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农村财务人员
培训实施细则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要求,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培训为主体,实行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务工培训与务农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
全县计划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500人,农村财务人员300人,确保2010年8月中旬全面完成培训任务。
三、培训对象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监事、财务人员和信息员,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分类培训规范的通知》的要求规范开展培训;农村财务人员,按照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四个办法”、“五项制度”,开展从业技能、法律法规及农业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这两种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年龄16—55周岁。
四、培训序时进度 五、保障措施
1
1、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农村财务人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组建高规格的专家讲师团
2、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组织实施,强化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实施取得实效。建立健全十六项制度:一是公示制度;二是行政领导联系制度;三是例会制度;四是开班报告制度;五是台账管理制度;六是月度分析报告制度;七是信息报送制度;八是档案管理制度;九是任务目标责任制度;十是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十一是管培分离制度;十二是问责制度;十三是检查验收制度;十四是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十五是督查制度;十六是考核制度。
3、创新培训机制
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机制,努力提高培训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培训与需求有效对接机制。探索建立“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让农民满意。二是培训师资统筹使用机制。选聘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
2
的长期从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一线的教学和管理的专家组成高规格的讲师团,承担培训任务。三是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机制。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指导相结合、生产培训与课堂培训相结合、项目培训与各级各类科技服务相结合、专家培训与能人带动相结合、传统授课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实效。
六、做好总结宣传
建立培训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对基础数据和动态信息的采集、开发和管理,编好培训教材、技术交流资料和信息简报,及时发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办法,按时报送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大力宣传培训人员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积极成效,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和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农村财务人员培训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