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一学期药学专业07级《仪器分析》试卷(答题卷)(编号1)
一、选择题(共30 分,每小题 2 分) 1.
下
列
化
合
物
中
哪
个
吸
收
峰
的
频
率
最
高
?
( )
OA (1) RB
(2)CRCORC
(3)COD (4) FCOR
2. 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 ) A 自然变度 B 斯塔克变宽 C 劳伦茨变宽 D 多普勒变宽
3. 紫外吸收分析实验时,在310nm时,如果溶液百分透射比是90%,在这一波长时的吸
是 ( )
A . 1 B. 0.1 C. 0.9 D. 0.05
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涉及的能级是 ( ) A 分子的振动能级 B分子的转动能级 C 分子的电子能级 D 核能 5.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 KBr制作为试样池,这是因为: ( ) A KBr 晶体在 4000~400cm-1 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 B KBr 在 4000~400 cm-1 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 C KBr 在 4000~400 cm-1 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D 在 4000~400 cm-1 范围内,KBr 对红外无反射
6. 核磁共振波谱法, 从广义上说也是吸收光谱法的一种, 但它同通常的吸收光谱法(如紫外、 可见和红外吸收光谱)不同之处在于 ( ) A. 必须有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B .试样放在强磁场中 C. 有信号检测仪D. 有记录仪 7. 采用调制的空心阴极要是为了 ( )
A. 延长灯寿命 B.克服火焰中的干扰谱线 C. 防止光源谱线变宽 D. 扣除背景吸收 8. 分析甜菜萃取液中痕量的含氯农药宜采用 ( )
A. 热导池检测器 B.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 电子捕获检测器 D.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9.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 A.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C. 校正方法误差 ….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10.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时, 试样应该是 ( ) A.单质 B. 纯物质 C. 混合物 D. 任何试样 11.
下
列
因
素
中
与
摩
尔
吸
光
系
数
有
关
的
是
( )
A.吸光度 B.吸收池厚度 C.入射光波长 D.浓度 12. ( )
A.涡流扩散 B.分子扩散 C.气相传质阻力 D.液相传质阻力
13. 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顺序是 ( )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 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 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 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
载
体
填
充
的
均
匀
程
度
主
要
影
响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14. ( )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A. 理论塔板数 B. 容量因子 C. 相对保留值 D. 分配系数
15. 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是 ( ) A. 100:1.1 B. 100:2.2 C. 100:3.3 D. 100:4.4
二、填空题(共20 分,每空格1 分)
1. 朗伯-比尔定律的积分表达式是:lg (I0/I) = bc,在实际测定工作中,I0是 ,I 是 。
2. 带光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线光谱是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 3. 质谱仪的分辨本领是指
的
能力. 质谱仪常用 作检测器。 4. 气相色谱仪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即: ; ; ; 和温度控制系统等。
5. 在电位分析测量时, 产生+1mV的读数误差, 它能引起离子活度的相对误差对一价离子为 _____ ____, 对二价离子则高达7.8%。
6. 仪器分析法的种类很多,习惯上根据仪器分析所应用的原理和测量信号不同,将仪器分析法分为: ; ; 等。 7.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造成的, 化学位移值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相对标准制定出来的。 8. 在色谱分析中,被分离组分与固定液分子性质越类似,其保留值___________________ 。 9. 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材料的容器,现有下面三种材料的容器,各适用的光区为:(1) 石英比色皿用于 _________________;(2) 玻璃比色皿用于可见光区;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3) 氯化钠窗片吸收池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电位分析中, 溶液搅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 25分,每小题5 分)
1.1. 液-液色谱法中, 什么叫正相液相色谱法? 什么叫反相液相色谱法?
2. 非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主要优点是什么?有何缺点?
3.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准曲线法测定试液中F―浓度时, 对较复杂的试液需要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TISAB),该试剂起什么作用?
4. 解释实际上红外吸收谱带(吸收峰)数目与理论计算的振动数目少的原因。
5. 简述质谱分析法的分析原理?
四、计算题,( 共25 分)
1.(8分)用光程为1.00 cm的吸收池, 在两个测定波长处测定含有两种药物溶液的吸光度。混合物在580 nm处吸光度为0.945, 在395 nm处的吸光度为0.297, 摩尔吸光系数列于下表中。试计算混合物中每种药物组分的浓度。
组分
药物1 药物2
ε/ L.mol-1.cm-1 580nm 9874 455
395nm 548 8374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2.(9分)组份A和B在一根30cm柱上分离,其保留时间分别为6.0和9.0 min,峰底宽分别为0.5和0.6 min,不被保留组份通过色谱柱需1.0 min。试计算:
1) 分离度R;2) 组分A的有效塔板数neff;3) 组分B 的调整保留时间. 4) 组分B的容量因子;5) 组分B对 组分A的相对保留值.
3.(8分) 测定血浆中Li的浓度,将两份均为50mL血浆分别加入到100mL容量瓶中,然后向第二份溶液加入2mL 0.0430mol/L的LiCl标准溶液。二瓶溶液分别定容至100mL.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得读数分别为0.230和0.680,求此血浆中Li得浓度.(Li的原子量6.9,Cl的原子量35.5)
绍兴文理学院2008学年01学期
药学专业 07 级《仪器分析》期末试卷1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共30分每题2分)
1. C. 2. D. 3. D. 4. C. 5. C.
6. B 7. B. 8. C. 9. B. 10. B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11. C 12. A 13. A 14. C.15. D
二.填空题(共20分 每空1分)
1. 透过参比池的光强,透过试样池的光强。 2. 分子;原子;
3. 离子的质量, 电子倍增管
4. 载气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 。 5._3.9% 。
6. 电化学分析法;光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 7. 核外电子的屏蔽;四甲基硅烷。 8. 相差越小 9. 紫外;红外 10. 降低液接电位
三. 简答题(共25分 每题5分)
1. 答:固定相的性质为极性,流动相的性质为非极性,分析极性化合物,这样的液-液色谱法称为正相液相色谱。(2.5分)
固定相的性质为非极性,流动相的性质为极性,分析非极性及极性化合物,这样的液-液色谱法称为反相液相色谱。(2.5分)
2答:优点:1. 样品利用率高,用量少。(2分)
2. 原子化效率高,灵敏度高,检测限低。(1分) 缺点:记忆效应明显,分析重现性欠佳。(2分)
3. 答:三点作用:1.调节溶液的pH值。(1分)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2.掩蔽干扰离子。(2分)
3. 控制被测溶液的离子强度(2分)
4. 答:1.有些分子振动是红外非活性的。(1分)
2. 尽管振动形式不同,但能级差一致,即简并现象。(2分) 3. 仪器的分辨率不够高(2分)
5. 答:质谱是利用高速电子撞击气态试样分子,使试样生成各种碎片离子,带正电荷的碎片离子在磁场及静电场的作用下,按质荷比M/Z(即质量数/电荷数)的大小顺序分离,依次到达检测器,记录成按质荷比顺序排列的质谱图,根据质谱图峰的位置可进行定性分析和结构分析,根据质谱峰的强度可进行定量分析。(5分)
四 计算题(共25分) 1.解:
A=A1+A2=ε1bc1+ε2bc2 (2分) 0.945=9874c1+548c2 ① (2分) 0.297=455c1+8374c2 ②
c1=9.402×10-5 (mol/l) (2分) c2=9.402×10-5 (mol/l) (2分)
2. 解:1)R=2(tB-tA)/(yB+yA)= 2(9-6)/(0.5+0.6)=5.454 (2分) 2)neff=16×(tA´/yA)2=16×(5/0.5)2=1600 (2分)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3) tB´= tB-tM=8min (1分) 4) kB= tB´/tM=8 (2分) 5) R= tA´/ tA´=8/5=1.6 (2分)
3.解:A1=kCx/2 ① (2分) A2=k×(50Cx+2×0.043) /100
0.230= kCx/2 0.680= k×(50Cx+2×0.043) /100 Cx=8.791×10-4 (mol/l) 可修改编辑
② (2分) ① (2分) ②
(2分)
精选资料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修改编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