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图编制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图纸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建筑电气设计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图例符号 ..................................................... 2 1.4 变、配电所设计图 ............................................. 3 1.5 电力、照明设计图 ............................................. 3 1.6 防雷、接地及安全设计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 其他系统设计图 ............................................... 2 1.9 计算书 ....................................................... 3 1.10 图纸绘制要求 ................................................ 3
二.变电所设计 ............................................ 4
2.1设计范围 ...................................................... 5 2.2设计深度 ...................................................... 5 2.3设计条件 ...................................................... 5 2.4所址选择 ...................................................... 5 2.5设置原则 ...................................................... 5 2.6设备选型 ...................................................... 5 2.7土建条件 ...................................................... 5 2.8电表间 ........................................................ 5
三.布线及设备安装 ........................................ 5
3.1进线 .......................................................... 5 3.2 进线间 ....................................................... 5 3.3电井 .......................................................... 6 3.4电缆桥架 ...................................................... 5 3.5 管线选型及敷设 ............................................... 5
3.6进线柜安装 .................................................... 6 3.7 电表箱安装 ................................................... 5 3.8户表箱安装 .................................................... 6 3.9弱电箱安装 .................................................... 5 3.10 套内点数设置 ................................................ 5
四.人防设计 .............................................. 6
4.1防空地下室战时各级负荷供电电源要求 ............................ 6 4.2 防空地下室供电系统设计要求 ................................... 6 4.3 防爆波电缆井设置要求 ......................................... 7 4.4管线敷设要求 .................................................. 6 4.5平战结合工程照明设计原则 ...................................... 6 4.6 接地 ......................................................... 7
五.建筑住宅负荷计算 ..................................... 12
5.1 用电负荷 .................................................... 12 5.2需要系数 ..................................................... 19 5.3用电负荷与电缆表选型计算 ..................................... 22 5.4负荷计算 ..................................................... 23 5.5 计量点放置 .................................................. 12 5.6进线柜型式 ................................................... 19 5.7户表箱系统 ................................................... 22 5.8电力控制 ..................................................... 23 5.9物业进线方案选择 ............................................. 23
六.防雷与接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防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等电位连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接地 ......................................................... 2 6.4 累计次数计算 ................................................. 2
七.弱电系统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电话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信息网络系统 ................................................. 2 7.4 家居配电箱 ................................................... 3 7.5 能耗计量及数据远传系统 ....................................... 3 7.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7 访客对讲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8弱电间及弱电井 ................................................ 2
附件一 __#住宅楼用电负荷计算书 附件二 __#楼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书 附图一 统一说明、图例
附图二 照明、电力配电系统图 低压垂直干线系统图
一.施工图编制要求
施工图应包括图纸目录、施工图设计说明、图例符号、设计图纸、计算书。 1.1 图纸目录
应按图纸序号排列,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重复利用图和标准图。
1.2 建筑电气设计说明
1.2.1 工程概况:应说明建筑类别、性质、面积、层数、高度等; 1.2.2 设计依据:包括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部门(如供电部门、消防部门、通信部门、公安部门等)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单位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1.2.3设计范围、设计内容; 1.2.4建筑电气系统的主要指标;
1.2.5 各系统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布线、设备安装等); 1.2.6 设备主要技术要求(亦可附在相应图纸上); 1.2.7 防雷及接地保护等其他系统相关内容; 1.2.8 电气节能及环保措施; 1.2.9 与相关专业的技术接口要求; 1.3 图例符号
1.4 变、配电所设计图(河北省内设区市住宅小区工程不包含此项内
容)
1.4.1 高、低压配电系统图(一次线路图)。图中应标明母线的型号、规格;变压器、发电机的型号、规格;开关、断路器、互感器、继电器、电工仪表(包括计量仪表)等的型号、规格、整定值。
图下方表格标注:开关柜编号、开关柜型号、回路编号、设备容量、计算电流、导体型号及规格、敷设方法、用户名称、二次原理图方案号(当选用分格式开关柜时,可增加小室高度或模数等相应栏目):
1.4.2 平、剖面图。按比例绘制变压器、发电机、开关柜、控制柜、直流及信号柜、补偿柜、支架、地沟、接地装置等平面布置、安装尺寸等,以及变、配电站的典型剖面。当选用标准图时,应标注标准图编号、页次,进出线回路编号、敷设安装方法。图纸应有比例。 1.4.3 继电保护及信号原理图。继电保护及信号二次原理方案号,宜选用标准图、通用图。当需要对所选用标准图或通用图进行修改时。只需绘制修改部分并说明修改要求;
控制柜、直流电源及信号柜、操作电源均应选用企业标准产品,图中标示相关产品型号、规格和要求。
1.4.4 相应图纸说明。图中表达不清楚的内容.可随图作相应说明。 1.5电力、照明设计图
1.5.1 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图.应标注配电箱编号、型号,进线回路编号;标注各元器件型号、规格、整定值;配出回路编号、导线型号规格、负荷名称等(对于单相负荷应标明相别);对有控制要求的回
路应提供控制原理图或控制要求;对重要负荷供电回路宜标明用户名称。 上述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内容在平面图上标注完整的,可不单独出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图。
1.5.2 配电平面图应包括建筑门窗、墙体、轴线、主要尺寸、工艺设备编号及容量;布置配电箱、控制箱,并注明编号;绘制线路始、终位置(包括控制线路),标注回路规格、编号、敷设方式;凡需专项设计场所,具配电和控制设计图随专项设计,但配电平面图上应相应标注预留的配电箱,并标注预留容量;图纸应有比例。
1.5.3 照明平面图应包括建筑门窗、墙体、轴线、主要尺寸,标注房间名称、绘制配电箱、灯具、开关、插座、线路等平面布置,标明配电箱编号,干线、分支线回路编号;凡需二次装修部位,其照明平面图由二次装修设计,但配电或照明平面图上应相应标注顶留的照明配电箱,并标注预留容量一及有代表性的场所的设计照度值和设计功率密度值;图纸应有比例。
1.5.4 图中表达不清楚的,可随图作相应说明。 1.6 防雷、接地及安全设计图
1.6.1 绘制建筑物顶层防雷平面,应有主要轴线号、尺寸、标高,标注接闪杆、接闪带、引下线位置。注明材料型号规格、所涉及的标准图编号、页次,图纸应标注比例。
1.6.2 绘制接地平面图,绘制接地线、接地极、测试点、断接卡等的平面位置,标明材料型号、规格、相对尺寸及涉及的标准图编号、页次,图纸应标注比例。
1.6.3 当利用建筑物(或构筑物)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作为防雷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时,应标注连接点、接地电阻测试点、预埋件位置及敷设方式,注明所涉及的标准图编号、页次。
1.6.4 随图说明可包括:防雷类别和采取的防雷措施(包括防侧击雷、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高电位引入);接地装置型式,接地极材料要求、敷设要求、接地电阻值要求;当利用桩基、基础内钢筋作接地极时,应采取的措施。
1.6.5 除防雷接地外的其他电气系统的工作或安全接地的要求(如电源接地型式,局部等电位、总等电位接地等);如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应在接地平面图中叙述清楚,交待不清楚的应绘制相应图纸(如局部等电位平面图等)。 1.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图
1.7.1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图、施工说明、报警及联动控制要求。
1.7.2 各层平面图,应包括设备及器件布点、连线,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1.7.3电气火灾报警系统,应绘制系统图,以及各监测点名称、位置等。
1.8 其他系统设计图(包括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8.1 绘制各系统的系统框图。
1.8.2 说明各设备定位安装、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1.8.3 配合系统承包方了解相应系统的情况从要求,对承包方提供的深化设计图纸审查其内容。 1.9 计算书
1.9.1 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1.9.2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设置接闪杆时,其保护范围计算; 1.9.3 楼梯间、前室、电梯机房、各设备间等场所照度值和照明功率密度值计算; 1.10 图纸绘制要求
1.10.1 组图应整洁规范,电力、照明、弱电等平面图应尽量在同一建筑底图上分不同图层绘制;
1.10.2 图纸图幅大小应符合公司图纸归档的有关规定,图框应采用公司协同设计软件标准图框,以A2、A1、A0为主,结合整个工程要求选取;
1.10.3 图层命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图层可根据不同的用途、设计阶段、专业属性和使用对象等进行组织,但在工程上应具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便于识别、记忆、软件操作和检索;
2) 图层名称可使用汉字、数字和连字符“-”的组合,例如:电力、ZM、wire-通讯„„;
3) 同一工程中,应使用统一的图层命名格式,图层名称应自始至终保持不变。
4) 采用天正建筑电气软件绘图的工程图层名称以软件约定为主,包
括:
图层关键字 设备-照明 设备-动力 设备-箱柜 设备-消防 设备-通讯 标注-照明 标注-动力 标注-箱柜 标注-消防 标注-通讯 图层名称 EQUIP-照明 EQUIP-动力 EQUIP-箱柜 EQUIP-消防 EQUIP-通讯 DIM-照明 DIM-动力 DIM-箱柜 DIM-消防 DIM-通讯 图层关键字 标注文字 导线-照明 导线-应急 导线-动力 导线-消防 导线-通讯 导线-接地 导线-防雷 引线 桥架 图层名称 SIG_TEXT WIRE-照明 WIRE-应急 WIRE-动力 WIRE-消防 WIRE-通讯 WIRE-接地 WIRE-接地 LWIRE CABLETRAY
1.10.4 线型
电气线路线型的绘制应参照最新有效版本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图形符号与技术资料》相关规定,图线表达(如线宽)应按GB50001-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相关规定(如4.0.1、4.0.5)执行。 1.10.5 字体
同一工程中,应使用统一的中英文等高字体,当工程项目各专业有统一规定时按规定执行;若无统一规定,英文字体采用ROMANC、中文字体HZFSG。 1.10.6 标注
按GB50001-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相关规定(第11章 尺寸标注)执行。
二、变配电所设计
符合《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符合电网建设、改造和发展规划要求,满足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管理方便的要求。采用免维护或少维护,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型的产品。满足用户近远期对电力的需求。 2.1设计范围:
10KV变配电所的设计范围是变配电所内的电气部分。 2.2设计深度:
10KV变配电所的设计深度是初步设计深度。 2.3设计条件:
海拔高度:≤1000m 环境温度:-30℃~+40℃ 最热月平均温度:35℃ 污秽等级:IV级
地震烈度:按7级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1g;地震特征周期为0.35S。
洪涝水位:站址标高高于50年一遇洪水水位和历史最高内涝水位,不考虑防洪措施。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ak=150kpa,无地下水影响。 腐蚀:地基土及地下水对钢材、混凝土无腐蚀作用。 2.4所址选择:
在工程设计中,总平面布置应满足运输、防火、防爆、环境保护
和施工等方面的要求,统筹安排,合理布置,考虑机械作业通道和空间,检修维护方便,有利于施工。同时要考虑有效的防水、排水、通风、防潮、隔声等措施。
站址应接近负荷中心,满足低压供电半径要求。当配电站设于建筑物本体内时,宜设在地上层面,并应留有设备运输通道。当条件限制且有地下多层时,应优先考虑地下一层,不应设在最底层,当只有地下一层时,应抬高配变电所地面标高。不设在卫生间、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下方。带有变压器的开关站不宜设在有人居住房间的正下方。
⑴ 排水。宜采用自流式有组织排水,设置集水井汇集雨水,经地下设置的排水暗管,有组织的将水排至附近市政雨水管网中。 ⑵ 消防。采用化学灭火方式。
⑶ 通风及其他。10KV配电站采用自然通风,应设事故排风装置,土建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防水防潮措施。 2.5设置原则: 2.5.1电源要求:
⑴ 居民住宅小区一级负荷应有双电源供电。
⑵ 居民住宅小区二级负荷一般由单电源供电,可视电源线路裕度及负荷容量合理增加供电回路。 2.5.2电气主接线:
⑴ 10KV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⑵ 0.4KV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⑶ 10KV设备短路电流水平:25KA/2S。 2.5.3负荷容量统计:
居民住宅小区用电容量按50W/m2计算,每户用电容量不低于4KW。(依据省电力公司技术标准) 2.5.4 10KV供电:
⑴ 居民住宅小区优先采用变配电室方式,如条件无法满足可采用箱变方式。
⑵ 十二层及以上高层建筑应采用变配电室方式供电。 ⑶ 单个电业变配电室的总容量不应超过5000KVA。 2.5.5 0.4KV供电:
⑴ 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100~150m,最大不宜超过250m;超过250m时,应进行电压质量校核。
⑵ 低压电缆及单元接户线、每套住宅进户线采用铜芯电缆,截面应力求简化并满足规划、设计要求,应按下表进行选择。
类型 低压电缆 单元接户线 每套住宅进户线 低压电缆(mm2) 240,150,70 95,70 16,10 ⑶ 住宅区域内不同电价分类的用电负荷,应分别装设计量表计。对执行同一电价的公用设施用电,应相对集中设置公用计量表计。 2.6.设备选型: 2.6.1 变压器:
⑴ 居民住宅小区单台变压器容量不超过1250KVA;箱变内单台
变压器不宜超过630KVA;
⑵ 配变应采用节能环保型、低损耗、低噪音铜芯干式变压器,接线组别采用D.yn11,额定变比采用10.5±2*2.5%/0.4kv。 2.6.2高压柜:
⑴ 变压器容量630KVA及以下的小型配电室或箱变,高压可选用环网柜,环网柜可采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单元;对于大型配电室或供电负荷较大的馈线,采用中置式高压开关柜。
⑵ 开关柜具备“五防”闭锁功能,设备短路电流水平按25KA/2S选择。
⑶ 所有开关柜都应安装带电显示器。 2.6.3低压柜:
⑴ 低压开关柜选用抽屉式低压成套柜,其进线及联络开关要求有瞬时脱扣、短延时脱扣、长延时脱扣三段保护,采用分励脱扣器,不设失压脱扣。
⑵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应采用智能型无触点免维护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具备自动过零投切、分相补偿等功能。补偿容量按单台变压器容量20%~40%配置;过电流≥1.35In,浪涌电流≥200In。 2.7土建条件:
建筑物的安全等级采用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1g,按7度抗震设防烈度进行设计,地震特征周期为0.35S。 2.8.电表间:
⑴ 居民住宅计量装置应分层安装,除满足该处居民用电计量需求外,应满足远程自动抄表的要求。
⑵ 单户住宅(含别墅)用电,应采用单户表箱。表箱宜安装在户外,便于用电检查和维护,应具有防窃电及防雨、防阳光直射计量表计等防护措施。
口部封堵油麻浇筑沥青做法外线定混凝土包封柔性止水带口部封堵油麻浇筑沥青防水卷材建筑物地下室?150~200RC镀锌钢套管口部封堵油麻浇筑沥青阻水钢板?100~150电缆排管电缆保护管穿套管进入建筑物地下室剖面图室外地坪
三.布线及设备安装
3.1进线
高层住宅居民
室外电缆井建筑物地下室口部封堵油麻浇筑沥青阻水钢板?150RC镀锌钢管长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电缆保护套管与室外电缆井直通剖面图用电按照单元进线;公共用电按照每栋楼两路进线(一用一备),多个单元建筑物在进线处二级配电。
由车库直接引入住宅楼电缆在桥架内敷设。入户处宜预留洞,洞口截面≥(桥架宽+100)*(桥架高+100)。
电缆由室外直埋进入建筑物做法参见05D5-112;电缆由室壕沟
进入建筑物做法参见05D5-113;电缆由室外穿管埋地进入建筑物时预留阻水钢板及套管,做法参见下图,电缆管向室外找坡。电缆入户后沿桥架敷设,当入户位置在地下室半墙上时应预留电缆变标高位置。 3.2进线间
高层住宅每单元在地下室或架空层设置一个配电间,面积不小于8m2。小高层住宅每单元在一层、地下室或架空层设置集中电表间,面积为不小于5M2,配电间与电表间分开设置。每栋楼地下室设置一个弱电间,面积为不小于5M2。人防内配电间(可与防化值班室兼用)面积为12 M2左右。
电气房间净高不低于2.8米,不应位于住宅地下室最底层,当仅有一层地下室时,可位于地下一层。当不位于住宅地下室最底层时,可采取加门槛等防水措施,当位于仅有一层的地下室时,地面应比周围地面抬高300mm。 3.3电井
建议强弱电井合并设置并利用通道作为电井检修面积,高层住宅井道净尺寸不小于2200x600mm,电表箱宜镶嵌于通道侧井壁上,操作面位于公共区域;小高层住宅井道净尺寸不小于1200x600mm。当无法利用通道作为电井检修面积时,高层住宅井道净尺寸不小于2200x1200mm,电表箱宜设置在单独区域,操作面位于公共区域;小高层住宅井道净尺寸不小于1200x800mm。
电井面向通道侧墙壁厚度不小于200mm,其他墙体为非轻质墙体。
电井采取加门槛等防水措施
3.4电缆桥架
居民用电电缆采用金属托盘桥架,公共用电电缆采用耐火桥架(带隔板),电井内可采用支架敷设。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的距地高度不宜低于2.5m,垂直敷设时距地高度不宜低于1.8m。除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内外,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金属盖板保护。
电缆桥架穿越楼板(或墙体)处的洞口应采用不低于楼板(或墙体)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材料作封堵。 3.5管线选型及敷设
消防负荷采用WDZN-YJE-0.6/1kV电缆和WDZN-BYJ-0.45/0.75kV导线供电;其余负荷采用WDZ-YJE-0.6/1kV电缆和WDZ-BYJ-0.45/0.75kV电线供电。
配线干线及住宅楼内至户内配电箱导线穿镀锌钢管,户内支线穿PC管.
地下室电缆干线、屋顶管线、电缆进户管应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Omm的镀锌钢管。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导管宜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1.5mm的电线管。暗敷于墙内或混凝土内的刚性塑料导管,应选用中型及以上管材。
穿导管的绝缘电线,其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导管内截面积的20%。 3.6进线柜安装
进线间内落地配电柜优先选用靠墙安装型,上进上出线,柜底基础150~300mm,柜前检修间距不小于1.5m,做法参见05D3-1~4。
墙上安装配电箱上皮距地2米,柜前检修间距不小于1.2m,做法参见05D3-17~20。
3.7电表箱安装
电表箱宜安装与住宅公共区域,当暗装于电井墙上时,箱体耐火时间不应低于电井墙体耐火时间。 3.8户表箱安装
每套住宅应设置不少于一个家居配电箱,家居配电箱宜暗装在套内走廊、门厅或起居室等便于维修维护处,双排布置箱底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6m,单排布置箱底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8m。做法参见05D3-21。 3.9弱电箱安装
家居配线箱宜暗装在套内走廊、门厅或起居室等的便于维修维护处,箱底距地高度宜为0.5m。
距家居配线箱水平0. 15m~0. 20m 处应预留AC220V 电源接线盒,接线盒面板底边宜与家居配线箱面板底边平行,接线盒与家居配线箱之间应预埋金属导管。 3.10套内点数设置
电源插座的安装高度宜符合下表的要求。
位置 起居室 卧室 书房 项目 空调 五孔 空调 五孔 空调 五孔 冰箱 防溅五孔 三孔 高度(m) 1.9/0.3 0.9/0.3 1.9 0.9/0.3 1.9 0.3 0.3 1.3 2 备注 挂机/柜机 电视/其它 挂机 电视/床位 挂机 小家电 靠近设油烟机/备空间燃气热水位置 器 厨房 洗衣机 1.2 防溅五孔 2.3 电热水器 卫生间 浴霸 天棚 五孔 1.5 电吹风等 冰箱 0.3 餐厅 五孔 0.3 阳台 五孔 1.5 注:1、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专用插座应采用带开关的插座。室内配置为中央空调时, 挂机/柜机空调插座作相应调整。 2、厨房及餐厅的冰箱插座可考虑其一。 3、浴霸插座暗设于吊顶内,并与附墙开关相联。
电视、电话、网络等智能系统终端基本配置数量宜符合下表的要求。
项目 高度(m) 备注 电话 0.3 起居室 电视 0.9 网络 0.9 电话 0.3 卧室 电视 0.9 网络 0.9 电话 0.3 书房 网络 0.9 注:1、避免与插座过近干扰,水平距离300mm以上。 2、分户墙内的电源、信息接线盒避免墙两边相对安装,避免声桥。 位置
四.人防设计
4.1防空地下室战时各级负荷供电电源要求:
1)一级负荷,应有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其中一个独立电源应是该防空地下室的内部电源(柴油电站或EPS电源)。
2)二级负荷,除引接电力电源外,还应引接战时区域电源,当引接区域电源有困难时, 应在该防空地下室内设置自备电源(一般设EPS电源)。
3)三级负荷, 引接电力电源(预留战时区域电源接口)。 4.2防空地下室供电系统设计要求:
1)各防护单元应设置人防电源配电柜(箱),自成配电系统; 2)电力系统电源和柴油发电机组应分列运行;
3)通信、防灾报警、照明、动力等应分别设置独立回路; 4)不同等级的电力负荷应各有独立回路; 5)引接内部电源应有固定回路;
6)单相用电设备应均匀分配在三相回路中。 4.3防爆波电缆井设置要求:
由室外地下进、出防空地下室的平时和战时强电或弱电线路,应分别设置强电或弱电防爆波电缆井(为了防止强电、弱电相互干扰)。防爆波电缆井宜设在紧靠防空地下室外墙外侧。除留有设计需要的穿墙管数量外还应预埋4-6根备用管。由地面建筑或相邻的非人防地下室进、出防空地下室的强电或弱电线路可不设防爆波电缆井。防爆波电缆井宜紧靠防空地下室外墙设置。见图07FD02-28、29。 4.4管线敷设要求:
1)过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和密闭隔墙的动力、照明、弱电等管线和预留备用管,应做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应选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5mm。其中同类多根弱电线路可合在一根管内,但应采取暗管加密闭盒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保护管径不得大于25mm。见图07FD02-18、19、20。
2)电缆、电线敷设防护密闭处理的平战转换要求:
3)进、出防空地下室的动力线路应采用铜心电缆、口部照明线路宜采用铜心护套线(方便穿管容易做防护密闭处理)。
4)平时使用管线,除平时有要求外,可不做密闭处理,临战时应采取防护密闭或密闭封堵,在30天转换时限内完成。对于不符合一根电缆穿一根密闭管的平时设备的电缆,在转换期内拆除。
5)各人员出入口和连通口的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密闭门门框墙上均应预埋4-6根备用管,管径为50-80mm,管壁厚度不小于2.5mm的热镀锌钢管,并应符合防护密闭要求。见05SFD10-5-4页图 4.5平战结合工程照明设计原则:
1)战时的应急照明宜利用平时的应急照明。
2)战时的正常照明可平时的部分正常照明或值班照明相结,平时照明的一部分作为战时的正常照明,把平时正常照明回路与战时正常照明回路分开控制。 4.6接地
1)防空地下室接地宜采用TN-S(内部电源设有发电机组的)、TN-C-S(引接区域电源的)接地保护系统。
2)防空地下室内应将下列导电部分做等电位连接: (1)护接地干线;
(2)电气装置人工接地极的接地干线或总接地端子;
(3)室内的公用金属管道,如通风管、给水管、排水管、电缆或电线管;
(4)建筑物结构中金属构件,如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波活
门的金属门框等;
(5)室内电气设备金属外壳; (6)电缆金属外护层。
3)各防护单元应相互连成总等电位,并应与总接地体连接。
五.建筑住宅负荷计算
5.1用电负荷
根据石家庄市供电部门的规定及我院习惯做法,每户用电负荷见下表
表3-1 户型 一室一厅 二室一厅 (二厅) 三室二厅 跃层 用电负荷 4 6 8 10 电能表(单相)A 10(40) 10(40) 10(40) 15(60) 5.2需要系数
根据《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的规定并结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的要求。住宅建筑用电负荷需要系数见下表
表3-2
按单相配电计算时按三相配电计算时所所连接的基本户数 连接的基本户数 1~3 4 3~9 12 需要系数 0.9~1 0.9 6 8 9 10 12 13 14 16~18 19~24 25~124 125~259 260~300 18 24 27 30 36 39 42 45 48~54 57~72 75~300 375~600 780~900 0.8 0.7 0.65 0.6 0.55 0.5 0.5 0.45~0.5 0.43~0.45 0.4~0.43 0.3~0.4 0.26~0.30 5.3用电负荷与电缆选型及计算
5.3.1、一梯两户(基本上为三室两厅户型)每户8kw 每层16kw 18层用电负荷为18*16=288kw 共36户 kx=0.55 Pe=288kw Pjs=158.4kw cosφ=0.85 Ijs=283.1A 断路器动作电流整定值为315A
预分支电缆载流量按国标04DX101-1第6-11页空气中明敷,环境温度35℃。导体工作温度90℃选择电载为YFD-YJV-4*150+E70。根据单层敷设在水平或垂直的有孔托盘上的降低系数为0.88(2回路)(国标04DX101-1第6~19页表6.21表6.22)其载流量为439A 桥架中敷设载流量为439*0.88=386A>315A
5.3. 2、一梯三户(基本上为2个三室户型和一个2室户型,或为3
个3室户型)。每层用电负荷分别为8+6+8=22和3*8=24kw。按每层24kw计算:
15层用电负荷:24*15=360kw 共45户 kx=0.5 Pe=360kw Pjs=180kw cosφ=0.85 Ijs=321.7A 断路器动作电流整定值为350A
按国标04DX101-1预分支电缆YFD-YJV-4*185+E95电缆空气中
敷设载流量为502A。桥架中敷设载流量为502*0.88=441.7>350A
5.3.3、一梯四户(基本上为2个三室户型和2个二室户型或4个二室户型)每层用电负荷分别为:8+8+6+6=28kw和4*6=24kw。按每层28kw计算:
15层用电负荷:28*15=420kw 共60户 kx=0.43
Pe=420kw Pjs=180.6kw cosφ=0.85 Ijs=322.8A 断路器动作电流整定值为350A 预分支电缆型号为YFD-YJV-4*185+E95 桥架中敷设载流量为502*0.88=441.7>350A 户数与电缆截面的选择: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建议一梯2户住宅 18层及以下一路电缆供电(为提高供
电可靠性,可分为两段电缆供电,一进两出)
19层~33层宜分为两路电缆供电
一梯3户住宅 15层及以下一路电缆供电(为提高供电
可靠性,可按进一路电缆分两段电流供电)
15层~30层按两路电缆供电
30~33层宜按三路电缆供电,供电可靠性
提高。三相负荷平衡较宜分配。
一梯4户住宅 同一梯3户住宅
5.4负荷计算(见附件一__#住宅楼用电负荷计算书)
5.4.1住宅建筑的负荷计算按需要系数法计算,住宅的用电负荷和需要系数见表3-1、表3-2
5.4.2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15%,应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大于等于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5.4.3住宅用电负荷功率因数cosφ=0.9(0.85) 5.5计量点放置
5.5.1住户用电在每层公共部位电表箱处设表计量。
5.5.2电梯、风机、水泵公共照明在物业电源总配电柜处设表计量。 5.5.3地下室贮藏间在地下室公共部位设多功能电子表箱计量。 5.6进线柜型式
进线柜型式及安装详见配电系统图 5.7户表箱系统(详见配电系统图) 5.8电力控制
5.9物业进线方案选择
高层住宅物业进线均按双回路电源供电,一用一备,满足一级负荷或二级负荷供电要求。并在进线配电柜处设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在单栋高层住宅物业用电负荷较小的情况下(无防排烟风机)。可几栋住宅共用二路物业电源,在住宅配电室或地下车库内设置二级配电柜,经分配后分别引至各栋住宅分配电室物业配电柜。
六、防雷与接地
6.1防雷
6.1.1 建筑高度为100m 或35 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 的住宅建筑,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6.1.2 建筑高度为50m-l00m 或19 层-34 层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 且小于或等于0.25 的住宅建筑,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6.1.3 固定在第二、三类防雷住宅建筑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标志灯及其他用电设备,应安装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且外露金属导体应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成电气通路。
6.1.4 住宅建筑屋顶设置的室外照明及用电设备的配电箱,宜安装在室内。
6.1.5金属屋面、屋顶上永久性金属物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
闪器。旗杆、栏杆、装饰物、女儿墙上的盖板等,其截面应符合GB50057-2010表 5.2.1的规定,其壁厚应符合GB50057-2010第 5.2.7条的规定。除此之外防雷建筑物在屋顶采用φ10圆钢做接闪器,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一般采用明敷,屋面为上人屋面时暗敷。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利用所有混凝土柱内四根(≥10)及以上两根(≥16)及以上主筋做防雷引下线。利用钢筋作为接地体。在距室外地坪上0.5m处预埋测试卡子,供测试接地电阻用,在距室外地坪下1.0m处由被作为引下线的钢筋上焊出一根-40x4镀锌扁钢导体,出散水200mm,供备做人工接地体用。
高度超过 45 m的第二类防雷高层住宅,除屋顶的外部防雷装置应符合GB50057-2010第 4.3.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水平突出外墙的物体,当滚球半径 45 m球体从屋顶周边接闪带外向地面垂直下降接触到突出外墙的物体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2)高于 60 m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 20%并超过 60 m的部位应防侧击。
高度超过 60m的第三类防雷高层住宅,除屋顶的外部防雷装置应符合GB50057-2010第4.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水平突出外墙的物体,当滚球半径 45 m球体从屋顶周边接闪带外向地面垂直下降接触到突出外墙的物体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2)高于 60 m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 20%并超过 60 m的部位应防侧击。
6.1.7在建筑物引下线附近保护人身安全需采取的防接触电压和跨步 电压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接触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 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 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
<2>引下线 3 m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 50 kΩm,或敷设 5 cm厚沥青层或 15 cm厚砾石层。
<3>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 2 .7 m以下的导体用耐 1 .2/50μs冲击电压 100 kV的绝缘层隔离,或用至少 3 mm厚的交联聚乙烯层隔离。
<4>用护栏、警告牌使接触引下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 2)防跨步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 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 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
<2>引下线 3 m范围内土壤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 50 kΩm。或敷设5 cm厚沥青层或 15 cm厚砾石层。
<3>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作均衡电位处理。
<4>用护栏、警告牌使进入距引下线 3 m范围内地面的可能性减
小到最低限度。 6.1.8 防雷击电磁脉冲
1)将建筑物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接地系统,并应在需要之处预埋等电位连接板。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应与防雷装置相连。当外来导电物、电气和电子系统的线路在不同地点进入建筑物时,应将其就近连到基础接地体的钢筋上。
2)低压进户线路设置第一级电源防雷器,可防范10/350μs、100KA的雷电波,电梯机房内总配电箱、屋顶电气设备总配电箱、弱电机房内总配电箱内 设置第二级电源防雷器,可防范8/20μs,40KA的雷电波。
3)电子系统中,在户外线路进入建筑物处,安装与其协调配合好的电涌保护器。有金属加强层的光缆线路进入建筑物处仅需要接地。一个电子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与建筑物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络做功能性等电位连接应采用S型星形结构或 M型网形结构。
4)楼内采用TN-S系统。 6.2 等电位联结
6.2.1 住宅建筑应做总等电位联结,装有淋浴或浴盆的卫生间应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6.2.2 局部等电位联结应包括卫生间内金属给水排水管、金属活盆、
金属洗脸盆、金属采暖管、金属散热器、卫生间电源插座的PE 线以及建筑物钢筋网。
6.2.3 等电位联结线的截面应符合表10.2.3 的规定。
表5.1 等电位联结线截面要求
最小值 总等电位联结线截面 26mm ① 局部等电位联结线截面 有机械保护时 2.5mm ① 无机械保护时 4 mm2 ① 16mm2 ③ 不小于最大PE 线截面的1/2 25mm2 ② 100mm2 ③ 250mm2 ③ 一般值 最大值 注:①为铜材质,可选用裸铜线、绝缘铜芯线。 ②为铜材质,可选用铜导体、裸铜线、绝缘铜芯线。 ③为钢材质,可选用热镀镑扁钢或热镀铸圆钢。 6.3 接地
6.3.1 住宅建筑各电气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网。建筑物做总等电位联结,接地电阻≤1欧。
6.3.2 住宅建筑套内下列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可靠接地: 1) 固定家用电器、手持式及移动式家用电器的金属外亮; 2 )家居配电箱、家居配线箱、家居控制器的金属外壳; 3 )线缆的金属保护导管、接线盒及终端盒; 4) 1 类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
6.3.3 接地干线可选用镀铸扁钢或铜导体,接地干线可兼作等电位联结干线。
6.3.4 高层建筑电气竖井内的接地干线,每隔3 层应与相近楼板钢筋做等电位联结。
6.4雷击次数计算(见附件二__#楼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书)
七.弱电系统设计
7.1 有线电视系统
7.1.1 住宅建筑应设置有线电视系统。
7.1.2 每套住宅的有线电视系统进户线不应少于1 根,进户线宜在家居配线箱内做分配交接。
7.1.3 住宅套内宜采用双向传输的电视插座。电视插座应暗装,电视插座底边距地高度客厅内为O. 3m及 1. Om 处各一个,其它处距地高度为O. 3m。
7.1.4 每套住宅的电视插座装设数量不应少于1 个。起居室、主卧室应装设电视插座,次卧室宜装设电视插座。
7.1.5 住宅建筑有线电视系统的同轴电缆宜穿金属导管敷设。 7.2 电话系统
7.2.1 住宅建筑应设置电话系统。
7.2.2 住宅建筑的电话系统宜使用综合布线系统,每套住宅的电话系统进户线不应少于1 根,进户线宜在家居配线箱内做交接。 7.2.3 住宅套内宜采用RJ45 电话插座。电话插座应暗装,且电话插座底边距地高度宜为O.3m ,卫生间的电话插座底边距地高度为1.2m。 7.2.4 电话插座缆线宜采用由家居配线箱放射方式敷设。
7.2.5 每套住宅的电话插座装设数量不应少于2 个。起居室、主卧室、书房应装设电话插座,次卧室、卫生间宜装设电话插座。 7.3. 信息网络系统
7.3.1 住宅建筑应设置信息网络系统。
7.3.2 住宅建筑的信息网络系统应使用综合布线系统,每套住宅的信息网络进户线不应少于1 根,进户线宜在家居配线箱内做交接。 7.3.3 每套住宅内应采用RJ45 信息插座或光纤信息插座。信息插座应暗装,信息插座底边距地高度为O. 3m 。
7.3.4 每套住宅的信息插座装设数量不应少于1 个。书房、起居室、主卧室均可装设信息插座。
7.3.5 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间、电信间可合用,也可分别设置。
7.4 家居配线箱
7.4.1 每套住宅应设置家居配线箱。
7.4.2 家居配线箱宜暗装在套内走廊、门厅或起居室等的便于维修维护处,箱底距地高度宜为O.5m 。
7.4.3 距家居配线箱水平O.20m 处应预留AC220V电源接线盒,接线盒面板底边宜与家居配线箱面板底边平行,接线盒与家居配线箱之间应预埋金属导管。
7.5 能耗计量及数据远传系统
7.5.1 根据甲方要求设置能耗计量及数据远传系统,能耗计量及数据远传系统可采用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传输。
7.5.2 有线网络进户线可在家居配线箱内做交接。
7.5.3 距能耗计量表具O. 3m处,应预留接线盒,且接线盒正面不应有遮挡物。
7.5.4 能耗计量及数据远传系统有源设备的电源宜就近引接。 7.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7.6.1 12层以上住宅建筑应设置火灾报警系统,12层~18 层住宅建筑按二级保护对象设计。19层及以上住宅建筑按一级保护对象设计。 7.6.2在公共部位设置火灾探测器,在每层消防电梯的前室、疏散通道设置声光警报装置。 7.7 访客对讲系统
7.7.1每栋住宅应设置访客对讲系统。
7.7.2主机宜安装在单元人口处防护门上或墙体内,室内分机宜安装在起居室(厅)内,主机和室内分机底边距地宜为1. 3m。; 7.7.3 访客对讲系统应与监控中心主机联网。 7.8弱电间及弱电竖井
7.8.1 弱电间应根据弱电设备的数量、系统出线的数量、设备安装与维修等因素,确定其所需的使用面积。
7.8.2弱电竖井在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积时,弱电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6m。
7.8.3弱电间及弱电竖井应根据弱电系统进出缆线所需的最大通道,预留竖向穿越楼板、水平穿过墙壁的洞口。
7.8.4 住宅建筑的弱电间、电信间宜合用,使用面积不宜小于5m2。
附件一
__#住宅楼用电负荷计算书
AA1配电柜负荷计算: 用电设备组 回路编号 N1-1 N1-2 N1-3 N1-4 N1-5 N1-6 N1-7 1N1进线
AA2配电柜负荷计算: 用电设备组 回路编号 N2-1 N2-2 N2-3 N2-4 1N2进线
AA3,AA4配电柜负荷计算: 用电设备组 回路编号 N3,4-1 N3,4-2 N3,4-3 N3,4-4 N3,4-5 N3,4-6 1N3,4进线
1ZX1,2 2ZX1,2配电箱负荷计算: 用电设备组 回路编号 1D1~2进线 1D3进线 1D4进线 总功率 220.00 264.00 286.00 需要系数 0.55 0.55 0.55 功率因数 0.85 0.85 0.85 额定电压 380 380 380 设备相序 三相 三相 三相 视在功率 142.4 170.8 185.1 有功功率 121.0 145.2 157.3 无功功率 74.99 89.99 97.49 计算电流 216.3 259.5 281.2 总功率 15.00 15.00 7.50 7.50 7.70 7.70 60.40 需要系数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80 功率因数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额定电压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设备相序 三相 三相 三相 三相 三相 三相 三相 视在功率 18.75 18.75 9.37 9.37 9.63 9.63 60.40 有功功率 15.00 15.00 7.50 7.50 7.70 7.70 48.32 无功功率 11.25 11.25 5.62 5.62 5.77 5.77 36.24 计算电流 28.49 28.49 14.24 14.24 14.62 14.62 91.77 总功率 30.00 30.00 20.00 20.00 100.00 需要系数 0.90 0.90 0.80 0.80 0.80 功率因数 0.70 0.70 0.80 0.80 0.80 额定电压 380 380 380 380 380 设备相序 三相 三相 三相 三相 三相 视在功率 38.57 38.57 20.00 20.00 100.0 有功功率 27.00 27.00 16.00 16.00 80.00 无功功率 27.55 27.55 12.00 12.00 60.00 计算电流 58.60 58.60 30.39 30.39 151.9 总功率 30.00 3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5.00 155.00 需要系数 0.90 0.9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功率因数 0.70 0.7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额定电压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设备相序 三相 三相 三相 三相 三相 三相 三相 三相 视在功率 38.57 38.57 20.00 20.00 20.00 20.00 15.00 155.0 有功功率 27.00 27.00 16.00 16.00 16.00 16.00 12.00 124.0 无功功率 27.55 27.55 12.00 12.00 12.00 12.00 9.00 93.00 计算电流 58.60 58.60 30.39 30.39 30.39 30.39 22.79 235.5 附件二
__#楼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书
工程名: __#住宅楼 计算者: 计算时间:
参考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1.已知条件:
建筑物的长度L = 66.2m 建筑物的宽度W = 21m 建筑物的高度H = 62m
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天数Td =27.3天/年 校正系数k = 1.0 不考虑周边建筑影响。
2.计算公式:
年预计雷击次数: N = k*Ng*Ae = 0.1212
其中: 建筑物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 Ng = 0.1*Td = 0.1*27.3 = 2.7300
等效面积Ae为: H<100M, Ae =[LW+2(L+W)*SQRT(H*(200-H))+3.1415926*H(200-H)]*10 -6 = 0.0444
3.计算结果:
根据《防雷设计规范》,该建筑应该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 附录:
二类:N>0.05 省部级办公建筑和其他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 。 N>0.25 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 三类:0.01<=N<=0.05 省部级办公建筑和其他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 0.05<=N<=0.25 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