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建设新“花招”
——由《小班化教育——班集体建设》所想
李 钦
假期里,我按照学校教科处的安排,认真阅读了银都小学《小班化教育——班集体建设》一书,书中的理论和案例,让我想到了班集体建设的一些新“花招”。
一、建设温馨的班级墙上文化。
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以校为家,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教室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墙上文化的建设上应以生为本,注重人文性、教育性、丰富性、独特性的有效整合,做到生活化、学习化,使教室呈现出生动活泼及富于变化性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使教室环境始终保持生命不息的生态感
二、建设有特色的班集体。
班级是学生个性化的发源地,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乐园,开展特色班级的建设,能丰富班级生活,提升班级品味,能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形式多样、管理过程的高效。特色班级中良好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学习文化、活动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它展现学生自主创新的风采,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构建师生和谐相处的情境。因此,班集体的建设,应该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创建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口号、目标、班徽。在班级管理中,应从班集体的特色着手,抓住“特色”的班魂。
三、 实行“用行动赚零花钱”的家校评价机制。
良好的学生评价有利于规范学生行为,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为班主任常规管理减轻负担,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根据当前家长每周给孩子零花钱的情况,班主任可以和家长一起共同商讨,制定出孩子零花钱的考核标准和制度,让孩子用在家、在校的表现来赚取家长所给的零花钱,真正发挥家校共同教育的作用。
四、让学生做班集体建设的小主人。
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责任。在班集体中,学生不是被动的发展,而是主观能动的发展,他们既是受教育的客体,也是主体。班主任应该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要制定详尽的班级管理责任分工表,实行班级常规管理小组轮班值周制度,力求在班级管理中人人有事做。在小班的环境下,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使他们在班集体活动中旺盛地生长和发展。
班集体的建设,关系到学生的个体发展,关系到班风、学风的形成,在新学期的班级建设中,我将从以上四个新“花招”入手,为打造特色班集体不断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