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过三代是我们国家的一句俗语,说得是很多富裕的人家不能持久,家业传不过三代就败落下去。这样说虽然不是富裕人家家业传承的必然规律,但最起码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自古至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这不得不让那些已然富起来的人们有些担心,富怎么就过不了三代?
正如一个王朝的建立,往往是“创业艰难百战多”,那位攫取人生第一桶的“太祖爷”要么武力超群,要么智力过人,要么意志力忍耐力非凡,总而言之应该异于常人。这里的异应该是勤劳勇敢智慧有人缘之类的所谓美德,绝不是后来不肖子孙们的豪奢浮华之类的所谓大气。这样的异秉得遇因缘际会,自可以八方风雨会中州了,成就一番事业。历史上很多“汤武革命”就是这样成功的,而许多家族财富的积累也大同小异,区别仅在谋国与谋财而已。
问题是一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革命变成了现实,成功人士们多尽情享受革命的胜利果实,于是秀才娘子的宁波床便不够了,屋要大,室要美,服饰需亮丽,怎么嘚瑟怎么来,怎么张扬怎么过,土包子刚刚变成贵族的时候还可能记得少不如人,刚打下江山的帝王
们往往还能记得哀民生之多艰,知道爱惜民力与民休息,知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但真等那些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公子王孙们承继家业,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富裕与豪奢,又从哪里去知道什么俭朴,又哪里知道红嘴绿鹦哥的滋味。很多人嘲笑西晋那个白痴奇怪老百姓饥饿为什么不食肉糜,实际上可怜的惠帝哪里有百姓挨饿的滋味。那些革命成功的帝王们哪里又肯让自己的孩子去吃二茬苦受二道罪,尽情享受才是目的,否则就不革命了。于是欲望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再想收回去就难了。与前期的只进不出或者多进少出的积累相反,只剩下少进多出或者只出不进的亏空,漏洞越来越大,最后家底败光了,落下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一切再从头再来过,历史轮回多少,家庭败落多少,在家国一体的国度,这样的悲剧早已经很平常了。
以上所说的富不过三代的例子不过是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看来,人真是一个很奇怪的动物,苦受的,而安逸却很难持久。人的本性又有趋向于安乐的一面,否则人生皆苦,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可是在安逸的日子呆久了,往往会变得麻木,需要更好的条件或刺激,一旦欲望成为唯一追求,欲壑难填的人生离毁灭也就不远了。哀而不伤,富而不淫,孔夫子只
提出了这样的境界追求,但是怎样做到,鲜有可操作的标准。尽管如此,却也给人一种启发,真正避免富不过三代的悲剧,也许践行孔老师的价值观就不失为一条保全之路。所以古人有“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的教训,我们家乡的人没有那样文雅,但对传家的法宝还是有些类似的体会,很多人家还用“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样的对联来鞭策自己及家人,虽然未见到多少人因此而致富,但是富裕之家若在财富传递的同时能够将这样的精神真正传承下去,三代之叹或可避免。
说是或可,却是因为,富不过三代的故事,不仅仅因为子孙的不肖,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单从家庭来讲,多子多福的观念与析分家产的制度也容易造成富不过三代,老子家大业大财产多,架不住妻妾成群子孙满堂,等老爷子伸腿瞪眼嗝屁着凉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万贯家财也经不住儿孙们分而治之。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曾经喟叹,“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还是说社会上层的君子们,至于升斗小民,则更难以将财富保持下去。战国末期的韩非就曾经替肉食者们算过一个帐,“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当然他是
从统治成本上去说的,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到富为什么不过或者难过三代。
即便把以上因素都排除干净,比如人家家产大不怕分,比如家中注重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富不骄贵不傲,贫贱富贵始终如一,就算是内在因素都十分和谐了,富也难以过三代。外在因素也往往会导致富难以过三代,因为在我们这个国度,富于家人固然可以改变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富在过去意味着什么,贫穷的革命者眼中富而不仁的仇视是自然的,而在权力掌握者的眼中,没有权力保障的富裕或者不曾依附权势的富裕往往成为政府打击的对象,皇帝老儿动不动迁富豪多少家于某处,为了什么?赶上这样的时代,富过三代,能保住命已经是万幸了。政治对经济的超强控制能力使得我们这个国度富贵必须是连在一起的,仅有富是难以持久的,只有和贵紧密结合了,才能避免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常听说国外有富过三代的家族,好事者统计英法美日等国尤多。国门开放,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如福特、洛克菲勒和福布斯等家族,就连小孩子都知道的肯德基大叔也有百年的历史。富早已过了三代,为什么,除了家族内部的优良作风代代传之外,我想,政府没有随意剥夺人家的财产,私有财产得到充分的尊重,
社会不曾出现大规模的动乱,仇富的革命得到了有效的制止,穷人有更多的靠正当途径也走上致富的道路,这些恐怕都是避免富不过三代悲剧出现的良方,而这也正是一个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
不能说中国没有传承多年的富裕家族,只是他们的财富保持都如同传奇一样惊心动魄。没有这样的惊心动魄,再有更多的富过三代四代乃至多少代的富裕家庭,我们才会更好。只是怎样实现,真还需要国人共同努力才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