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单元日积月累和按课文内容填空
期中综合复习专项练习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每题4分,共100分)
1、( ),山色有无中。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
4、( )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5、细细的溪水,流着( )和( )的香味,流着( )。
6、《鹿柴》的作者是( )代著名诗人( )。
7、( ),但闻人语响。
8、为学患( ),( )有进。
9、好问则( ),自用则( )。——《尚书》
10、博学之,审问之,( )思之,( )辨之,笃行之。——《礼记》
11、智能之士,不学( ),不问( )。——王充
12、人非( ),孰能无惑?——韩愈
13、处处留心皆( )。
14、可怜九月初三夜,( )。
15、( ),只缘身在此山中。
16、梅须逊雪( ),雪却输梅( )。
17、立了秋,( )。
18、( ),乱穿衣。
19、夏雨( ),秋霜( )。
20、( )雁门开,( )带霜来。
21、一场秋雨( ),十场秋雨( )。
22、八月( ),九月( ),十月还有( )。
23、神话,永久的( ),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 )。24、女娃游于东海,( ),故为( ),常衔( ,以堙于东海。
)
25、( )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 )。
附答案:
日积月累和按课文内容填空期中综合复习专项练习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每题4分,共100分)
1、(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沸腾起来 )。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齐头并进 ),( 浩浩荡荡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颤动起来 )。
4、(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5、细细的溪水,流着( 山草 )和( 野花 )的香味,流着( 月光 )。
6、《鹿柴》的作者是( 唐 )代著名诗人( 王维 )。
7、(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8、为学患( 无疑 ),( 疑则 )有进。
9、好问则( 裕 ),自用则( 小 )。——《尚书》
10、博学之,审问之,( 慎 )思之,( 明 )辨之,笃行之。——《礼记》
11、智能之士,不学( 不成 ),不问( 不知 )。——王充
12、人非( 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韩愈
13、处处留心皆( 学问 )。
14、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
15、(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6、梅须逊雪( 三分白 ),雪却输梅( 一段香 )。
17、立了秋,( 把扇丢 )。
18、( 二八月 ),乱穿衣。
19、夏雨( 少 ),秋霜( 早 )。
20、( 八月里来 )雁门开,( 雁儿脚上 )带霜来。
21、一场秋雨( 一场寒 ),十场秋雨( 要穿棉 )。
22、八月( 暖 ),九月( 温 ),十月还有( 小阳春 )。23、神话,永久的( 魅力 ),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 幻想 。
)
24、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 ),故为( 精卫 ),常衔( 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
25、( 嫦娥 )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 夜夜心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