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其功能,2、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教学难点:1免疫的概念。2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学习过程:课前自学一:免疫的功能(根据下列问题,阅读和观察课本57-58页文字和图片,进行理解和记忆)1、免疫最初的概念? 什么是免疫? 免疫的三个功能是什么?
课前自学二:计划免疫:(阅读课本58-59页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并理解和运用。)
1、什么是疫苗? 2、 什么是计划免疫 ?
知识梳理:免疫的功能: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 “自己”
和“非已”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 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 细
胞和 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 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 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免疫的功能:(1) (防御保护)(2)
(自我稳定)(3) (免疫监视)3、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
上被称为 。
计划免疫:1、疫苗通常使用 和或 的病原成的生物制品。疫苗主要有
、 、 三种。
2、根据某些传染病的 ,将各种安全有效的 ,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 、 和 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
防接种,简称为 。
【巩固练习】(先独自做,后小组交流、明确答案、组长讲解疑惑、准备展示。时间大约10分钟)
1.按照现代免疫概念来划分,下列物质中能引起免疫反应的是:( )
A. 给失血过多者输入同型血中的血细胞 B.因遭受强烈打击体表而受损伤的红细胞
C.自身新生成的红细胞 D.移植的外来器官
2.下列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A.先天性心脏病B.风湿热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癌症
3.烧伤病人常采用自身的皮肤进行植皮治疗,不植入外来皮肤是因为( )。
A.会产生免疫反应 B.神经血管不易接通 C.外来皮肤含菌量大D.外来皮肤含有抗体
4.烧伤病人常采用自身的皮肤进行植皮治疗,不植入外来皮肤是因为( )。
A.会产生免疫反应B.神经血管不易接通 C.外来皮肤含菌量大D.外来皮肤含有抗体
5、 移植到人体的器官不易成活,根据免疫的概念,植入的器官相当于( ) A 抗体 B 抗原 C 传染源 D 病原体 用心 爱心6、人体免疫的三大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 )A 破伤风 B 百日咳 C 肺结核 D 天花 8、给幼儿用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这属于( )。 A.计划免疫 B.自然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免疫监视
9.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是( ) A.自然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10.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48只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减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疫苗)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
半个月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瘟病的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存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那么以下分析中错误的是(注:人体的免疫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绵羊
等哺乳动物) ( )。A.实验的原理是甲组绵羊受到抗原刺激产生抗体获得了免疫力 B.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实验中甲组绵羊没有发病是由于免疫起了作用 D.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炭疽病属于血液传染病 11.关于人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计划免疫 B.接种的疫苗是抗原 C.接种的疫苗是抗体 D.属于人工特异性免疫 12、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 )A 破伤风 B 百日咳 C 肺结核 D 天花 13.给幼儿用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这属于( ) A计划免疫 B自然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免疫监视 14.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是( )。A.自然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15、下列各项中通过接种疫苗能够预防的疾病是( )A 遗传病 B 佝偻病 C 侏儒症 D 传染病 【当堂检测】(请完成。时间3分钟)
1.目前“SARS”病毒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实验。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
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体、特异性免疫C抗原、非特异
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2.有人作了如下的实验: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B实
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
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
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_ ,鸡产生的这种免疫
是 免疫据上述实验回答:(1)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存活?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4)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5)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______________,健康人是可称为_______________,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__________________。 (6) 禽流感属于______________传染病。3、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_____、____和母婴传播;现在有没有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疫苗?_____。 4、非典型肺炎是通过近距离______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肺炎;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
专心
1
了预防非典型性肺炎的__________疫苗。 【课后反思】(总结和反思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 同步训练 一 4.6 二10
传染病和免疫 复习导学案
备课时间:2011.3.17上课时间: 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郑春燕审核人:任会菊 教案个数
学习目标1.掌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2.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理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复习过程:基础知识回顾
1、传染病:概念 是由 引起的,能在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 和 的特点。2.“非典”和“禽流感”的病原体都属于 。3.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 。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 、 和 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 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 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 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免疫的概念: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 “自己”和“非已”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 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 细胞和 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2、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 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 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免疫的功能:(1) (防御保护)(2) (自我稳定)(3) (免疫监视)3、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被称为 。
计划免疫:1、疫苗通常使用 和或 的病原成的生物制品。疫苗主要有 、 、 三种。
2、根据某些传染病的 ,将各种安全有效的 ,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 、 和 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 。
巩固练习:1 、下列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 沙眼 B 流感 C 佝偻病 D 细菌性痢疾 2、医生不让传染病患者外出,这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3、对患有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衣服和饮食用具等进行消毒,这一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三项都是
4.某地流行非典型性肺炎时,一疫区大学将家住外地的学生留下,劝其暂不返乡,这种措施属于 ( )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5.可以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 )。①病毒②细菌③真菌④单细胞动物⑤寄生虫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为了防治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①凡是进入我国的一切外来人员都要检查有无艾滋病检疫证明 或进行检疫;②严格控制从国外进口血液制品;这些措施分别属于()A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 用心 爱心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8.饭前便后要洗手有利于预防( )A.呼吸道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 9.一切入境人员都要进行检疫,目的是()A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传染原 10.为了预防甲型肝炎,给健康青少年注射胎盘球蛋白,这种措施是( ) A 自然免疫 切断传播途径 C 控制传染源 D 保护易感人群 12、下列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 禁止患者亲属探视B 对患者的衣物进行消毒C对患者进行治疗 D开设传染病门诊 13、下列动物属于病原体的是()A 蛔虫B 老鼠C 苍蝇D 螃蟹
14.唾液有杀菌作用,原因是()A唾液中含有抗体B唾液中含有吞噬细胞C唾液中有抗菌素 D唾液中含有溶菌酶15、下列关于传染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是传染病的根源,称为传染源。B.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C.只有患病的人或动物才能称为传染源。 D被病原体污染的水、空气、食物,可以称为传染源。
16.不要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 )A.痰中含有大量细菌B.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C.气管内分泌的黏液太脏D.以免污染地面18、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传播。A、饮食B、空气、飞沫C、接触D、血液19唾液有杀菌作用,原因是( )A.唾液中含有抗体B.唾液中含有吞噬细胞C.唾液中有抗菌素D.唾液中含有溶菌酶
20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 )A肝脏脾肾B脾、胸腺、淋巴结C肝脏脾胸腺D脾甲状腺淋巴结
21在10世纪,我国就有人将轻症的天花患者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使人能预防天花,这里的痘浆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 ) 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22、下列各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具有不感染性B、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C皮肤对多种病原体有屏障作用D白细胞能吞噬细菌 23某人不小心被铁钉扎伤了脚底,医生在清理伤口后给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及预防措施分别是()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原保护易感者C抗体控制传染源D抗体保护易感者 24、牛常用粘满唾液的舌头舔伤口,结果伤口愈合,原因是:()
A.唾液中含有淀粉酶 B.唾液呈碱性可杀菌 C.唾液中含有溶菌酶D.唾液中含有黏蛋白
25、在制备蛇毒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26.大积烧伤的病人,要住在严格消毒的病房里进行治疗,这是因为被烧伤的皮肤( )。 A.得不到营养B.失去了保护作用C.不能调节体温D.失去了接受刺激的功能
27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______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因此必须寻找与患者身体相_______的器官,还要长期使用_____药物。
28、在2005年秋冬时期,某地区流行过一次水痘;当水痘流行时,学生甲已经接种过水痘疫苗则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学生丙则患了水痘;试分析原因: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通常接种的疫苗是 用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
29、生活中有时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吃了鱼、虾等食物,会发生腹痛、呕吐,或皮肤奇痒难熬;有人吸入花粉会哮喘;有人注射青霉素会发生休克。试回答:
(1)上述反应叫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体的哪道防线发生异常?(2)花粉、鱼、虾和青霉
专心
2
素,在免疫学上叫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生上述现象的人,可看作()A、传染源B、易感人群C、抗体D、免疫功能失调 12、人体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免疫;疫苗主要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我国对“SARS”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对“SARS” __________
疫苗的研制成功
【课后反思】(总结和反思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 同步训练 一 4.6 二10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