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

来源:意榕旅游网
V01.31 2013 No.14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 王富刚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2) 关键词: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3)14-0007—02 我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自2007年创建以来,以适应地方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素质 教育思想理念为先导,坚持把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视为目 标,紧紧围绕行业发展需求,不断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经过几 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工学结合紧密、高职特色鲜明的 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的目标 中国食品名城——漯河,地处中原,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目前漯河市拥有包括中国最大的肉食 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在内的7 00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占 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50%。然而,目前在食品企业的从业人员 中,具备大专学历的仅占4%左右,专业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 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缺乏。随着本省、本地区 食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将随 之增加,人才缺口将进一步加大。 根据食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 线需要,有食品加工生产、技术管理、食品质量管理以及食品分 析检测工艺设计等方面的综合技能,掌握现代食品质量安全体 系和食品质量标准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1实施“3+2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2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充分体现“3性”、“2 证”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3性”是指人才培养突出应用性、教 学过程注重实践性、专业能力强调技能性;“2证”是指学生在 获得大专毕业证的同时,至少还获得一种以上国家职业技能资 格证。在办学定位上,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应用、面向技术,在办 学方向上,则是以食品加工技术方向和食品营销方向为主。 2.2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l】 加强与双汇集团、雨润集团等用人单位的合作,完善“订单 式”人才培养。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与“订单”企业 合作,将用人单位在知识结构、技术能力以及思想理念等方面 的需求融入到学生课程和日常教育中,实现为用人单位“量身 定做”技能人才。 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和骨干到学校兼职、兼课,并参与教学 的全过程,实现教师与技师的有机结合。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环 境中接受职业岗位训练,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职业 技能、现代化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团队精神。 3构建“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在确定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后。紧紧 围绕办学方向所需的职业能力来制订教学模块,构建理论和实 践教学体系。 3.1理论教学体系 针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技术能力要求和特 点确立相应的学习课程,形成以食品、功能食品生产开发能力, 食品、功能食品检验与质量管理能力为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能 力进阶式的课程体系。 3.2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环节,根据食品加工 技术专业所需的独特技能及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学校必须建立 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课程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 合。具体来说,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2.1实践教学的两个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基本技能 培养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两个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模式 见图I。 Jf验证性实验I演示性实验l  +—课内实验专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 畜产品加工技术 软饮料加工技术 程实训 发酵食品加工技术 水产品加工技术 J 食品检验工 营养配餐员 营养师 毕【So9O0o体系内审员 /业实习— 圈 图1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示意图 3.2.2实践教学的“5个技术+两个技能…‘5个技术”指粮油食 —-7 .. V0l-31 2013 No.14 我院药 品经营与 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郑炜,肖 健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1) 摘要: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建设的实践、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3个方面对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经营与 管理专业建设进行回顾和阐述。这对提升专业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专业建设;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3)14-0008—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药行业尤其是药品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经营与管理领域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药品经营 为培养出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我们对行业一线岗位进行 与销售作为连接医药厂商与市场、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其 了深入调研。结果显示,医药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具备扎实 作用日益突出。同时,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营销人员 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社会交际能力、敬业精神、良好的心理素 的紧缺性以及对医药营销人员需求的专业性决定了专业医药 质和团队意识等,而多数企业认为当前不少毕业生最欠缺的也 营销人员将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为满足市场需求, 就是这些。因此,我们将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 我院于2010年增设了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在教学中,我 为:培养适应我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 们始终贯穿高职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也 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具备药品经营与管理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具体过程报告如下。 专业必需的医药学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和管理学基础知识,面 品加工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软饮料加工技术、发酵食品加工 质技能型人才。 技术、水产品加工技术。“两个技能”指食品检测技能和食品营 4.2促琏了“双师型”教学团队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建设和培 销技能。 养 3.3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我校食品专业教学团队有高级职称教师6人,博士1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根据职业教育的实质和培养 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达75%,“双师型”教师比例 目标,按照企业生产的实际岗位需要,以基础课为重点,以实践 达30%,他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国 课为主导,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按照专业方向来整合教学 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与教研论文五十余篇,主持地厅级以 内容与优化课程体系。实施“双纲”教学法,“双纲”即理论教学 上科研项目’11项,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 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大纲以突出理论“必需”和“够 4.3校企共建。促避了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用”为目标,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使之能指导生产实 我们依托已有的校企合作发展平台,开始对开放式办学路 践。实践教学大纲要突出实用性和技能性,要符合行业职业资 子进行探索,主动加强与食品行业、生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融 格标准,使学生毕业前就能完成实习阶段任务,并具备较强的 合,先后与我省一批食品企业合作。到目前为止,食品加工技术 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从而培养“零试用期”人才。 专业已建立12家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种校企共 4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建的技术研发基地为本专业教师直接参与科学研究、产品开 4.1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迭到了培养目标 发、配方设计等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在校学生直接在真实工作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目前我校食品加工专 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工艺设计、创新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业95%以上的学生在毕业前就获得了一种以上专业技能或职 参考文献: 业资格证书,学生的职业道德、动手能力、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 【1】张永良,张学琴.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中 明显得到了增强,培养出了一批批符合社会、企业需要的高素 国高教研究,2007(6):51—52.A 一8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