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韩国记者 万 宇
《 人民日报 》 2013 年 4 月 25 日 23 版
银行,顾名思义就是存钱取钱的地方。而在韩国却有一种特殊的银行——学分银行,在这里你“存入”的是学习得来的分数,“取出”的是一张张学位证书。 银行对储户的资格有要求,学分银行也不例外。成为学分银行“储户”的最低条件是必须要有高中学历。
“存入”的学分则可分为六类,一是学分银行认可的在相关教育机构获得的学分;二是从得到认证的学校获得的学分,例如大学退学学生之前取得的学分;三是通过学时制获得的学分,这主要通过网络学习获得;四是已获得的各项资格证明换算为相应的学分,例如注册会计师资格就相当于45学分,文字处理软件1级为3学分;五是自学后通过定期考试获得学分;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学徒经认证后获得的学分。 有存就有取,“储户”如果存够了140学分,那么取出的就是一张学士学位证书,120学分或80学分是三年制专业学士学位(类似于国内的大专)。已毕业的大学生“储户”还有优惠,存48学分就能取得其他专业的学士学位。学分银行的管理者是韩国国家终生教育振兴院,学位的颁发者是韩国教育部和一部分大学。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分银行的运营,记者走访了首尔梨花女子大学终生教育院,这是一所学分银行认可的教育机构。据院长朱玲珠女士介绍,截至今年第一学期,在这里学习的学分银行“储户”有223人,98%都在修学士学位,其余则在修专业学士。从年龄来看跨度从20多岁到60多岁都有,主要集中在30岁。由于是女子大学,因此“储户”大部分为女性,专业分布集中于心理学、看护学、儿童学和花卉造型学等。 副院长徐赫介绍说,学分银行制的毕业生由于大多都有工作经验,而且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专业,所以有时比一般大学生更有就业竞争力。
今年新加入的“储户”李熙圣从梨花女大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今年3月入学学习心理学。她对本报记者说,在教学中开始对认知心理学产生兴趣,原计划获得心理学学位后继续深造,但入学以来发现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会在学习中指定新的未来规划。徐赫指出,学分银行制的优点主要有三个:一是费用低,同样的心理学专业,学分银行制专业仅是大学四年制学费的1/2到1/3,而且优秀“储户”同样可以申请奖学金;二是时间短,合理安排课程的话最快3个学期就可以存满学分;三是在职人士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因为课程一般排在晚上或周末,而且还有网上学习的课程。
韩国国家终生教育振兴院学分银行负责人崔恩贞女士向记者介绍,截至2012年,韩国全国学分银行的“储户”有133771名,1999年至今学分银行共存入51056442学分,已有374670人获得学位,其中24岁以下占16.9%,25岁到40岁占到了60.2%。崔恩贞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振兴院会定期对认证教育机构进行评议,剔除不合格的机构。她表示,学分银行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帮助那些因各种原因没能考上大学的高中生,而现在它已成为实现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重要制度。朱玲珠院长表示,学分银行制不仅有助于个人实现自我提升,而且营
造了全社会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存入”的是学分,更是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动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