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临淮二中七、八年级“教学合一”课改实施方案

临淮二中七、八年级“教学合一”课改实施方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临淮二中七、八年级“教学合一”课改实施方案

一、 成立备课组

语文:七八年级组长李怀伟 成员汤国银 朱兆安 王蓓 数学:七年级组长曹志好 成员杨思霞 八年级组长董兆明 成员黄维新

英语:七年级组长郭艳 成员朱学坤 汤锦霞 八年级组长王国阳 成员陈丽娜 物理:八年级组长张波 成员胡正松

二、 教学案的生成

流程:分解任务——个人主备——同组讨论——优化学案——组长审核——印刷 备课担负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总体策划和设计的重任,是解决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每个备课组做到“三定三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和主要困难,从而确定切实有效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关: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以及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等

具体说来,备课组长确定主备教师和审核人,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教学案”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长初审“教学案”后至少提前两天将“教学案”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教学案”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教学案”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发给每个教师一份。教师上课前一天将“教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做过后收回。在上课前,教师必须抽批部分“教学案”,以了解学情,并进行最后的课前备课。任课教师对“教学案”再进行理解和补充,第二天师生共用“教学案”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案的编写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变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1,明确学习目标.

2,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3,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4,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5,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

教学案包括:学习目标、探究导航、课堂评价、课后拓展 收获与疑难

三、 教学案的实施 流程:发给学生——学生预习——灵活批改——二次备课——课堂教学——发给学生——完成任务——分科整理

第一,拿到教学案后根据其内容认真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要解决教学案中的基础题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教师提问。在完成教学案时做到三点:自觉、主动、独立。

第二,课堂学习时要适当做些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教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第 1 页 共 3 页

第三,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教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教师使用教学案的要求为:

第一,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教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查并批改部分教学案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第二,教学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第三,教学中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思维来获得知识,暴露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另一方面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第四,用教学案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指精选教学方法、内容、习题、例题、提出的问题,落实在集体备课上。精讲,指学生可自学的不讲,让学生自己理解的问题可不讲,不要满堂灌,落实在启发解惑上。精练,指课上多练,集体训练,人人动脑,人人动手,落实在以练助讲的课堂教学上。精批,指通过精批发现学生共性的错误,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落实在全批全改、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讲评辅导上。“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是对精批的高效落实。以“精”来提高质量,以“必”来调控负担,贵在“精”字,重在“必”字,功在课外,利在课内。

第五,教师必须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教师必须减少课堂语言密度,少讲、少问、少板书,增加知识与思维密度,精讲教学重点,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积极状态;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

附:“教学案”样板(待修订) 一、新授课

年级: 科目: 主备人: 审核: 内容: 课型: 执教人 时间: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拓展延伸·巩固。

一.学前准备(预习·导学)

二.自学、合作探究(学习·研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自学)、生生互动讨论(小组交流合作)、师生互动讨论(教师点拨)

第 2 页 共 3 页

(一)自学、相信自己 (二)思索、交流 (三)应用、探究

三.自我测试(当堂反馈) 四.自我提高(拓展·延伸) 五.学习体会(建立错误题集)

六.教师反思(建立错误题集)——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二、习题课

年级: 科目: 主备人: 审核: 内容: 课型: 执教人 时间: 知识要点: 例题选讲: 基础演练: 拓展·延伸: 学习体会: 教师反思:

三、复习课

年级: 科目: 主备人: 审核: 内容: 课型: 执教人 时间:

复习纲要(知识体系): 例题选讲: 复习测试: 拓展·延伸: 学习体会:

二O一O年三月

第 3 页 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