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

来源:意榕旅游网


护理查对制度

目的:确认病人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护理品质及病人满意度。 护理查对制度

目的:确认病人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护理品质及病人满意度。

给药、输血、发放特殊饮食、有创操作、检查等前应核对腕带,确认患者身份,患者身份的确认必须同时至少使用二种身份标识:住院号和姓名,并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床号不能单独作为患者身份确认的标识。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处理后经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做到班班查对。输入电脑、转抄和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

2、临时、长期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对有疑问的医嘱,查清后方可执行。长期医嘱的执行时间为接到该医嘱,开始处理该医嘱的时间。

3、抢救病人,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然后执行,用过的安瓿,必须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完毕,嘱医生补开医嘱并签名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备药前查、备药

中查、备药后查。七对:对姓名、病历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失效,针剂有无裂痕。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1)根据医嘱摆药,严格检查药品质量,并经第二人核对无误方可。 (2)液体检查:摆药者须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根据输液包装不同采用以下不同方法:

①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 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

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

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 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 如检查溶液发现有异常,不能使用并及时上报药剂科。

②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

一拧: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

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检查溶液质量; 三照、四倒转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

(3)配药: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备齐所加药品并再次查对无误方可

开始,配药做到一次完成、无菌操作、剂量准确,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4)更换液体(接瓶/换瓶):更换液体时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检查接瓶的液体有无混浊、沉淀等。

②查对前后二组组液体有无配伍禁忌,如无才能接瓶,更换后应仔细观察二者的反应,是否有沉淀、混浊、变色等现象出现,出现,如有应马上更换输液管;

③对两种已知有配伍禁忌的药液不能前后输入,中间应有其他的液体间隔,如无其他补液,应用生理盐水间隔

3、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过敏史(若须做皮试的药物,皮试的药物,皮试阴性方可使用),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4、发药和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 1、输血查对制度 。

3.1根据医嘱 ,输血及血液制品的申请单,需经二人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含Rh因子)、肝功能,并与患者核实后方可抽血配型。 3.2输血前查对 :

3.2.1查采血日期 ,血液无凝血块和溶血,血袋有无破损

3.2.2查输血卡上供血者血型 、血袋号与血袋上标签是否相符,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3.2.3查病员床号 、姓名、住院号、血型、血袋号及血量。

3.3输血前配血报告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两人签全名)。 3.4输血时,由两名医务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旁核对患者身份和血型,再次检查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输血时需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3.5输血完毕 ,应保留血袋24小时 ,以备必要时检验。 3.6血库提出后 ,应尽早输入,在4小时内输完 。 3.7输血单应保留在病历中 。 (四)标本(检验、病理等)查对

1、护士根据医嘱核对打印标签,并贴在符合要求的标本容器上。 2、护士采集血标本前应确认患者身份,核对腕带信息,让患者陈述姓名。

3、医技科室接收标本,应有签收记录。 (五)无菌物品

1、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是否干燥、有效期、包装完好性、灭菌效果等,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还应查对生物监测结果,合格方可发放。

2、使用者除再次查对无菌物品的有效性外,应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是否合格、器械干燥、洁净等,合格后方可使用。 (六)特殊饮食查对

1、病人饮食单、床头卡应与医嘱相符。 2、发饮食前,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3、发饮食时,查对床头卡与病人饮食种类是否相符,自备饮食应

与医嘱种类相符,并确认患者身份。

4、对特殊治疗、检查饮食,护士应查对落实。 (七)手术查对制度 。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手术室十二项查对制度,接收病人应查对十二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备皮及所带物品(包括药品、病历、X光片等 ),禁止带贵重物

品入室,假牙及时取下,询问禁食情况等。并核对腕带。 2.查对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3.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

4.因抢救药执行口头医嘱要复诵一遍,事后补写医嘱

5.手术器械清点单,必须术前、术中、术后共同清点签名后夹入病历,以备后查凡体腔或深组织手术 ,要在缝合前核对纱垫、纱布、缝 针、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6.输血严格按输血查对制度 ,两人查对签全名。 (八)操作查对制度 。

1.执行任何操作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尤其是执行给药、抽血、输血等操作时。

2.要用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

确保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操作过程中病人如提出疑问 ,应认真核对,无误时方可执行。 附:电脑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由医师书写。护士在核对医嘱时应做到: 1. 核对医嘱者必须认真、仔细,尽量避免各种干扰。

2.护士接收医嘱后,处理医嘱者在处理医嘱者在处理医嘱的同时,核对医嘱单与电脑上的医嘱。然后向药房发送医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