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西香蕉事件给中国香蕉产业的启示

广西香蕉事件给中国香蕉产业的启示

来源:意榕旅游网
China Tropical Agriculture 张锡炎 邹瑜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z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009年底,广西香蕉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最 斤。连续多年的香蕉高价格、高效益,推动着广西香蕉 低价0.40~0.60元/公斤,散户甚至跌至0.30元/公斤,出 面积不断扩大,到了2009年面积超过100万亩,且产期 现了卖蕉难的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关 集中在10月中旬到12月中旬。加上去年风调雨顺,产量 注,并做了重要批示。广西自治区领导迅速组织学习总 也比往年高,香蕉集中上市造成堵车现象。2009年中秋 书记的批示精神,努力为蕉农解决卖蕉难的问题,并提 节的香蕉价格为1_8~2.20元/公斤,到了l0月中旬后, 出了应对卖蕉难的5个方面的措施。农业部种植业司叶 售价便一路走低,到了1.20~1.50元/公斤;进入11月后 贞琴司长和南亚办雷相成处长先后到广西调查和指导工 则是跌破谷底,低至0.30~0.90元/公斤,达到了广西十 作。香蕉产业技术体系有关专家也积极参加到相关工作 多年来销售价格的最低点。蕉农排长队卖蕉,广西香蕉 中,与自治区水果总站有关领导讨论对策,并对卖蕉难 产业面临较大困难。 的现象做了调查与分析。 (二)气候因素影响 广西香蕉事件的成因 2007--2008年度的冬春之际,广西遭受了百年一 遇的低温雨雪灾害,留芽蕉及裸地新植蕉苗几乎全部冻 (一)市场调节是主因 死,所有蕉园几乎同时留芽或新种,有些蕉园放弃管理 往年中秋、国庆节前后半个月都是香蕉销售旺 或改种别的作物,总面积有所减少。很多业内人士认为 市,货少价好,供不应求,价格都维持在2.0~2.6元/公 当年蕉果会大量集中上市,价格不好,但事实上2008年 建议加强我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香蕉保鲜和储 量、价格等监测网点建设,科学、合理布局监测网点, 藏设施(气调库)建设,提高香蕉等农产品销售和储运 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农业、商务、发展改革等部 能力,对企业建设符合条件的项目要给予投资或贴息补 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香蕉及其他鲜活农产品生 助。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有关部委的沟通 产、销售的监测、预警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市场调 衔接,争取国家加大对广西的投资倾斜力度。 控,推动产区和销区建立相对稳定的产销关系,促进香 (三)着力提高香蕉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蕉等产业健康发展。 去年广西香蕉滞销,损失最大的主要是散户蕉 (五)建立应急协调长效机制 农。农业等有关部门应大力扶持“香蕉合作社”、 “香 实践证明,自治区对这次香蕉销售难问题所采取的 蕉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大对香蕉运销、 各项措施是及时的、有效的。建议认真总结经验,建立 加工龙头企业的支持,提高香蕉等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组 农产品销售应急协调机制,制订应急预案,一旦其它农 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 产品再发生类似的情况,能迅速响应,及时处置,最大 (四)切实加强生产和销售的监测、预警等工作 限度地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圜 建议进一步加强香蕉等大宗农产品的产量、销 (李标、巫燕提供) 6 中翻热带靛业:2010.1总第32期 China Tropical Agriculture 底的秋冬春蕉价格保持在1.6~3.2元/公斤的高价位,由 此刺激了秋冬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种苗从2008年秋  ̄q2009年秋季一直供不应求。而2008--2009年冬天广西 蕉区是一个非常好的暖冬,裸地种都可以安全越冬,加 上中期生长季节的风调雨顺,气温好,单株产量和单位 面积产量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也使相对统一的留芽蕉 与新植蕉的抽蕾期进一步缩短,导致提早和集中上市。 此外,广西蕉区的夏末秋初的干旱少雨天气,缩短了挂 果期,也迫使一些蕉园提早出售,加剧了集中上市。 11月2日,广西蕉 遭受第一场寒流影响,气温降 到9~15 oC。据调查,南宁、武呜、崇左部分蕉园蕉果 受寒害,11月12—2O日,又受2次更低温(7 )的寒潮 影响,广西所有蕉园几乎均受寒,影响果皮熟色。一些 收购商转移到未受寒或受寒轻的其它蕉区去,进一步影 响到广西香蕉销售价格。 11月北方下了50年不遇的大雪,给香蕉产业链中的 运输、批零、消费环节增加了难度,消费量大减,由此 也使产地售价跌破谷底。 (三)其它产区的影响 据广东、云南和福建等主产区实地调查,2009年 l0月中旬开始至今,各主产区都有较大规模的香蕉上 市,销售价在0.40~0.80元/公斤,与广西基本一样提早 进入高峰期并且价格低迷。除海南外,各产蕉区都因 2008年的低温灾害和自然调节造成产期相对一致,使得 大量蕉果集中上市,冲击了香蕉市场,造成产地售价一 路走低。 广西香蕉事件的启示 (一)合理规划,错开收获期 广西是近几年全国香蕉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香蕉 面积已超过100万亩,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广西的气候 条件限制,每年10—12月收获的香蕉能够避开低温霜冻 灾害,产期相当集中。可以通过“天地膜避寒技术”以 及割芽加盖膜技术促使香蕉提早上市,拉长收获期,延 长市场供应,可有效减少堵车降价的现象。 (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产品品质 广西已有规模化经营的企业,虽然种植面积超过 1.5万亩,收获季节也都在年底,但是由于集成应用多 项先进技术,产品质量好,又能进行大规模品牌销售, 所以在其他蕉园香蕉卖不掉的时候,其价格仍保持在 1.5元/公斤,仍然有50%左右的利润。 (三)引导农民走组织化经营的路子 广西南宁农户把土地流转给公司,每亩可以获得租 金700元。一对夫妇在大蕉园工作,每年可获得报酬2~ 3万元。有些农户将土地入股到公司,也能分享规模化 品牌经营的成果。因此,引导农民走组织化和规模化经 营的路子,不但可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 经营,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还能提高经营水平和市场 竞争力。 (四)走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之路 首先,目前中国香蕉产业存在缺乏资源整合和组 织协调机制、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企业规模总体偏 小且分散等种种弊端。中国香蕉产业的升级发展,关键 在于加快香蕉产业资源整合力度,催生香蕉产业化龙头 企业。各主产省区可以选择2~3家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 体,开展香蕉产业资源整合、产业化建设试点,探索运 作模式,以此带动香蕉资源整合和产业化建设。 其次,大力扶持国产香蕉知名品牌。国家及地方有 关部门,应本着培育和创建国际知名品牌的原则,根据 当地香蕉生产及市场开发情况,结合原产地认证,对现 有的香蕉品牌进行整合。以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为创建 知名品牌的主体,根据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的实力以及 国际市场开发情况,每个重点香蕉产区,确定一个具有 地方特色、初具市场规模和知名度的香蕉品牌进行重点 培育和开发。 (五)“走出去”发展 由于国内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加上农民增收问题很 大程度上还得依赖土地,因此,要在国内建立大规模国 际化香蕉生产基地不太符合客观实际。此外,台风和寒 流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香蕉产 业的发展壮大。而老挝、缅甸等几个东盟国家,无低温 寒害、台风影响,再加上这些国家的土地资源丰富、水 资源充足,是生产高品质香蕉的理想气候带。同时中央 的“走出去”战略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中 国香蕉产业提供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也让人们看到中国 香蕉产业跨国经营的曙光。密 作者简介:张锡炎(1962一),男,汉族, 广东省汕头人。1994年获博士学位。中国热带作 物学会香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果品流 通协会副秘书长兼海南省香蕉协会秘书长; 海 南省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海南省委常委;海 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被农业部选 定为香蕉产业升级示范工程、948香蕉项目和香 蕉行业科技专项首席专家、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 系首席科学家。 7 2010 1总第32期中国热带柱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