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联考化学试题.doc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5-2016上学期南昌市高二年级联考

化学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O-16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或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相关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B. 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 C.PM2.5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D.天津塘沽储存危险品仓库着火,消防员立即用大量水和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2.现有5种短周期元素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原子的半径最小;X和W同主族;Y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Q<W B.ZX3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X、Z、Q可组成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D.X2Q2、Y2X6两种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化学键种类都相同 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离子能 先加生石灰,利用乙醇与乙酸盐沸点相B. 除去乙醇中的乙酸 蒸馏 差较大 C. D. 除去苏打中少量小苏打 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加热 分液 二者的溶解度不同 二者互不相溶且沸点不同 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氯离子 过滤 4、已知反应FeO(s)+C(s)= CO(g)+ Fe(s)的△H>0,(假设△H,△S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低温下为自发过程,高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B. 高温下为自发过程,低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C. 任何温度下为非自发过程 D. 任何温度下为自发过程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 mol 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为3NA B. 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Na+ 数目为0.1NA

C.50mL 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A D.常温下,1 mol Fe与足量浓硫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为3NA 6、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一定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MgCl2、Ba(OH)2和HCl溶液混合: Mg2++3OH+H+=Mg(OH)2↓+H2O

B.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3 mol/L的溶液中加入铝粉:2Al+6H+ =3H2↑+2Al3+

C.硝酸铁溶液中滴加足量HI溶液:Fe3+ + 3NO3+12H+ +10I = Fe2+ + 5I2 ↓+ 3NO↑ + 6H2O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4+6H+5H2O2=2Mn2++5O2↑+8H2O

7、已知:C(s)+H2O(g)=CO(g)+H2(g) ΔH=+130kJ·mol1;

2C(s)+O2(g)=2CO(g) ΔH=-220kJ·mol1,其中H-H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

-1

和462kJ·mol1,则O=O键的键能为( )

--

A.496 kJ·mol1 B.248 kJ·mol1 C.428 kJ·mol1 D.284 kJ·mol1 8、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3的硫酸溶液的c(H+)与pH=11的氨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相等

B.中和 0.1 mol·L-1 醋酸与中和 0.01 mol·L-1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物质的量不同 C.向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增强

D.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中c(OH-)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10、在T℃时,硫化氢的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2S若使溶液的pH减小,则下列选项一定正确的是( )

HS+H、HS

-+-

H+S2,

--

A.c(S2)增大 B.c(HS)减小 C.c(H)c(HS)不变 D.c(H2S)减小

c(H2S)11、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HF为液态,是因为氢氟键很稳定 B.N最外层有5个电子,所以负化合价只有-3价

C.硅和锗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过渡位置,硅和锗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D.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1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CO2(g)的平衡物质

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CO(g)+H2O(g)

CO2(g)+H2(g)的△H>0

B.在T2时,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则一定有v正D、由D状态转变为C状态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13、可逆反应aA(s)+2B(g)

2C(g)+D(g),其中a为正整数.反应过程中,当其

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a可以为任意正整数

C.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14、常温常压下,注射器甲中装有NO2气体,注射器乙中装有相同体积的空气,注射器与U 形管连通,如图所示,打开两个止水夹,同时向外拉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拉动的距离相等,将会看到U形管中液面(不考虑此条件下NO2与水的反应)( )

A.U形管中液面无变化 B.a端上升,b端下降 C.a端下降,b端上升 D.无法判断

15、某温度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3molY(g)发生反应达到

平衡:X(g)+m Y(g)3Z(g),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3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

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3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原平衡的2倍 16、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 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关于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

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

C.若分别与5ml 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可能显酸性 D.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不相同 二、填空题(共52分)

17.(9分)运用相关原理,回答下列各小题:

(1)25℃时,某FeCl3溶液的pH=2,则由水电离产生的总c(OH-)=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Cl3溶液用于净水的原因 。 (2)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

在NaHSO4溶液中c(H+) c(OH-)+c(SO42-)(填“>”、“=”或“<”下同);用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制取硫酸钡,若溶液中SO42-完全沉淀,则反应后溶液 的pH 7。

(3)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 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 =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6 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 = 。

(4)某温度下纯水的c(H+)=1.0×10-6 mol•L-1,在此温度下,将pH=8的Ba(OH)2与pH=5的稀盐酸混合,欲使pH=7,则Ba(OH)

2与稀盐酸的体积比为

18.(7分)用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____ . (2)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 ___.

(3)如果用6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 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绝对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9、(12分)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体系中,n(NO)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时间/s n(NO)/mol 0 0.020 1 0.010 2 0.008 3 0.007 4 0.007 5 0.007 2NO2(g)△H=a KJ·mol-1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K(300℃)>K(350 ℃), 则a 0(填>,<或=)。

(2)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NO表示 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 。 (3)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e.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f.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20、(14分)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

(1)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增大的是________。

A. c(H+) B. c(H+)/c(CH3COOH) C. c(H+)·c(OH) D. c(OH)/c(H+)

(2)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c(H+)/c(CH3COOH)的比值将 (填“增大”、

“减小”或“无法确定”)。

(3)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中和,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甲) V(乙)( 填“>”、“<”或“=”)。 (4)已知25℃时,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3.0×108 -电离平衡常数K1 1.8×105 K2 +

4.3×107 -—— 5.6×10-11 —— 下列四种离子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

A. HCO3 B. CO32 C. ClO D. CH3COO

(5)常温下,取甲溶液稀释100倍,其pH = ;取99mL甲溶液与1mL1mol/L的NaOH溶液混合(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恢复至常温时其pH = 。

21、(10分)北京时间8月12日晚23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发生剧烈爆炸,共有两次爆炸,间隔约30秒,第二次爆炸威力更高,相当于21吨TNT或者46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涉事的天津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官网显示,该公司仓储业务的商品类别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氩气、压缩天然气等);易燃液体(甲乙酮、乙酸乙酯等);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金属钠、金属镁,硫磺、硝化纤维素、电石、硅钙合金等);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硝酸钾、硝酸钠等);毒害品(氰化钠、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腐蚀品、杂类(甲酸、磷酸、甲基磺酸、烧碱、硫化碱等)等多个种类。

已知:氰化氢(HCN)标准状态下为液体。氰化氢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燃烧。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氢氰酸属于剧毒类。氢氰酸(HCN)、碳酸在室温下的电离常数分别为,HCN,Ka=6.2×10-10mol•L-1; H2CO3,Ka1=4.4×10-7mol•L-1 , Ka2=4.7×10-11mol•L-1 请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各题:

(1)乙酸乙酯,易燃,室温下,44g乙酸乙酯完全燃烧放出 1122.1kJ热量,请写出乙酸乙酯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助燃剂硝酸钠,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分解产生一种气体助长火势,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3)易燃固体金属钠,禁止用水枪喷水灭火,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4)在氰化钠发生火灾时,禁止用泡沫灭火剂灭火,否则有易爆性物质生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5)大量次氯酸钠用于“破氰” (氰化钠)反应,生成无害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南昌市联考

高二化学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答案 D 9 A A 10 C B 11 C B 12 C A 13 B C 14 C A 15 D A 16 D 二、 填空题(共52分) 17.(9分)

(1)10-2mol/L (1分) Fe3++3H2O(2) =(1分) >(1分)

(3) 2×10-7 mol/L 1分 8×10-9 mol/L 2分(4)2:9 2分 18.(7分,每空1分)

(1)环形玻璃搅拌棒,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塑料泡沫(或碎纸条),使大烧杯口与小烧杯口相平

(2)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不相等,相等,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4)偏小

19. (12分,每空2分)

Fe(OH)3(胶体)+3H+ (1分)

(1)

20. (14分,每空2分)

< (2)b 3×103 mol/(L·s) (3) ad (4)c

(1)BD (2)向右 减小 (3)< (4)B (5)4 10 21. (10分,每空2分)

(1) CH3COOCH2CH3(l) + 5O2(g) = 4CO2(g)+4H2O(l) ,△H=-2244.2kJ/mol (2) 2NaNO3 = 2NaNO2 + O2↑ (3)2Na + 2H2O = 2NaOH + H2↑

(4) NaCN + CO2 + H2O = HCN + NaHCO3

(5)5NaClO + 2NaCN = 5NaCl + CO2 ↑+ N2 ↑+ Na2CO3

或5NaClO + 2NaCN + H2O = 5NaCl + N2 ↑+ 2NaHCO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