悟使用语言的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获得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视听习惯,观看动画片和电影时要注意倾听语言,根据画面和所听到的语言去猜测内容而不要先去看字幕。
(四)、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在听力教学中,应该把精听与泛听结合起来。精听是让学生不仅听懂整篇文章的意思,还要听懂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单词。方法可以采取听写材料中的每个句子或复述材料内容、回答相关问题等,以便了解学生对所听到的材料的掌握程度。泛听主要是抓住文章大意,只要听懂大概意思就行。精听最好是选用教学录音或有故事情节的短文;泛听则可选用一些口语教材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使自己多接触录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语发音,扩大知识面,提高听力。
(五)、扩大阅读
听力的好坏往往与阅读有关。书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常用词语就会越熟悉。除了阅读课文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把阅读面扩大到课外阅读材料上,选择一些与中学生阅读水平相近的书籍或材料给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阅读速度的快慢与听力反应也有直接关系。学生的阅读面广,阅读速度快,其听力反应自然也快。同时,不同内容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语感,了解英美文化及篇章结构,弄清它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听力的提高。此外,教师在平时的训练
中应指导学生养成限时阅读的习惯,阅读速度的提高能促进思维节奏的加快,这样在听时能跟上正常读速的英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