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的

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的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1期[总第25期] 2015年2月 研究生教育研究 Journal of Graduate Education NO.1 Feb.,2015 文章编号:2095—1663(2015)01—0053—05 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 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的实证分析 王兰珍,赛江涛,张志强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3) 摘要:为加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开展原创性学术研究或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 技术创新研究,北京林业大学从2009年开始设立了“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专项计划”。本文对5年 来立项资助研究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就业去向、结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研究生对 于该项目的观点,探讨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学术创新能力;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4 题抓起,引导研究生选择创新性强、有一定风险、富 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是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核心就是要“增强勇于探索的 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把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并指 有挑战性的课题r2]。东北师范大学设立的《研究生 创新研究基金》、厦门大学设立的《基础创新科研基 金(研究生项目)》、重庆大学设立的《研究生科技创 新基金》、武汉理工大学设立的《自主创新研究基金》 出“自主选题研究对科研机构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培 养人才队伍非常重要。要加强对科研机构开展自主 选题研究的支持”r】]。为贯彻这一指导方针,财政 等。从2014年起,内蒙古自治区也在全区范围内启 动了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资助工作,选定一定数 量的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给予资助E 。 部、教育部从2008年起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 务费专项资金”,经费主要用于支持青年教师和在校 研究生在科研领域的自由探索、自主创新活动和高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明“研究生教育要着力提升科 研创新能力”L4]。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 校参与国家项目竞争前的培育。目前,教育部、财政 部已在所有中央高校推行,各校依托专项资金面向 研究生设立了各种形式的项目,如复旦大学为培养 依靠外界的知识灌输,须通过研究生个体积极参与、 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展来实现E53。北京林业大学从 2009年开始利用专项基金设立“研究生科技创新专 项计划项目”(以下简称“专项计划”),每年投入100 万元资助10 ̄20名优秀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国 际学术交流。截至2014年6月底,专项计划项目共 在校研究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投身科技创新实 践,从2001年开始专门设立“复旦大学研究生创新 基金”。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开 收稿日期:2014一O9—1O 作者简介:王兰珍(1971一),女,甘肃临洮县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副研究员,博士. 赛江涛(1979一),男,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副研究员. 张志强(1967~),男,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 .54. 王兰珍,等・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 资助73名研究生,其中已结题4O项,在研项目29 项,毕业研究生37人。为分析该项目的实施对研究 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掌握该项目的实施效 果,我们对5年来立项资助研究生所取得的学术成 果、就业去向、结题情况等做了统计分析,并通过发 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探讨研究 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设置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 的作用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政策 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受到专项计划项目资助的研究生, 共计73人。这些研究生包括学制期内的直博生、已 被选拔为硕博连读的2~3年级硕士研究生和高水 平的1~2年级博士研究生以及学制期已满但愿意 延迟毕业的博士生。 2.调查问卷与回收 针对项目实施情况和特点进行了问卷设计,内 容包括基本情况、申报项目的主要动力、经费使用、 对撰写课题申请能力的帮助、对提高学术创新能力 的作用、评选环节的科学性、项目选拔中应注重的因 素、考核指标以及对“研究生科技创新专项计划”的 设置和实施的意见与建议等。给2013年及之前受 项目资助的研究生共发放问卷49份,回收有效问卷 49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9/6。 3.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 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了解研究生对各个问题的看 法,对开放性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总结出具有代表性 的观点和建议,以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对各个选 项采用李克特量表方法进行测量,对最有利的选项 赋值为“4分,最不利的选项赋值为“1”分,中间选项 按照有利因素的程度大小依次为“3”、“2”分。对程 度题目采用加权法(相对应选项的百分比×相对应 变量的赋值一权重得分),依权重得分给选项排序。 二、结果与分析 1.基本情况 资助的73名研究生中,男生39人占总人数的 53.4 ,女生34人占总人数的46.6 ,男女生比例 差别不明显;博士研究生72名,其中硕博连读生占 到了79.7 ,公开招考的博士生仅占20 ,硕士研 究生1名;工学33人占45.2 ,农学32人占 43.8 ,理学7人占9.59 ,教育学仅1人,由此可 见,受到该专项计划项目资助的研究生以优势传统 学科农学和工学学科的硕博连读生为主,男女生几 乎各占一半。已毕业的研究生主要到高校、科研院 所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硕士研究生到美国继续攻 读博士研究生。 2.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已经完成结题的4O名研究生共以第一作者发 表SCI论文89篇,人均发表2.2篇,发表EI论文4 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另外还以第一申请人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 3.获得的奖助 根据统计,73名研究生在2010~2013年共有 26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57人次获得学术创新奖, 24人次获得优秀研究生奖,1O人获得校级优秀博士 学位论文,见下表1: 表1专项计划项目资助研究生获得的奖励情况 奖项/年度 2010拄 2011年 2012妊 2013年 国家奖学金 11 l5 学术创新奖 7 1O 23 17 优秀研究生 6 2 7 9 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奖 1 2 1 6 4.申报专项计划项目的主要动力 对于申报“研究生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的主 要动力,85.7 的研究生认为主要是为了得到科研 训练机会,14.3 研究生认为专项计划项目的资助 是一种荣誉体现,12.2 的研究生是为了补充学位 论文研究经费的不足,18.4 研究生由于受到导师 的鼓励。由此可见,希望得到科研训练机会和导师 的鼓励是研究生申报专项计划项目的最主要原因。 还有部分研究生认为通过专项计划项目的申请 和实施,能锻炼自己独立主持科研项目的能力;或通 过项目的助研津贴,能够减轻生活压力,解决了后顾 之忧。 5.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项目经费是在学校下达总资助经费额度后,由 项目主持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规划,按照科研项 目经费管理规范填写《科研经费预算控制明细表》 后,由研究生在导师的监管下自主使用。 6.项目设置和实施对于撰写科研课题申请能力 王兰珍,等・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 的作用 在专项计划项目的设置和实施对于撰写科研课 ・55・ 的检测项目,较大地提升了自己对仪器的使用和结 果分析能力;在项目经费的支持下,参加了专业相关 题申请能力的作用方面,71.4 的研究生认为作用 很大,26.5 的研究生认为作用较大,2 的研究生 认为一般。由此可见,97.9 的研究生都认为该项 目的设置和实施对于提高自己申报科研课题的能力 有显著作用。 的国际学术会议,提高了学术交流能力、更好地把握 了国际前沿动态、开阔了科研视野、拓宽了科研思 路;经费保障使研究生敢于尝试性地去做一些实验 交叉的研究方向,在获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新 的想法,眼光更长远。 7.项目的设置和实施对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 作用 (5)专项计划项目提升了自己的科研责任感,在 增加了科研压力的同时也是一种进步的动力;使自 专项计划项目对于提升科研能力的作用方面, 57.1 的研究生认为作用很大,38.8 的研究生认 为作用较大,4 的研究生认为作用一般,由此可见, 绝大多数研究生均认为该项目的设置和实施对提升 学术创新能力作用很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77.6 的研究生 认为通过项目文本的申请、答辩、填写任务书、制定 科研经费预算控制明细表、项目实施、结题等一整套 环节的开展,为以后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开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极大地锻炼了自己对于科研项目申请 书的撰写能力、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科研项目的管 理能力,锻炼了在科研过程中发现科学问题并进行 独立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加强和提高了自 身科研意识和自觉性。总之,学会自己独立承担和 完成一个科研项目,对科研水平和创新意识都是一 种极大的提高。 (2)项目申请书的撰写为研究生申请科研项目 积累了经验,锻炼了科研申请书文本的写作能力,提 高了关注并追踪科学前沿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提高了探索科学和为科学研究奉献的热情。选 题过程中对所从事研究领域热点的把握能力得到明 显提高;在项目评选过程中,聘请了国内知名高校和 科研院所的一流学术专家面对面进行汇报、提问交 流,探讨科学问题,为研究生积累了项目申请和答辩 的经验、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因为项目的结题要求研究生发表高水平的 SCI学术论文,无形中提高了自己英文写作水平和 学术论文撰写能力;通过完成科技学术论文的发表 与国家发明专利的申请和公开,提高了学术论文和 专利的写作能力,.切身体会到了撰写一篇高水平的 学术论文给自己带来的锻炼和成长。 (4)经费使用的自主性和充足的项目经费支持, 保证了研究生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及时充分地展 开研究,对研究手段进行扩充,增加了一些先进仪器 己更具有责任感,增强了科研自信心和主持项目的 荣誉。 此外,部分研究生认为主持科研项目给了自己 开展科学研究的自信和前进的动力,提高了自己把 握整体的能力,督促自己要更加珍惜机会、好好利用 项目经费进行科研工作,同时为其他的同学树立榜 样;同时为试验的进行和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有力的 资金支持,利于更多的成果产出。专项计划项目的 实施是整个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一部分内容,通过 撰写总结报告和发表学术论文,很好地锻炼了思考 和写作能力,为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奠定了基础。 8.对完成学位论文的作用 项目的资助对于完成学位论文研究的作用, 42.9 的研究生认为作用很大,26.5 的研究生认 为作用较大,10.2 9/6的研究生认为作用一般。由此 可见,绝大多数研究生都认为专项计划项目的实施 对于完成学位论文作用较大。 9.项目评选是否科学和选拔中应注重的因素 对于目前项目的评选过程是否科学,38.8 的 研究生认为非常科学,61.2 的研究生认为基本科 学,可见评选程序和办法得到了大部分研究生的 认可。 对于在项目评选过程中应注重的因素方面, 100 的研究生都认为应该注重科研水平、学术成 果、综合素质等三个方面,l6 的研究生认为除此之 外还应该考虑科研潜力,12.2 的研究生认为还应 考虑科研条件、项目的科学性等其他因素。从专项 计划项目评选中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方面,由权重 得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程度前四项由高到低依次 是:科研水平、取得的学术成果、具备的科研潜力、学 生的综合素质(见图1)。 10.考核指标是否合理 对于项目结题验收时的考核指标,28.6 的研 究生认为非常合理,71.4 的研究生认为基本合理, ・56・ 王兰珍,等・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 5 O 5 O 5 O 5 O 5 O I1田】{ ●●I 1.54l _ 果 科研潜力 综合素质 图1专项计划项目评选中应重视的各因素重要性权重 由此可见,研究生都认可现在的考核指标,但仍有不 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11.对项目的设置和实施意见与建议 l8.4 的研究生认为一年的项目实施时间太 短,对于从数据采集、实验研究、结果分析、撰写论 文、论文投稿与修改,到最后学术论文被期刊收录, 需要较长的周期,故希望项目执行时间能延长。项 目实施中的经费管理是按照年度预算计划执行的, 而项目的验收一般为1.5~3年,在学生毕业前完成 研究任务即可申请毕业。另外,从2014年开始,我 们调整了项目的实施期限,根据项目的研究内容和 特点分为一年期项目和两年期项目等两类,研究生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和申请。 30.6 9/6的研究生建议加大项目的资助力度或通 过减少资助额度,增加资助名额来提高项目的覆盖 面,让更多的人得到这个锻炼的机会,认为该项目的 设置和实施对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意义重 大,希望能够给予广大研究生独立申请课题并主持 完成的机会,这对研究生进行完整而系统的科研训 练是必须的步骤,也为研究生毕业后独立开展科研 工作以及申请国家级课题奠定了基础;同时研究生 可以做一部分自己想做但一直没有做的检测、实验 等。其次,独立承担的科研项目会使研究生有更多 的兴趣和动力来完成项目,还能够更多地发挥自主 能动性,而不是简单完成导师给的任务或是被动的 完成一些任务。同时,建议设立资助等级,根据研究 生已获得的科研成果的质量、科研潜力以及学科特 点等方面作出评价,设置一等、二等或三等资助,这 样可能会使更多有潜力的研究生受益,能够得到更 为全面的科研训练,且创新计划的覆盖面也会拓宽。 还有28.6 的研究生建议根据不同学科特点 和课题的研究内容,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项目的验收 考核指标体系,项目结题考核中应更严格地按照任 务书中提出的研究内容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考 核中应稍偏重于项目本身的创新性及研究意义,比 如将是否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方法、实验思路也作为 考核的对象,不能只考核是否完成了硬性数量化指 标任务;除了考核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 子外,还需要考虑发表的学术论文在该学科领域期 刊的影响力以及专利申请等。 个别研究生还建议希望能和受到该项目资助的 研究生有更多交流机会,通过其他领域的不同思想 碰撞重新审视自己的领域,通过问题探讨找到一些 新的科研思路,通过学科交叉产生新的火花。 三、思考与建议 综上所述,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设置与实施 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可以有效 激励研究生做出更多更优秀的成果,激发研究生的 科研潜力,锻炼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对科学问 题的提炼能力以及针对具体科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所以,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设置和实施是研究生 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专项计划项 目的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处理好创新专项计划项目和导师科研项目之 间的关系 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设立和实施工作极大地 推动了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生毕业 后从事科学研究、申请科研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效地锻炼和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能力。但在 导师的眼里,研究生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只是~ 个小课题而已,在自身科研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导师 不愿意研究生为该项目投入很多的精力,取得的学 术论文成果也要求以自己科研项目为第一标注的方 式投稿。因此,加强与申请者导师之间的沟通,使导 师正确认识专项计划项目的意义,使专项计划项目 真正为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发挥作用,为研 究生成长为一名优秀青年科学家发挥重要作用,而 非仅仅是在参与导师大课题的情况下的一个无足轻 重的小补充。 2.进一步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 考核办法 28.6 的研究生建议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课题 的研究内容,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专项计划项目的验 收考核指标体系,认为专项计划项目的结题考核中 应更严格地按照任务书中提出的研究内容完成情况 王兰珍,等・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 进行全面考核,而不是仅仅要求所有的资助者统一 .57. 负着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输送高层次、高水平、高 质量的研究型、创新性人才的重任,研究生培养工作 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积极 探索和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 都要以SCI论文数量或者一项专利成果作为考核 的依据;同时,认为考核中应稍偏重于项目本身的创 新性及研究意义。故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科学的考核 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是提高项目实施效果的重 要方面,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设置不同的项目评 价指标,并根据考核指标进行全面的考核。 围、提高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力、培养创新能力,为 培育和凝聚科技人才奠定良好基础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E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 [EB/OL].(2010—07 29).http://www_gov.cn/2010— 07/29/content_1667143.htrm 3.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和扩大资助面,培养和 激发研究生的进取心 行为科学认为,满足人的需要,并采用激励和诱 导的方式来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可以把人的 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激励通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 人的行为,以期高效达到目标的过程_6]。因此,我们 可以通过逐年适当增加投入力度和扩大资助面的方 式来激励和诱发研究生的主动性,为研究生提供良 好的创新环境。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外因 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过程。研究生必须要有自我创 新的动力与强烈的愿望、取得好的科研成果的迫切 [2]复旦大学全方位培养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EB/OL]. (2014—06—11).http://news.sina.corn.cn/o/2005—11— 23/1837752O252s.shtm1. [3]建立科研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内蒙古研究生科研创 新项目资助工作启动.[EB/OL].(2014—06—11).http:// news.hexum com/2014—03—21/163251225.htm1. E4]杜玉波.全面把握《若干意见》主要精神认真做好贯彻落 实工作一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EEB/OLI.(2012—03—22).http:ff 136254.htm1. 需要和较高的科研目标。只有这样,外部资源、导师 的指导等因素才能起作用l_7]。所以,在研究生的选 拔和培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研究生进取心的全面评 价、培养和激发,从而全面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 能力。 .moe.gov.cn/ publicifles/business/htmfiles/moe/moe一176/201205/ E53吴瑞林,王建中.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I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10—15. E6]何晓聪,李焕荣.基于实证的研究生创新行为激励因素 研究EJ].研究生教育研究,2O13,(5):40—43. 四、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它担 [7]张雁冰,刘和福,古继宝.研究生进取心与社会资本对创 新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E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 (5):47—52. Implementation of Gradu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jects and Cultivation of Academic Innovation Ability i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WANG Lan-zhen,SAI Jiang—tao,ZHANG Zhi—qiang (Graduate School,BeO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Uing 100083) Abstract:The“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Gradu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iects”were started in 2009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academic innovation ability and encourage their original academ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is paper presents statistic analyses on project participants’academic achievements,employment, and project results in the past five years,summarizes a survey of students’viewpoints about the projects,and discusses the role of the projects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academic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problems in project implementation.It is hoped that our findings may be useful in relevant policy for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Keywords:graduate;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ject;academic innovation ability;result of implement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