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李林猫高航标(陕西省崔家沟煤矿,陕西铜JiI 727101) 摘要:安全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煤矿企业实施安全管理,即要提高生产效率,又要确保生产安全,积极落实国家对新时期煤矿的发展理念,以此实现 经济新常态下的目标。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0155(2016)22一O114一O1 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主抓生产效率的同时, 也要将安全工作作为重点来抓,通过制定针对性 的对策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安全管理概述 煤炭开采的产量是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在 这个行业里由于多年遗留下来的粗放式的开采, 导致了开采管理意识淡薄,制约了我国目前煤炭 行业的转型及持续化的发展。因此,加强煤炭行 业开采的安全管理是有必要的,通过促进管理水 平的提升,保障煤炭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2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1煤矿管控体系复杂,监管难度较大 我国煤矿企业的管理现状是,煤矿的管理存 在多个部门参与,在管理上存在混乱迹象,通常主 要体现在一个问题多人管,而多个问题出现无人 管的现象,导致在安全管理上难以集中,无法就具 体的问题做出有效的管理。这种混乱现象会给管 理带来失衡,造成管理的方向模糊,给监管部门造 成难度。 2.2安全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水平较弱 对管理人才的不够重视,导致现今多数煤矿 都面临安全管理型人才的匮乏,管理水平薄弱。 此外,在煤矿用工的招聘上,被录用的职工大多没 有责任意识,严重缺乏安全意识,对技术操作也不 规范,导致即便煤矿企业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及相 关技术培训教育,但在实际开展中也达不到较好 效果,很难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 2.3相关法制规范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煤矿企业加大了整治力 度,但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符合新时期煤矿管 理的检测标准,造成我国煤矿的管理都是在依靠 经验进行,煤矿的安全性无法得以保障。同时在 煤矿的安全管理方面,没有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 给国家和企业埋下了安全隐患。 3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 收稿日期:2016—10—28 作者简介:李林猫(1970一),男,陕西佳县人,本科学 历,工程师,现在陕西省崔家沟煤矿工作。 l14 3.1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 煤矿企业要想实现新时期的转型发展,首先 就要转变思想,优化现行产业结构,以谋取企业的 进一步发展;其次,结合新时期对煤矿安全管理提 出的新要求,加强管理方面的创新,加快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通过针对我阔煤矿的整体性调整和优 化,对煤矿资源的开采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从根 本上解决我国煤矿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将事故发 生的风险降到最低,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结合新 型的管理办法,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目的。 3.2完善煤矿安全管理立法,强化制度监管的 作用 我国煤矿监管体系处于一个桕对复杂的状 况,无法实现一对一监管,这是管理的一大缺陷。 要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除了需要自身 不断的努力以外,在宏观调控上也要出具一些相 应法规政策,完善矿山安全管理的有关立法T作, 起到强化制度管理的作用。通过煤矿企业与国家 层面的内外监管,为煤矿的稳定发展提供一个好 的环境,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 3.3加强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培训工作,提 升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对煤矿职工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通过 招聘引进先进的专业技术型管理人才,是努力提 高煤矿综合管理水平的关键,同时也是保障安全 生产的重点。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体 现安全知识的交流和学习,比如“安全生产心得交 流会”、“企业安全文化展”等活动,再有就是通过 不问断的学习有关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比如《安 全生产法》、《煤矿操作规程》、《安全质量标准化》 等,加强煤矿职工对安全意识的认知,增长他们的 法制、法律意识,提高工作的整体积极性以及对个 人职业素质、素养的提高。此外,为了合理解决有 关技术型高端人才的匮乏等问题,除进行内部培 养选拔以外,还可以与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合作, 可以采取以助学方式进行人才签约,作为人才的 定向模式进行培养,为煤矿企业不断地进行人才 的输入,以此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共赢。 (下转第141页} 回采前又施工了大量的本煤层及顶底板钻孔,回 采初期工作面瓦斯抽采负压紧张,工作面钻孔数 量多、分布广,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导致瓦斯(油型 气)富集区抽采率不高。 (3)工作面倾向长度279m,长度较长,并且煤 层存在一定的起伏,局部区域两顺槽与中部煤层 落差最大达4m,导致两顺槽钻孔施工设计角度与 实际煤层倾角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工作面中部 及煤层变化较大处本煤层抽采效果较差,抽采率 不达标,出现了抽采盲区。 (4)部分钻孔施工操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开 孔放线存在一定的偏差,出现部分钻孔施工轨迹 偏离,达不到设计要求。 (5)受邻近层3#煤层的影响,工作面底板孔 出现多次喷孔。并且由于层间距较小,受采动影 响,邻近层释放的瓦斯大量涌入采空区,导致工作 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较大。 (6)工作面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煤层中含两层 夹矸,夹矸厚度达300mm,上部可采煤层厚度最小 处仅有2.5m,从工作面配套综采设备方面,以及 从安全生产方面考虑,开采中存在丢弃底部煤层 以及割顶底板矸石的现象。 5瓦斯治理措施 为了提高瓦斯抽采效果,引进了井下水力压 裂增透技术,在工作面胶带巷钻场施工水力压裂 钻孔沟通煤层和顶板孔,形成裂隙网络以及有利 于瓦斯流通的通道,增加煤岩层渗透率。 钻场内分别施工压裂钻孔和控制钻孔,经监 测观察岩层破裂后裂缝延伸,压裂后钻孔浓度明 显提高,通过数据对比,采取水力压裂钻孔的瓦斯 抽采量较未采取水力压裂的钻孔提高了2.60~2. 77倍。 通过收集分析钻孔瓦斯参数,封堵或关闭部 分低浓度瓦斯钻孔,有针对性地对瓦斯(油型气) 富集区进行抽采,增大抽采负压,同时补充施工钻 孔,加大钻孔施工密度,提高抽采效果。 设计施工钻孔前地测部门必须详细勘察煤层 地质情况,通风部门根据地测部门提供的煤层地 质情况设计钻孔,同时根据煤层揭露的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钻孔施工角度,使瓦斯治理与瓦斯地质 紧密结合,形成钻孔网络式的全覆盖,消除抽采盲 区。 加大钻孔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开孔放线必 须由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确保钻孔施工的精确度。 加大底板孔施工长度,向邻近层打穿层钻孔 抽瓦斯,对3#煤层瓦斯进行集中抽采,减少瓦斯的 释放。同时,通过在上隅角施工木垛创造抽采空 间,提高上隅角的抽采效果。 从回采工艺上尽量减少破顶底板岩石,避免 产生截割火花,并且严格控制采煤机截割速度,工 作面架问喷雾、煤机喷雾生产期间坚持正常使用, 保证供水压力,达到冷却、湿润截齿、降尘、扑灭火 花的目的。并且安排专人跟采煤机进行煤墙洒 水,冲释瓦斯,防治瓦斯乖只聚。 6结语 通过收集瓦斯基础参数、优化钻孔参数、改进 钻孔施工工艺,形成了由上隅角抽放、高位裂隙抽 放和本煤层预抽相结合的综合立体抽放治理方 式,促进了瓦斯(油型气)抽采最大化,确保了工作 面安全生产。 后期需继续对瓦斯防治技术进行探索研究, 完善瓦斯防治技术体系,指导205工作面后期的 瓦斯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鑫.亭南煤矿204工作面瓦斯治理研究[D].辽 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 [2]王福厚,张军.远距离下保护展开采煤工作面瓦斯 治理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8,09. [3]高文亭,等.高突矿井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 [J].煤炭科学技术,2013,08. [4]魏国山,等.探索建立煤矿区煤层气立体抽采与经 济利用产业化体系,推动煤矿瓦斯治理、立体抽采技术示 范与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A].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 通风安全技术现场会煤矿瓦斯抽采与通风安全论文集 [c].2013. (责任编辑:陈文明) (上接第114页) 综上所述,安全是企业立足的根基,煤矿企业 职工要积极学习,通过自身安全思想意识的不断 提高,时刻铭记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以此来保障 煤矿企业安全、高效产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 值。 参考文献: [1]杨晓雨.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 对策[J].企业导报,2011,05. [2]代少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对策[J]. 现代矿业,2010,4:25—29. (责任编辑:张春玲) (上接第138页) 参考文献: [1]陈绍杰,等.条带煤柱膏体充填开采覆岩结构模型 及运动规律[J].煤炭学报,2011,36(7):1081—1086. [2]任昂,等.粉煤灰对煤矿充填膏体性能的影响[J]. 煤炭学报,2014,12:2374—2380. . [3]缪协兴,张吉雄.矸石充填采煤中的矿压显现规律 分析[J].采矿工程与安全学报,2007,24(4):379—382. (责任编辑:陈文明)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