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管理】
绿色供应链及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黄
[摘
华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0135)
、“绿色”、要]基于绿色供应链及绩效评价的概念和绿色供应链具有闭环信息化的特点,遵循绩效评价应系统性、实用性、简明性、延展性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其中包括财务运营指标、客户服务绩效指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2-0119-02“绿色”,就不能称之为它即与普通供应链无异。
3.绿色供应链是信息化供应链。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供应链各成员间已经大都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企业的资源也大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而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和传递的不准确都有可能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绿色供应链各环节必须加强信息沟通,使信息交流畅通无阻,以使企业效益实现最大化。
二、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指不同的供应链成员之间基于相同的战略目标,在对供应链整体发展明确了解的背景下,构建与各成员自身要素相匹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用以指导企业发展。
(一)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绿色供应链是一个范围广泛的系统,它包含了从上游到下游的许许多多企业,因此,在构建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全面考虑各企业的实际特点,不能以偏概全,这样才能使绩效评价发挥最大作用。
2.实用性原则。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需要在实际中发挥具体作用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否则,空谈理论而不切实际没有任何意义。必须能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才可以实施。
3.简明性原则。在对绿色供应链进行绩效评价时,由于上下游包含的因素较多,不可能每个都考虑到,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必须保证指标的简洁性,每个指标都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绿色供应链的现状,这才会对企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实施绿色供应链体系将有利于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绿色供应链体系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制造业的具体体现,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构建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绿色供应链概念及其特点
绿色供应链是指由于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而形成的基于再制造、清洁再制造、绿色制造模式的由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文化价值观构成的关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活动。它的目标是兼顾生产与环境相容,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绿色供应链不仅具有传统供应链的共性特点,还具有如下特点:
1.绿色供应链是闭环供应链。传统供应链中,各个部门只对根据自己事先设定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本部门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价,供应商只关心价格,制造商只关心成本、效率和产量,分销商只关心仓库水平、库存周转期和仓库面积。而绿色供应链不同于传统供应链的主要一点是绿色供应链是闭环供应链,它涵盖了回收以及废弃物物流,当它们从供应链末端返回到上游制造商时必然要求考虑到彼此之间的相互信息,因此有效加强了信息联系。
2.绿色供应链是“绿色”。“绿色”供应链即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实现自身利益。传统供应“先污染,,链许多都是后治理”完全忽视预防工作,把一切问题都集中到事后处理。但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是无法进行事后弥补的。绿色供应链在评价绩效时首先考虑的就是环境污染指标,因为如果少了这个指标,绿色供应链
[黄华(1991-),研究方向:供应链与物流。男,硕士研究生,作者简介]
119
4.延展性原则。世界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企业的外部环境亦是如此。因此,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标的选取也应该从大局考虑,使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都不会因某些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失效。
5.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指标体系建设过程中,很容易陷入单纯定量或定性的怪圈中,定性过多,企业完全照本宣科,不仅没有作用,反而会滋生出一些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因素;定量过多,使用范围会大大减弱,不能扩展到其他的方面,从而失去理论指导意义。显然仅仅使用一种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指导企业实践的需求。
(二)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标分析
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制造业中传统供应链集中于柔性制造和敏捷制造,而绿色供应链更关注于清洁制造和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还包含传统供应链没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不能按照传统的做法去实施,必须根据其基本要素和特征,并结合专家分析,特别是要建立在权威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简洁易行的指标,这样才便于供应链各成员的实际操作。
1.财务运营指标
(1)总资产投入增长率:当年投入资产总额减去上年资产投入总额之差与上年投入总额之比即为总资产投入增长率。总资产投入量是从整体上反映企业经营战略的投入能力,可见,若总资产投入量越高,则说明企业经营绩效越好,企业发展能力就越好,绿色供应链整体绩效越好,它是投入指标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
(2)销售利润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等于本期利润与上期利润之差与上期销售利润之比。绿色供应链销售利润增长率越高,每一单位的绿色产品销售所得利润越高,绿色供应链产品受到大家的欢迎程度较高,因而绩效越高。
(3)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于各企业净利润总和与净资产总和之比。该指标是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获得利润能力的指标。它是绿色供应链净资产收益的数据表示,可见,若净资产收益越多,则绿色供应链发展前景越广阔,企业绩效越好。
2.客户服务绩效指标
(1)订单完成率:订单完成率是衡量客户所得到承诺完成的时间标准,是指定单到货周期与客户需求时间段的比值。订单完成率越高,说明该绿色供应链整体运转效率越高,客户满意度越高,该供应链整体绩效越佳。
(2)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率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顾客的要求准时把货物送到顾客的手中,它间接反映了绿色供应链系统的流畅性、稳定性大小和顾客的满意度高低。交货率越高,顾客满意度越高,整体绩效越好。
120
2013年第12期·总第234期
3.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该指标是整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核心,也是绿色供应链最具代表性的指标。
(1)清洁能源利用率:清洁能源是指对环境无副作用的且能循环再利用的能源。清洁能源利用率是指在提供一定的能量的基础上,清洁能源所占比重的大小。利用率越大,说明绿色供应链越环保,技术含量越高,因此效益也会越高。
(2)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该指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的核心。当废弃物进入了绿色供应链的循环中,不仅可以使得企业减少原有的处理成本而且可以增加上游的原材料供给,从而减少原材料采购费用。因此废弃物利用率越高,企业的发展越稳定,越有前景,绩效越好。
(3)绿色产品生产比例:绿色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重视,绿色产品生产的比重越大,则企业的绿色环保社会形象也就越佳,也易于受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同。
(4)绿色环保认证率:绿色环保认证和其他体系的质量认证一样,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绿色环保认证率越大,表明绿色供应链企业所受的认可程度越大,绿色供应链绩效越好。
(5)年环保资金投入率:它是企业当年在环保方面投入的资金占企业经营成本的比例。投入越多,则说明企业对环保越重视,绿色供应链绩效越高。
三、结语
当前,国内外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在现实企业存在投入成本与经营目标和收益间不协调矛盾的大环境下,绿色供应链至今仍没有得到广泛实施。此外,本文所考虑的因素可能不够全面,相信随着更多研究的深入,一定会有一套更完整、更接近企业实际、更具指导意义的指标体系出现,绿色供应链也会走向成熟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现洋,曲建华.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武春友.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1,15(4):67-70.
[3]张华伦,冯田军,董红果.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
J].统计与决策,2006(4):57-59.[4]赵丽娟,罗兵.绿色供应链中环境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J].重庆大学学报,2003(11):155-158.[5]姜旭,卢晓君.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4):76-77.[6]毛会芳,邹辉霞.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研究[
J].科技与管理,2004(4):15-19.(责任编辑:牟洪波)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