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是初中物理电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初中物理知识的重点,本节既是练习使用电压表,又是进一步学习欧姆定律的基础,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
(2)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难点:
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 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有限,但很活跃。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科学规律及日常生活中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对物理现象做仔细观察,探究物理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学习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进行学习。 实验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独立自主的学习。 四、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经过七个环节,学生能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深刻理解并掌握课堂知识。
1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教师做演示实验:
要求: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学生认真观察,会发现两个灯泡的亮度有很大的差异
提出问题:
㈠,这是一个什么电路?
㈡,它们亮度不同?电流有什么特点? 2、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 思考:
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 提出问题:
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AB之间、BC之间、AC之间的电压可能有什么关系? 两个灯泡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AB之间、CD之间、EF之间的电压可能有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
(1)可能三个电压相等; (2)可能AB之间电压最大; (3)可能AC之间电压最大; (4)可能BC之间电压最大。 设计实验
选择器材(电源灯泡电压表等名称和数量) 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
明确实验步骤 观看探究实验视频 进行实验
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连完电路,必须检查无误后,方可实验; 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验进程,指导正确连接电路,规范使用电压表,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 记录实验数据
为了得到普遍规律,要求学生多次侧量,并使用不同的灯泡 分析和论证 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表达式为U=U1+U2. 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 评估交流
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操作中有没有失误?测量数据和所得的结论是不是可靠? 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