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护理2007年9月第7卷第5期 ・ 53 ・ [4]张伟杰,张志勇,_汪涌,等.CT定位在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8.1071-1072. 神经痛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纵横,1998,14(1):35-37. [5]李彩英,彰俊杰,刘怀军,等.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阻滞的 技术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6,21(10):233-235. [6]张伟杰,汪涌,张志勇,等.cT定位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 经痛的疗效评价[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2,22(5):258- 26o. [2]苗宏生,杨天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J].铁道医学,2001,29 (2):107-109. [3]张伟杰,汪涌,陈敏洁.cT定位用于确定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 叉神经痛的穿刺深度[J].上海口腔医学,2003,12(2):97・99. [7]俞文英.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J].北京口腔 医学,1997,5(1):41.43. 不同部位中药敷贴佐治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沈亚娟 (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上海 201600) 关键词:小儿肺炎;中药敷贴;不同部位;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399(2007)05—0053—02 IVJ/N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小儿 于绵纸上敷于治疗处,大小约5 cm×5 cm,治疗组①贴敷于 患儿两侧肺俞穴,治疗组②将敷贴方用于听诊哕音最明显 健康。由于小儿呼吸道发育及免疫方面的不足,造成年龄越 小,患病率越高,也容易加重和出现并发症。近年来,由于广 处(由医师定位),用纸胶固定,时间均为每次20 rain左右,每 日2次。7 d为1个疗程。 泛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使耐药菌株增加,病程延长。为了有 效缩短小儿肺炎的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我院儿科 根据国家攻关课题“小儿肺炎中医诊治规律研究”,探索中医 辅助治疗,'VJL肺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4注意事项小儿皮肤娇嫩,而大蒜辛热,有较强的刺激 性。因此,药物厚薄要适中,每次用药时间不可过长,以皮肤 微红为宜。另外,冬天应将敷贴药隔水温至微热再使用,以 利药物吸收,提高疗效。其次,防止患儿受寒刺激,加重病 情。 1.1 对象 2003年5月一2004年3月我院儿科住院患儿 1.5疗效判定参照《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的疗效判 120例,诊断标准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6版和《儿科诊疗常 规》。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①:患儿45例,年龄11个月~1O 岁,男25例,女2O例,病程1~4 d。治疗组②:患儿4o例,年 龄lO个月~11岁,男22例,女18例,病程1.5~4 d。对照 组:患儿35例,年龄12个月~10.5岁,男19例,女16例,病 定标准。①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 常。②好转: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x线摄片提示肺部病灶 部分吸收,或脓腔范围缩小。③未愈: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 2结果 程1~4 d。3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和体温、咳嗽 和肺部 音等主要症状体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3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予一般抗病毒和抗 2.1 3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见表1。 表1 3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细菌、止咳平喘、化痰、吸氧等。治疗组①和治疗组②在西医 用药的基础上,敷以中药在背部不同部位敷贴。 1.3敷贴方用大黄、芒硝以1:1比例研末,蒜泥调和备用 (入院当天即可应用)。先用温水清洁患儿背部皮肤,将药涂 收稿日期:2007 06.04 一一 作者简介:沈亚娟(1964一),女,主管护师,大专,主要从事护理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资助,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编号 2001BA701A16a)。 2.2 3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的比较见表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4・ Shanghai Nursing,Sep.2007,Vo1.7,No.5 表2 3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的比较 (d,牙±s) 1.与对照组比较,P<0.05;2.与对照组比较,P<0.0l;治疗组①与治疗组②相比,P>0.05 3讨论 3.4护理/bJL肌肤簿嫩,血运丰富,胸膜较薄,纵隔周围 组织柔软而疏松,肺门淋巴结丰富_5 J,在 音最明显处敷 3.1敷贴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机制 敷贴疗法,又称经皮 药,一则邻近病变部位,药物通过薄而血管丰富的皮肤黏膜 给药系统(Trs),是药物外治法之一,既安全又方便,为历代 吸收和渗透,直达病所,起到快速吸收肺部 音的作用;二 医家使用,尤其适用于儿科。《理渝骈文・略言》中有“外治之 则还可刺激局部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肺微循环, 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促进炎性渗出液的吸收。经我们研究表明,在局部 音明 ……且治者外则无禁制,无窒碍,无牵掣,无沾滞”“J。中医 显处外敷,尤其对于 音难以吸收的肺炎更为有效。因此, 素有“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的理论及经络学说。中药敷贴正 直接贴敷于病变对应处皮肤,疗效比贴敷于穴位要快捷。 是利用药物芳香走窜之性、主人肺经之特点,起到通经拔病, 4小结 清热宣肺的功效。药物贴敷于体表穴,通过皮毛腠理由表人 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阴阳气血,扶正祛邪等作用, 中药敷贴、内病外治疗效肯定,费用低廉,易于被患儿和 从而治愈疾病…。穴位敷贴还能通过提高体内干扰素水平, 家长接受,并具有减少抗菌素的应用,促进患儿机体的康复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防御能力而促进机体的康复_2 J。 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是儿科临床治疗手段新的发展途径,具 3.2药物作用机制 大黄的抗菌作用强,还具有解热镇痛 有积极的临床实用价值,而对于在不同部位经皮给药能产生 作用,其浸出液对正常人红细胞钠泵活性有抑制作用,可调 不同的疗效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节中枢内CAMP水平,使体温下降。研究证明,两组治疗组 参考文献: 的退热作用均优于对照组,以治疗组②表现显著。大黄还具 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改善脆性,减少体液渗出的作用。 [1]贾一江,庞国明,府强,等.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M].北京:中 芒硝清热解毒,有促进炎症吸收消散的作用_3 J。其主要通过 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4-7,74. 神经反射使局部血流供应丰富,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 [2]阎怀士.穴位敷贴对哮喘患者血清干扰素的影响[J].上海针灸 加强,从而调动了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因此,大黄和芒硝 杂志,1992,12(2):7-8. 合用能促进肺部 的吸收,尤其在病变局部敷贴作用更直 [3]凌一揆,颜正华.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接,效果更明显。大蒜可诱导人淋巴细胞转化,增加T淋巴 70.71. [4]郑虎占,董泽宏,余靖,等.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M].北京:学苑 细胞,加强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功能活动,使免疫功能增 出版社,1997.478.525. 强_4]。3种药物组成敷贴方贴于肺俞穴或背部,能起到抗菌 [5]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 降温,促进炎症吸收消散和调节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疾病的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02. 目的。 ・信 息・ 急诊护士适任培训班开始招生 【本刊讯】 为适应急诊医学发展的需要,推动急诊护理工作向科学化、理论化和程序化发展,提高护理骨干急诊救护水 平,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能力,上海市护理学会特举办“急诊护士适任培训班”。本项目为市级I类学分1O分, 项目编号:0307511401002。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在急诊科质量控制中的意义;急救护理新理念,新技术,如何快速高效的预 检分诊;危重症、中毒、溺水等急症的抢救流程;创伤,成批伤的急救小组配合;心、肝、肾功能衰竭的早期救治与护理;心电、血 氧、血气等监测指标的意义与处理;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儿科急诊特点;模拟创伤课件操作等。理论课结 束,还将在上海医疗救护中心安排随车急救、CPR复苏考核,并参加2级甲等以上医院实训2周。联系电话:62580348,62565939 ×12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