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生代男护生心理问题发现和解决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生代男护生心理问题发现和解决

作者:王振洲 唐永辉 张小满 张丽花 周潇 刘飞 来源:《今日健康》2014年第04期

【摘 要】 目的: 了解新生代男护生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心理辅导措施。方法:应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山东、河北、安徽、江西,东北三省等省份医学院校男护生以及当地人民群众进行男护生心理健康研究。结果:发现新生代男护生专业心理不稳定,社会群众对护理专业认识存在偏差。结论:对新生代男护生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措施,普及大众男护生的专业价值。 【关键词】 男护生 新生代 心理问题 解决措施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new generation of male nurs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seling measures. Methods:self-made questionnaire was applied, the shandong, hebei, anhui, jiangxi, northeast three provinces and other provinces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male nursing students and local people for male nurs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w generation of male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instability, there exist deviations in understanding social masses to the nursing profession. Conclus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ale nursing students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popularize the mass of the professional value of male nursing students.

Keywords: Male nursing students;New generati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265-03 自南丁格尔开创护理事业以来,在现代护理的发展过程中,护理工作一直以女性为主[1]。但是随着医学科学和护理学专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逐渐转变,护理不再被看作是女性的专属领域。全球每年男性护士的数量在逐渐增加,尤其是发达国家,男护生数量已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美国护理协会统计,美国男性注册护士在1980年占护理专业人数比例2.7%,到2000年,在269万注册护士中有14.69万男护士,达到5.4%,这个比例增长已经是20年前的2.26%[2]。与之适应的是,各护理院校招收男护生相应增多,AACN(美国护理学院协会)调查显示,护理院校招收男护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如美国,2001年本科生达8.6%,硕士生达9.6%,博士生达6.7%[3]。但在中国护士队伍中,男性比重远达不到1%,除了精神病院和一些综合性大医院有少数男护士外,其他医院难觅男护士踪影。护理工作迫切需要 男性加入,男性在体力、耐力、应变力、操作力、宏观思辨能力上均有优势,更能胜任现场抢救、重症护理和仪器操作等。因此中国男性护理人才需求很大,一些在校生还未毕业,就被“订单”锁定。在我国,2010年5月中国注册护士总量达到218万人,其中男护士为2.1万人,约占注册护士总数的1%,并有研究表明,我国男护士生源不足、学习期间职业认同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低、毕业后转行多、工作岗位流失率高[3],男护生的流失会造成护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影响到护理学科的发展。因此本研究结合我国护理专业的发展和医疗机构对男护士的需求,了解男护生现存心理问题,分析男护生的专业心理问题,从分析的层面上,端正学生对护理专业学习的态度,提高男护生的专业素质、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男护生从事护理工作的认同感,对推动护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4年1月,对2012~2013年入学全国代表省份山东中医药大学、泰安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牡丹江医学院、蚌埠医学院、沈阳医学院、唐山医学院等11所医学院校141名男护生及当地413名社会大众,发放问卷,男护生共计发放150份,回收141份,回收率94%,社会问卷发放500份,回收413份,回收率91%,有效率100%。 1.2 调查方法

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专著和国内学术论文,力求全面、更准确地了解男护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在进行调查前进行预实验并经护理学院导师论证,形成较好地反映男护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问卷。 1.3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问卷。问卷内容有:入学形式、专业知识认识、性别发展潜力、薪金需求、客观印象、社会期许等多角度展开调查,学生独立完成问卷,问卷署名。 2 结果

我国护理学科发展相对缓慢,护理教育的学历和学术地位较其他学科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影响了人们对该专业的正确认识,男护生由于社会压力和传统思想的影响,缺乏对该专业的热情,专业思想不稳定。 3 讨论

3.1 男护专业多数身不由己

本次调查全国11所医学院校,141名男护生仅有12%是自己喜欢这个专业,46%是服从调剂,33%是服从家长建议,7%是胡乱选的。可见树立新生代男护生正确价值观的急迫性。 3.2 护理概念不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次全国抽查名校男护生仅有53%对护理工作属性认识清楚,47%对工作概念不清楚。护理概念教育开展多年需更多实践投入 。 3.3 职业荣誉感薄弱

本次调查58%的男护生对护理专业敢于承担,但还有42%男护生对其工作存在芥蒂羞于担当。其职业信心急待调整。 3.4 人际交往局限存在障碍

64%男护生存在自卑与交际障碍,根本原因是因为职业尬尴,朋友圈难以开展,对其学习产生了极大影响。以山东中医药大学12级某班为例其男女比例竟然达到1:30。 3.5 渴望关怀、关注

近50%男护生渴望校方开展一场座谈会解决心理困惑,而因为男护生人群数量少这一活动往往被忽略。

3.6 学习目标不明确

43%男护生认为临床经验重要,38%男护生认为专业基础知识重要。导致前者大学期间专业知识学习不够透彻,后者到临床后无所适从,其实二者缺一不可,能力与专业知识匮乏都会导致临床工作障碍,因此对这一心理观予以正确引导。 3.7 职业信心堪忧

仅26%的人表示自己愿 意坚定从事护士行业,而63%的男护有从事其他行业或处于迷茫状态。常见的职业心理困扰,引起的情绪抑郁、职业倦怠,以及由此导致的身心健康问题。 3.8 职业定位不准确概念不清楚

40%倾向于重证监护,31%倾向于外科(骨科等)体力型科室,7%倾向于内科,22%倾向于文职工作。这表明新生代男护生对医院分科各科不了解,仅凭自我印象。 3.9 传统观念“死循环”

本次受访413人中,68%在报高考时,愿意听从孩子自己意愿,19%人坚决反对男亲属从事护理工作。亲属对护理工作歧视,不愿选择护理专业,导致男护生稀缺。尽管有研究显示,有大专及以上学 历受调查者对男护士的知晓率为81.48%,患者及其家属对男护士的知晓率为40.43%,多数人对男性从事护理工作持肯定态度[4]。但我国根深蒂固的社会偏见,陈旧观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阻碍着男性把护理工作作为职业来选择,100%的男护生表示社会偏见和传统观念是使他们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主要原因。 3.10 “重女轻男”

在受访群众中有43%选择在自己生病时希望自己得到女护护理而不是男护。人们仍觉得男性不如女性耐心、仔细,如果可以自由选择 ,人们仍首选女护士[5]。虽然有些患者在理性上愿意接受男护士,但情感上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男护士在病房里遭遇过许多尴尬。 3.11 永远在角落中被遗忘

61%的受访者认为5.12是女护士的节日而非男护,因此,在校办活动中、社会活动中,男护生只有在台下帮工,或配角演出。或充当“力工”角色。有一种淡淡的悲凉。

目前男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优,其专业思想也不是很稳定。张运生[6]运用SCL-90对91名男护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男护生人际敏感和抑郁因子得分高于其他专业男生。但大众对此并不了解根据调查仅3.8%大众对此了解,52.7%朦胧知道一点或有点了解,42%并不知道也不了解。大众存在偏见但对男护生有良好期许。 4 解决措施

4.1 依旧发挥教育主导作用改变消极心理

教育是根本,而且开展教育辅导切实可行,要积极发挥大学辅导员心理健康中的积极作用,要求大学辅导员积极与同学沟通,全面了解所在班级男护生心理变化积极制定教育政策,注重师生关系,建立互信,友爱、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友关系。 4.2 真抓实干,提高男护生存在感

加大护理导论,护理教育等课程改革,将教学与心理辅导结合,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定期举办预防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学院每年还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座讲、座谈,在5.12国际护士节针对男护生办专题的心理健康研讨会等。 4.3 抽样调查,备份研究

广泛建立心理档案,进行心理咨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继续发挥我们心理咨询老师的作用。通过抽样建立男护生的心理档案,及时掌握大部分同学心理动态,并由此制定整体教育计划,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保证男护生心理成长稳定,良好发展。

4.4 建立心理健康屏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高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度知彻底了解护理概念的真谛,免受于社会偏见的影响,47%男护生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所学的专业,并由此产生心理困扰。针对新生代男护生新的心理问题要“辨证论治”,不拘泥于教条,比如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对法,档案法等对不同心理问题采取不同措施。

4.5 建立监督机制,不做表面文章

调研不是目的,使用调研结果进行帮助解决问题,在实施控制监督中要体现超时性、针对性、适时性,要将监督机制有效地纳入学校控制网络之中,同时,要力求监督的民主,监督的公开,监督的质量和管理效果,从而达到监督与防范的目的,推动管理任务的顺利完成。只有各学校学院真正去监督去落实所有调研结果调研才会起到作用。4.6 男护生积极共同参与男护生心理问题主要还是要考男护生自己积极努力,男护生自己应该积极培养自己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端正态度,努力学习基础课程和传统道德文化,不断促进自我潜的能开发和人格的完善。

4.7 改革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模式

开展素质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以往的教育活动过于单调,因此新生代的教育活动要新颖,可以开展比如演讲比赛 、辩论赛、团体护理知识竞赛等。也可以组织参观纪念馆,名胜古迹学习旅游等。教学方面可以开设如“男护生心理卫生教育”、“护理急救知识”、“人际沟通学”等课程。

4.8 引导大众,积极配合

消除偏见,引导大众,要让人们知道在医院像ICU、骨科、泌尿科、外科等科室,更需要男护生;社会及学校还需要给男护生更多的关怀,比如提高他们学校待遇,如节日加餐,发放男护生鼓励勋章,营造适合男护生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在学校附近举办“关爱男护生日”,开展“走进男护生”等活动.从而提升整个社会对男护生的关注度。 参考文献

[ 1 ]Brady Ms. Retaining Men in Nursing Program Designed for Women[J].J Nurs Edu,2003,42(4):159-162.

[ 2]骆换丽.临床护理工作中男护士的现状分析[J].国际护理杂志,2007,26(4):413-414. [ 3 ]杜彩素,吴之明,杜娟.对我国男护士的现状分析与关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8):405-407.

[ 4 ]赵明珠,章雅青,李莎莎.临床使用男护士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2,2(4):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 5 ]张运生,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7-8.

[ 6 ]王策.男护理部主任在护理管理中的优势与劣势[J].护理管理学杂质,2002,2(4):59.

作者简介:王振洲(1991—),男,山辽宁本溪,2012级护理本科,主要从事护理方向研究。

指导老师:王博(1986-),女,汉族,硕士,助教,现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