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本学年我校按照区教育局《襄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要求积极、认真落实此项工作,现把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程设置
一、二年级每周一课时;三、六年级每周二课时。 二、课程实施情况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各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至少一课时。由于我校目前任课教师严重不足,所以各班均是其他课程教师兼职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二年级各班兼职教师能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教材较好的完成课程要求;三、六年级课程落实情况比一、二年级差,主要原因是师资问题。教师没有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于是兼职任课,所以没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老师们继续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双向研究,领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的达成,努力缩短纲要文本与课程实践之间的差距。
三、取得的成绩
我校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以真实的任务为驱动、关注问题意识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多元,目标指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我校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大
幅提升,尤其是一年级古老师、二年级李老师、三年级张老师。其中,张校长的三年级课程《小木桌》成功入选《好课堂》并参与《好课堂》评选。
四、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科学合理的实施制度和措施,任课教师重视不够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相适应的评价监督机制,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使这类课程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已走进了学校课程表,但由于师资力量缺乏,综合实践活动课都由语文或数学老师兼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挤占现象严重,因而达不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数。
(二)任课教师缺乏培训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没有经过培训,没有专任教师,老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实施过程中需要运用的技术,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等都感到迷茫。
(三)教学设备、课程资源不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就课程资源而言,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前期积累,一切都必须从零做起。因而,教师在组织实施活动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寻找这类课程的资源,去编写活动方案,去寻求开发课程资源,这就大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使活动的形式单一,课程实施难以得到保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