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1、实验⽬的
1.熟悉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原理。2.掌握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及反馈环节测定⽅法。3.掌握调节器的⼯程设计及仿真⽅法。、实验内容21.调节器的⼯程设计2.仿真模型建⽴3.系统仿真分析3、实验要求
⽤电机参数建⽴相应仿真模型进⾏仿真4、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组成及⼯作原理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由三相调压器,晶闸管整流调速装置,平波电抗器,电动机—发电机组等组成。
U作为触发器的移相控制电本实验中,整流装置的主电路为三相桥式电路,控制回路可直接由给定电压ct U的⼤⼩即可改变控制⾓,从⽽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和转速,以满⾜实验要求。压,改变ct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者之间实⾏嵌套联接,如图4.1。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再⽤电流的输出去控制电⼒电⼦变换器UPE。在结构上,电流环作为内环,转速环作为外环,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特性,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采⽤PI调节器。TAL
图4.1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5、电机参数及设计要求VU+i
I 5.1电机参数U*d- U*U ci M n MUP ACR
ASR U d + ,晶闸管装置放⼤系数:=1.5,允许过载倍数136A,1460r/min,=0.192V ? min/r 直流电动机:220V,
+- -
U=40 n-
n电枢回路总电阻:R=0.5
=0.075s
时间常数:=0.00167s,TGT
电流反馈系数:=0.05V/A转速反馈系数:=0.007 V ? min/r5.2设计要求
要求电流超调量5%,转速⽆静差,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10%。调节器的⼯程设计、66.1电流调节器ACR的设计(1)确定电流环时间常数
1)装置滞后时间常数=0.0017s;
2)电流滤波时间常数=0.002s;
)电流环⼩时间常数之和3 ;=0.0037s+= )选择电流调节结构(2
且惯是对控环电差流态证且,求计据根设要5%并保稳电⽆,流的制象双性,型的
型的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PI型系统,显然应采⽤I ,故校正成典型=0.03/0.0037=8.11<10.
式中—电流调节器的⽐例系数;
—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
==0.03s。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
时,取=0.5,因此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5%
于是,ACR的⽐例系数为
(4)校验近似条件
135.1=电流环截⽌频率
)校验晶闸管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是否满⾜:因为1>,所以满⾜近似条件;196.1
)校验忽略反电动势对电流环影响的近似条件是否满⾜:<,所以满⾜近似条40.82 2件;
,所以满⾜近似条件。>校验⼩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是否满⾜条件:180.8 3)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满⾜动态设计指标要求和近似条件。
=16.89;
时,可得=0.5067 同理,当KT=0.25
=67.567
时,可得KT=1.0=2.027 当6.2转速调节器ASR的设计(1)确定转速环时间常数
)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为=0.0074s;1
=0.01s;2根据所⽤测速发电机纹波情况,取)电流滤波时间常数
;)转速环⼩时间常数=+3(2)转速调节器的结构选择
由于设计要求转速⽆静差,转速调节器必须含有积分环节;⼜根据动态设计要求,应按典型型系统设计转速环,转速调节器选⽤⽐例积分调节器(PI),其传递函数为
式中—电流调节器的⽐例系数;
—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3)选择转速调节器参数
按照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h=5,则转速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为
,
转速开环增益为
所以转速调节器的⽐例系数为
(4)校验近似条件
34.5转速环截⽌频率
)校验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是否满⾜:由于1,所以满⾜简化条件;63.7>
)校验转速环⼩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是否满⾜条件:由于>,所以满⾜近似条38.72件。3)核算转速超调量
==515.2rpm,因此时,=81.2% ,⽽=5当h
=8.31%<10%
能满⾜设计要求。7、仿真模型的建⽴
利⽤MATLAB上的SIMULINK仿真平台,建⽴仿真模型。如图7.1为电流环的仿真模型,图7.2为加了转速环之后的双闭环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电流环的仿图7.1
真模型图7.2 转速环的仿真模型 8、仿真结果分析
=33.77当取=1.013时,电流环阶跃响应快,超调量⼩。,
电流环图8.1
仿真结果当
,=0.5067
时,电=16.89流环阶跃响应⽆超调,但上升时
间长。⽆超调的仿真结果8.2 图
,=2.027当
时,电流环阶跃=67.567.响应超调⼤,但上升时间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