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杰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于感染了里氏杆菌所导致的,会造成鸭只心脏、肝脏浆膜纤维素渗出,该病易感染两到三周龄的小鸭,一年四季都会发病,特别在多雨时节,通过呼吸道与皮肤伤口等进行感染,具有较高死亡率,对肉鸭养殖业造成巨大威胁。
一、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1、临床症状
根据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史、临床特点和剖检变化可以实现初步判断,但若想确诊仍需进行实验室检测。病鸭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鼻腔和眼中有分泌物,眼睛四周羽毛黏连等症状。粪便呈黄绿色,两腿瘫软,表现出神经症状不久便死亡。
2、实验室诊断
在无菌环境下将病鸭的肝脏、脾脏与心包液做成抹片,通过革兰氏染色与镜检,能够观察到大量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过瑞氏染色与镜检,可观察到两极浓染的病菌。将细菌分开培育,培养基使用血液琼脂平板,然后放到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将温度控制在三十七度培养二十四到三十六小时,培养基上能够观察到白色菌落。
二、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方案
1、科学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高效防控传染性浆膜炎,鸭舍的设备要齐全,做好通风、防寒、保暖等工作,保证鸭舍干净为宜,定期清理鸭舍,经常更换垫料,防止垫料受到污染。要保证饲料质量,避免饲喂过期饲料致使疾病发生。
2、做好预防接种
消毒灭菌可以有效阻止传染性浆膜炎病毒的传播,是防治此病的重要手段。消毒药物通常选择刺激性较弱的二氯尿酸钠消毒剂,能够减少由于消毒操作导致的鸭群应激反应,获得良好的消毒效果。在鸭厂过道中喷洒消毒粉,出入养殖厂的人、车、工具务必进行消毒处理,经济充裕的情况下,垫料也要进行环保化处理。预防此病的最佳方案是疫苗免疫方法,当前鸭疫里默氏杆菌疫苗有两种类型,分别为强毒株灭活苗与自然弱毒活疫苗。两者的区别在于:弱毒疫苗免疫后抗体出现快,免疫系统反应迅速,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可一同进行,预防效果良好,但弱毒疫苗为活苗,具有一定的返毒风险,尽可能不要用在亚健康状态的鸭群上。强毒株灭火苗的优点在于不会出现返毒情况,灭火苗不同机体靶细胞相互作用,通过表面抗原来刺激机体出现体液免
-162-
疫,免疫效果不如弱毒疫苗,适用于未出现过此病的鸭场免疫。预防性用药不但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还能够提高鸭群抵抗力,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性浆膜炎的主要方法,养殖户要加强关注。可以向饲料和饮水中放入合适的抗生素预防该病,不需要每天用药,按照具体情况用药即可。
3、科学合理用药
由于当前抗菌素是治疗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重要方法,因此用药要科学。用药时要坚持对症下药的原则,合理控制用量与疗程,按照抗菌素本身特点与病情轻重选择用药方案,以免细菌出现耐药性,不能滥用抗菌素,尽可能将分离出的致病性鸭疫里默氏菌进行药敏实验,选择敏感药物并注重药物的匹配禁忌,最大限度避免使用影响免疫反应与生产性能的药物。
4、使用微生态制剂
健康鸭群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粘膜上面遍布大量正常菌群。正常菌群是抵御外来病菌的天然保护网。在鸭群体质良好的时候,肠道致病菌和正常菌进行比较仅有较小差异,其中还拥有大量条件性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致病菌。抗菌药物的运用会对正常的菌群造成影响,导致病菌有机可乘,由于抗菌药物具有毒性作用,削弱机体免疫力,导致人们愈发关注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残留等情况。微生态制剂能够快速补充有益菌群,提升倡导有益微生物的比例,降低有害微生物的繁殖率,让致病菌成为弱势菌,构建完整的微生物保护屏障,减少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几率。
5、有效治疗措施
经济宽裕的情况下,可按照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进行诊治。通常情况下在病鸭颈部与腹部位置注射阿米卡星,每千克重量两到三万IU,在饲料中放入百分之零点一氟苯尼考,持续用药五天后,及时注射鸭疫力默氏杆菌灭活疫苗,每只注射零点五毫升。还可注射百分之五浓度的氟苯尼考,每千克重量注射四十毫克,并在饲料中放入百分之零点一二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连续使用五天。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保健类药物,比如黄芪多糖、电解多维等,或平时在饲养中加入一定量的普乐宝以调节肠道,有效提高抵抗力。常见的抗菌类药物有林可霉素、喹诺酮、头孢噻呋钠等。药物使用过程中,可将多种药物混合使用实行对症治疗,保证治疗效果。在饮用水中加入头孢噻呋钠,用量为每十二千克饮用水加入一克,每天饮水一次,持续五天。对病情严重的患病鸭,对其肌肉注射百分之三十的氟苯尼考注射液,用量为每一千克重量零点一毫升,一天一次,三天为一个疗程。在使用方法方面,注射使用效果最好,但因为幼鸭数量过多、体重轻,注射用药会耗时耗力,并且易出现应激反应,因此临床上较少使用。大部分养殖场多运用饮水用药的方法,使用简便,生物利用率高,对鸭群应激小。该病的治疗最佳时期是发病前期,若任其发展到中后期,会引起器官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则难以控制病情。
(作者单位:164199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畜牧站)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