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州地区夏季矮牵牛穴盘育苗技术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州地区夏季矮牵牛穴盘育苗技术

作者:顾国海

来源:《现代园艺》2015年第17期

摘 要:夏季矮牵牛穴盘育苗采用在品种选择、栽培基质、播种方式及后期管理对矮牵牛生长过程中进行调节,以满足小苗在夏季对生长环境的需求,从而培育出茁壮优质的商品苗。 关键词:苏州;夏季;矮牵牛;穴盘育苗

随着城市绿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花坛花卉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特别是矮牵牛的花朵大、色系多、花期长等优点被花坛大量应用,被誉为花坛的“皇后”。而在长三角流域,矮牵牛每年需求量在2000万盆以上,且从节日集中消费转向全年消费。

矮牵牛属长日照植物,喜光、喜温暖不耐霜冻、怕雨涝、喜排水良好的基质,生长适温为13~18℃, 育苗温度18~23℃。在长三角地区“十一国庆”用花需求量较大,为能够在节前开花上市,根据矮牵牛的生物学特性,矮牵牛的育苗时间恰好在高温、高湿、多雨的6~8月间。因此需要多种措施才能培育出优质种苗。 1 品种选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内外的矮牵牛的品系较多,根据矮牵牛花朵分大花型、中花型、小花型;根据植株的生长特性分:垂吊型、花篱型、大花单瓣型、丰花型。而6~8月是长三角地区夏季高温高湿,雨水较多时期,在品种选择上需要适应耐高温、高湿和耐雨性较强的品种,南通地区夏季常用的栽培品种有见表1。 2 基质选择

矮牵牛育苗要求疏松透气,保水性良好的基质,在南通地区不宜选择国产泥炭进行育苗,主要原因是国产泥炭透气较差,长期高温高湿易产生青苔,宜选择进口泥炭(pindstrup、klasmann等)和珍珠岩或蛭石进行混合。常用的育苗混合基质:①进口泥炭:珍珠岩=6:4;②进口泥炭:珍珠岩:蛭石=6:3:1。

在基质混合后为防病虫草(害)侵害种苗,需进行基质消毒(可用75%五氯硝基苯800倍液、70%敌磺纳800倍液),基质湿度控在60%(夏季基质混合可用冰水或少量井水混合水),搅拌均匀后存放在阴凉处保湿备用。 3 播种

矮牵牛育苗可选用200~288穴盘生产,穴盘颜色有黑色和白色,夏季生产宜选用白色穴盘,白色穴盘可反光降低穴内温度以利矮牵牛生根。矮牵牛在播种时宜在无风清凉的室内进行。因矮牵牛的种子较小对光照要求较高,在播种时先要对穴盘内的基质进行浇足水分,然后直接将种子播种于基质上,并将播好的穴盘放置于阴凉处,以防高温过快的蒸发掉基质内水分,从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特别是包衣种子)。一批穴盘播好后,可将穴盘集中放置于温湿度可控的且有光照的发芽室内,也可将穴盘放置于温棚内育苗,为提高育苗成活率,先在温棚外设置降温设施(75%遮光率的遮阳网、水帘或排风扇等)将温度控制在28℃以下,湿度控制在85%以上。每天定时检查室内的温湿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至要求范围内。 4 温室管理

矮牵牛在育苗室或温棚内出土时间约5~7天,待穴盘内有70%左右的种子破土后便可以移入温室进行管理。在穴盘移入温室前调整好温控设备(湿帘、排风扇、微喷等),穴盘移入后应调整室内温度和光照。待种苗子叶全部展后应适当控制基质水分(间干间湿),可促进根系向下生长和防徒长苗的产生。

小苗的第1片真叶出现后,便可施肥,初期一般以N\K肥为主水溶性肥料(20-10-20),浓度控制在1500倍,种苗生长至3对真叶时肥料以P、K肥为主(10-15-20)施肥浓度从1500倍渐调整至1000倍,以提高种苗茎叶的抗逆性。

由于夏季温湿较高,种苗生长较快,为能减缓生长控制高度可用生长激素进行调节,可用B9进行喷施, 喷施浓度为1500~2000mg/L,喷施时期为2~3片真叶期。在傍晚温度较低时进行,利于叶片对药液的吸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 病虫害防治

高温是矮牵牛夏季育苗重要障碍,但病虫防治也不可小视,苏州地区常见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5.1 猝倒病 症状:在幼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病部缢缩变褐腐烂,幼苗倒伏。防治方法:①播前土壤消毒,用70%五氯硝基苯或棉隆、敌磺钠800~1000倍液喷灌;②苗出土后每7~10d喷洒50%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③通风、降温、降湿。

5.2 根腐病 症状:根部变棕褐色,脓烂,地上部分萎蔫枯死。防治方法:①使用的容器、基质要事先消毒;②控制温度和浇水,加强通风;③定期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 5.3 蚜虫 症状:使叶片皱缩或发生不规则卷曲,造成营养不良。防治方法:①利用黄板诱杀;②用吡啉虫1000倍液喷杀。

5.4 潜叶蝇 症状:潜食叶肉,严重时全部吃尽,余下表皮成灰白色或灰绿色,造成叶片凋委、干枯。①成虫黄板诱杀;②幼虫可用灭幼脲2500倍液或2.2%甲维盐1500~2000倍液喷杀。(收稿:2015-05-13) 参考文献:

[1]张本杰.B9对矮牵牛穴盘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 3210- 3211. [2]丁志祥,岳永超,皮竟.矮牵牛的品种类型及种植技术[J].南方农业,2009,3(8):25-30.

[3]周军,瞿辉,邓国文等.不同基质和光温条件对矮牵牛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3,6:75-76.

[4]赵宇,李森,董爱香.等通用水溶性肥料配比对矮牵牛穴盘苗营养吸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 12):3605-3606,3670.

第一作者简介:顾国海(1978-),男,农艺师、园林工程师,从事观赏园艺的科研、生产与教学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