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1基础过关——填空题
第一章 《地球在宇宙中》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 相互 ,形成 。
2.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____,最低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_,
与银河系处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__。
3.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排列是 、 、 、 、 、 、 、 。
4.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有自身条件: 、 等有密切关系。
5.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为 层、 层和 层。
6.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周期约为 年,其重要标志是 和 。
7.当黑子耀斑增多时,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 受到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出现“ ”现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进入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与之碰撞产生美丽的 。
8.地球自转方向为__________ ;昼夜交替的周期周期为________小时,叫做 。
9.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 _。而线速度_ 处最大,随纬度增大而 。
10.二分二至的时间 , , , 。夏至时太阳直射 ,北极圈内 现象。
11.地球上昼夜半球分界线称为___________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变为昼的分界线称_____,由昼变夜
1
1
为的分界线称_____。
1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可以用_______平面与_______平面的关系来表示,它们的交角叫______,目前的角度为_________。
13.以 和 为界,将地球内部划分为 、 和 三个圈层。
和 合称为岩石圈。
14.地球外部圈层包括 、 、 圈等。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__________,它是由于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3.由于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 移,其位置偏北,冬季 移,其位置偏南。
4.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下,形成 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 气候。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形成___________气候。受 和 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5.东亚地区因为位于 东部,濒临 ,所以 气候比较明显。东亚冬季盛行 风, (气候特征);夏季盛行 风, (气候特征)。
6.冷暖气团的交界面称为_________。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叫_________。根据冷暖气团所占主次位置不同,可以将锋分为 、 、 等类型。
2
2
7.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__________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__________状况的描述。
8.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________或_______变化。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1.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循环、_________循环、_________循环。
2.海陆间水循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地下径流等六个环节。
3.洋流按性质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温度比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________,比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_________。
4.洋流对流经大陆沿岸的气候影响很大,暖流使沿岸气候___________,寒流使沿岸气候__________。
5.日本北海道渔场由 暖流和 寒流交汇形成;而秘鲁渔场则是由 流形成。
6.目前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水资源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从地区上看_____多_____少;____多______少。从时间分配上看____多______少。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____________的热能。
2.内力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形式,其中________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3.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_____________。
3
3
4.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方式;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_____________。
5.岩石圈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类岩石组成。
6.从岩层形态上来看,背斜一般是岩层 ;向斜一般是岩层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 ,两翼岩层较 ;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 ,两翼岩层较 。
7.但是背斜成谷的具体原因是 ;向斜成山的具体原因是 。
8.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_________为主,其次才是_________。
9.按成因可将河流地貌分为_________地貌和_________地貌。在河湾处,凸岸 (选填“侵蚀”或“堆积”),凹岸 (选填“侵蚀”或“堆积”),修筑港口应选在河湾的 (选填“凸岸”或“凹岸”)。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由 、 、 、 、 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 循环、 循环、 循环等过程,进行着 迁移和 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 相互 和相互 的整体。
2.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新功能: , 。
3.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一:水平分异规律。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__________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称为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它是以_________为基础。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称为由_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它是以_________变化为基础。
4.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二:山脉从山麓到山顶________状况差异很大,形成了山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