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第二小学
尹时平
”
小学阅读教学的改革方向是由“学会知识”转向“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教会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和阅读方法。现今社会,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已经成为人类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备素质,
如果不具备基本的学习技
能和科学的阅读方法,将会沦为社会的新文盲,将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仅仅强调“多读”
、“有感情地读”,却
忽视了“怎么读”。因此,我们的课堂应当由关注“怎么教”转型为关注学生“怎么学”。
“通过课文教语文”阐明的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道理。教材只是个例子,只是个平台,我们要用好这个平台,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我们必须着眼于生活实际,着眼于大量的课外阅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用教材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仅仅教教材上的内容。陶行知先生说过: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语文教材
练成阅读和写作
的熟练技能。”他还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浙江省衢州市的吕虹老师送课到威宁二小时,
执教人教版四年级
语文的课文《全神贯注》,本校与她进行同课异构的老师从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习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而吕虹老师却从另一个角度“见闻加联想”来引导学生刻画人物形象。她把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的重中之重,用了课堂
的大部分时间。在教会学生“见闻加联想”的学习方法的同时,还教会了学生另一种学习方法:“把一段话读成一个词语是概括,把一个词语写成一段生动的话是具体。”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是对课文进行繁琐的分析,而是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并且进行课堂现场写作。
当然,本次优质课也出现了许多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闪光点,让人耳目一新。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全神贯注》一文理解词语意思时,引导学生结合词语语境进行理解,理解的方式也很丰富,有直接根据字面意思理解的,有用造句法帮助理解的,有用课文插图辅助理解的,有用根据词语意思选择词语理解的,学生掌握了理解词语的方法,而且兴趣盎然,乐此不彼。一位老师在教学二年级课文《揠苗助长》的生字时,也关注了生字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运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编顺口溜,编谜语,编故事的方法帮助识字,教会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对学生的自主识字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又如一位
教师在执教阅读课文《全神贯注》一文时,引导学生学习了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刻画人物的方法后,留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刻画人物的方法进行刻画人物的课堂习作,既教会了学生刻画人物的方法,又进行了现场习作训练,使学生受益匪浅,终身受用。
诸多课堂实例表明: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例子,充分利用课堂的有限空间,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是行之有效的。
每堂课学
到一点,每天进步一点,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形成学习和阅读的基本技能,“教是为了不教”,当教师觉得该放手的时候,学生的自主学习
和阅读也就没有问题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开始。勾画到中年级的批注和优美语句摘录,
从低年级的圈点
再到高年级的读书笔记、人物
评析、独立阅读、读后感受。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学习和阅读方法,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再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进行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就有了基本的语文素养,就有了成长的基础,也就有了“厚积薄发”的深厚功力。
总之,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一生受用。方法,激发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势在必行,
掌握正确的学习要时刻让学生有
一种如饥似渴的阅读期待。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因此,我们必须利用课堂狭窄的空间,利用课例提供的平台,从小学低年级抓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把学生引向大量阅读的康庄大道,只要上路,就会碰到隆重的典礼,只要开始,就会遇到精彩的演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