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7年第3期 瀚 辽宁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实践研究 刘仔旭 包建杰 (辽宁江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 10003) 中图分类号:P33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673—5366.2017.03.17 摘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是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能够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其中。危险区、 转移路线以及安置点的界定与选择是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重要部分,其合理的制定将会对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 的顺利开展产生积极影响。以辽宁省为例。将危险区、转移路线以及安置点的界定与选择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 问题,根据工作经验以及实地情况予以解决,也为全国各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危险区;安置点;转移路线 辽宁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基层调查工作于2013年开 始。针对辽宁省涉及山洪灾害调查范围内的55个县市开展 作中的危险区分为以下3类: 1)已调查防治区。在调查工作中,水文局对部分受灾情 况比较严重的村落进行实地测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该 村落历史最高洪水位进行测量、对该村落成灾水位进行测 量、对村落所沿河道进行断面测量、对村落居民户宅基地高 程进行测量、对村落居民户经纬度进行测量、以及调查统计 村落居民户户主姓名和户籍人口。 2)调查县已调查防治区。部分县乡在本次山洪灾害调 查评价前,已针对经常遭受山洪侵袭的村落制定了防洪预 了山洪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通过查清防治区内的人口分 布、灾害区域分布、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历史山 洪、涉水工程、山洪沟等基本情况,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 特性、小流域特征和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 律,评价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的防洪现状。科学划定山洪 灾害危险区范围和危险等级,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转移路 线和安置点,为本地区山洪灾害预警、预案编制、人员转移、 临时安置、防灾意识普及、群测群防等工作提供科学、全面、 详细的信息支撑 。 其中,防治区内的危险区部分的界定,危险区人口的转 移路线选择及危险区人口的安置地点选择等工作是山洪灾 案,对易受灾村落内危险居民户进行了区分,并针对这部分 危险户制定了逃险路线和逃险安置方案。 3)未调查防治区。在本次山洪灾害调查范围内,有部分 村落虽然靠山邻水,存在受灾隐患,但在调查之前未遭受过 洪水侵袭,或受灾情况较轻,未在本次水文局测量调查范围 内,也不在各县原有界定防治区范围内,但本次调查过程中 被各县列为防治区的村落。 害调查评价工作中的重要调查部分,其对整个工作的顺利开 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针对该部分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 予以研究并给出解决方案,对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将产生 极其重要的意义 J。以辽宁为例,具体阐明解决方式,以期 为全国各省进行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2危险区界定以及安置点选取 对于不同类型危险区存在的界定以及其对应转移路线 与安置点选取问题如下:(1)已调查防治区,为水文局实地 测量防治区,危险区及沿河村落居民数据可直接取用录入, 1危险区分类 根据辽宁省现有情况,将辽宁省内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 [5]王文宝.OTI'RLS雷达水位计在大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中的应用[J].珠江现代建设,2015(4):24—25. [6]汪跃军.淮河干流蚌埠水文站年径流系列多时间尺度分 析[J].水利技术监督,2007,15(1):37—40. 持应用技术,2016(2):21 收稿日期:2017—04—12 作者简介:杨光,身份证号:210703198303 资源勘测、整编、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郑娟责任校对.12,本 [7]司井丹.遥感技术在水文监测中的综合应用及其前景展 望[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7):25—28. [8]李晓光,李菲.朝阳地区多年降雨特性分析[J].水土保 科,工程师,现工作于辽宁省锦州水文局,研究方向:水文水 宋冬) 2017年第3期 刘仔旭:辽宁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实践研究 区,村落其余部分不界定为危险区。 47 但水文局对当地路径及地理环境了解不多,无法对防治区转 移路线及安置点的选择规划提供支持。 (2)调查县区已调查防治区,为县区在本次调查工作之 前已进行的调查,部分调查成果时限过长,调查地区发生变 化的情况较多,个别县区存在大范围合乡并镇情况。原有各 乡镇的下辖防治区归属地发生变化;下辖防治区防治范围发 生变化;防治区内随着建设改造,交通情况改善或原有道路 (2)调查县已调查防治区。充分利用县区已有数据,检查 原有防治区是否经过合乡并镇或行政区划调整,未调整防治区, 可与防治区水利站站长或水管员沟通咨询,根据乡村水管人员 确定原有居民是否存在变化,参考原有县区数据,更改变化数据 重新界定危险区并录入;存在合乡并镇或行政区划调整的防治 区,要充分调动县区积极性,利用本次调查机会,将防治区内新 增范围重新调查,详细了解新增范围历史最高洪水位或可能淹 没水位,界定新增人口危险区范围,在完成山洪灾调查任务的同 时,完成县乡防洪预案及逃避险方案。 (3)未调查防治区,本次山洪灾害确定的未调查防治区 分为受灾情况较轻和未受过山洪灾害2种:①受灾情况较轻 的防治区。可在乡村水利站站长或水管员的陪同下实地调 查,与防治区居民户积极沟通,确定历史最高洪水位,将历史 最高洪水位以下部分作为危险区来界定 J。②未受过山洪 灾害防治区。一般该种防治区为山区内小型村落且山体植 被较好,历史最高水位在成灾水位以下。该种情况可与水利 站站长和村长调查沟通,在村委会同意前提下,将整个村落 界定为危险区。 封闭情况均有发生,原有安置点及转移路线已不满足现有需 求;防治区情况复杂变化大,现有数据无法直接录入取用。 (3)未调查防治区,为本次山洪灾害调查之前,无调查数 据的防治区,该区域无危险区调查资料,也没有该区域村民 受灾后的安置方案,或者防治区数据存在严重错误,安置方 案不可行。该区域问题可概括为防治区无数据或现有数据 无法使用。 3解决方案 3.1 危险区界定以及安置点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不同类型危险区在其界定以及其对应的转移路线与安 置点的选择上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J: (1)危险区界定应根据区域地形地貌、沟河分布、居民居 4结语 通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可以全面、准确地查清山洪灾 害防治区内的人口分布情况,摸清我国山洪灾害的区域分 布,掌握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社会经 济、历史山洪灾害、涉水工程、山洪沟基本情况以及我国山洪 灾害防治现状等基础信息,并建立山洪灾害调查成果数据 住情况,现场查勘洪水痕迹,走访农户,调查历史最高洪水位 或最高可能淹没水位,综合分析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类型、 程度及影响范围,调查并标注成灾水位,合理确定村落、城镇 中受山洪威胁的区域,在工作底图上实地标绘危险区范围。 成灾水位以沿河村落(城(集)镇)内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最 低水位表示,根据防治区地形条件、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等 保护对象位置与高程分布、历史洪水淹没情况等,再结合现 场调查综合分析确定。 库,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和防治提供基础数据。而合理地制 定危险区、转移路线以及安置点将会对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 作的顺利开展产生积极影响。通过研究阐述了辽宁省山洪 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在该问题上的解决方式,希望对同类地区 在进行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时有所帮助。 (2)转移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要避开跨 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不要沿着溪河沟谷上下游、泥石 流沟上下游、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 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转移路线制定应慎重,不可从其 它危险区穿越而过,应尽量沿公路行进。 (3)临时安置地点确定应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安置点应 高于历史最高洪水位,能够容纳所有转移人员,且应该开阔,可 观察险隋发展。不可安置在滑坡体上,尽量避免在陡坡、悬崖 下。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考虑安置难度,安置人数要合理、 [参考文献】 [1]黄先龙,褚明华,石劲松,等.我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 浅析[J].中国水利,2015(9):17—18,29. [2]董林壶,刘纪根,张平仓,等.山洪灾害调查评价过程实践 问题刍议[J].中国水利,2015(13):26—28. [3]屈明洋,江明.黑龙江省近期山洪灾害调查评价[J].黑龙 可行,尽量安置于村部、学校、企业等可行f生强的位置。 3.2针对危险区情况制定解决方案 江水利科技,2014(9):3O一32. [4]韩冬.辽宁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与分析[J].东北水利水 电,2016,34(5):63—65. 在不违反上述危险区、安置点、转移路线界定与选取原 则的前提下,为解决以上问题,针对辽宁省危险区情况制定 [5]张念.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外业调查的一般方法[J].城市 地理,2016(6):203. 收稿日期:2017—02—26 出以下解决方案: (1)已调查防治区。首先将防治区所调查的沿河居民户 信息录入系统,由于沿河村落居民户选定是根据居民户宅基 地高程确定,宅基地高程在历史最高洪水位或最高可能淹没 水位以上的居民户不在水文局调查范围之内,因此将沿河村 落居民户的图层显示后,将所有沿河村落居民界定为危险 作者简介:刘仔旭(1983一),男,学士,工程师,现工作 于辽宁江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研究院,主要从事水利自动 化技术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郑娟责任校对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