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项依据
1
随着分析和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分析测试的要求无论在样品数量、分析周期、分析项目和数据准确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原来的人工管理模式在这种形式下已显得不太适应。为此,相关实验室均已开始朝网络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集现代化管理思想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用于各行业实验室管理和控制的一项崭新的应用技术。
2: LIMS发展概况
80年代LIMS逐渐在实验室得到推广应用。大多数早期的系统是建立在小型机和分级、独立的数据结构。它的缺点是价格昂贵、使用困难、界面不友好,同时也不便与LIMS系统外部进行数据交换。80年代中期有人开始引入基于PC(Personal Computer)的LIMS。
90年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个人计算机(PC)的处理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同时Microsoft 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也得到了迅速的普及。C/S构架的管理模式成为主流,普遍采用SQL网络数据库,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在90年代后期,采用Internet、Intranet和Web技术的LIMS开始出现。统一的浏览器界面和以Web服务器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代表了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LIMS系统中的应用。
而今, LIMS强调以管理为中心的新一代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开始出现。在这之前,LIMS主要强调对数据的管理(存储、查询等等),主要精力集中于数据管理的计算机实现上。现在 LabBuilderLIMS冲出了这一建设的限制,在实现数据管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对
实验室整体管理的实现,使得LIMS不再仅仅具有数据管理功能,还可以全方位地对整个实验室的运行实施管理。
3:本项目的意义
。为本中心加强对监测过程控制、成本控制、绩效考核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深化 LIMS实验室系统建设,建设中心实验室系统,形成实验室分析网络,使材料、样品、过程数据分析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建设统一的物资管理平台,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材料供应业务流程和管理工作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市场反应能力等。
二:研发内容
1:。
该系统主要以实验室为中心,将人员、仪器、试剂、方法、环境、文件等影响分析数据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外设接口、数据库技术和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思想,组成一个开放的分布式体系,为实现分析任务网上分配、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快速发布、信息共享、分析报告自动生成、质量保证体系顺利实施、成本严格控制、人员量化考核、实验室管理水平整体提高等各方面提供技术性支持,是连接实验室、业务部门、监测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及客户的信息平台。
LabBuilder LIMS将给我监测中心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应用软件平台,遵循ISO/IEC 17025、GLP、GALP等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规范,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分析、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综合管理。LabBuilderLIMS基于应用服务器平台和关系数据库开发的应用系统,除了传统意义上的LIMS以外(以数据存储、查询为主),还包含了质
量追溯、客户抱怨、质控管理等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功能,并且根据我环境监测中心的需要提供包括实验室整体优化的规划,该系统的优点是和其他系统的接口相对容易,由于使用了关系数据库系统,处理巨量数据时性能有大幅度提高,为日后我中心监测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预期成果
1:
该 LIMS系统为每个分析样品在实验室的流转建立严格程序,实现分析检测工作流程化,包括样品登记、采样、分样、检测、审核、出报告等各个环节。
新样品到达实验室后,进行登记,生成分析任务单,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下发到分析岗位,分析人员看到分析任务后,进行确认,然后开始分析;分析结束后,数据自动进入到数据库,具有审核权的人员完成数据审核,相关部门在网上就能立即看到。实验室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可以了解到:
1、当天分析样品数量,已经完成及未完成的数量。
2、每个分析人员的工作情况。针对每一个分析数据,其来龙去脉一清二楚。
3、是否出现超标数量?发现超标数据,通过溯源,找到原因。
4、当前样品质量状况及阶段性的质量变化趋势。
5、是否有客户对检测数据进行抱怨?如有,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的?
流程式管理方法及工作痕迹记忆功能,使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的每个情况了如指掌,可以轻松浏览实验室每个员工的工作痕迹,及时发现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行为,并加以改进,规范实验室工作流程。
6、系统将记录了每个分析数据的原始信息,包括数据生成、修改、审核等每一步过程。在对数据产生疑问时,随时调出该数据对应的原始记录,看是否有人为修改记录、该数据是经过哪些人员审核的…,等一系列详细信息。
数据可追溯性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杜绝了人为捏造及修改数据的行为,使实验室在客户心目中树立良好信誉,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7、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如分析报告单、原始记录单、质量日报等,并通过网络进行传送,避免打印和人工传递,提高无纸化管理水平。
四:项目可行性和风险分析
1:
本项目设计符合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如ISO 9001、ISO/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GLP(优良实验室规范)、GALP(优良自动实验室规范)及GMP(优良制造规范)等。LabBuilder LIMS的数据存储和电子签名符合FDA CFR Part II规范,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LabBuilder LIMS采用CryptoAPI (Microsoft Cryptographic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技术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的机密性。
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在所有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 98、NT、2000及XP等版本)环境下运行,客户端应用程序支持多种WINDOWS标准接口,如OLE数据库、ActiveX数据访问组件、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XML数据交换方式等等。常用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生成的数据格式都可以在LabBuilder LIMS中进行调用,如Microsoft DOC、XLS、PPT文档,Acrobat PDF文档,IMG、JPEG、GIF、TIFF等图像文件。仪器接口支持MODBUS工业自动化控制协议。 支持多任务操作功能,在数据采集时,可以同时浏览或处理其它数据。
系统采用Windows标准的MDAC技术联接多种类型的关系数据库,如Oracle、Sybase、SQL Server、DB2等。只要有数据库相应的的驱动程序,原则上Labuilder LIMS可以联接任何类型的SQL数据库,用户只需在设置LIMS服务器时,选择将要连接的数据库类型及对应参数即可。与数据库的高效集成,确保系统具有优秀的运行性能。
2:
明确实施LIMS的目的,是真正能够正确及合理实施的前提。任何软件系统都不是万能的,LIMS也同样,真正的LIMS的意义在于规范检测机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所以应该把LIMS看作是一个长期提高管理水平的工具,并不一定马上看到工作量的减轻。
该LIMS项目的实施,不仅要关注软件的技术研发和实施过程,还应关注本中心内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一定要把项目目标和项目范围界定清楚。项目目标被模糊,实施范围不断蔓延,可能最终战线过长导致失败。要把项目实施范围具体落实到监测流程组织结构和应用系统模块上;再进一步地界定本中心实现行政工作流程和内部文档库,以及和财务、人事、后
勤之间传送汇总数据。这样就表达了一个清晰的实施范围。
同时在LIMS实施过程中,如果得不到监测中心高层、中层和广大基层员工的大力支持,并成功实现工作方式乃至思想观念的转变,即使系统一时上线,最后也会反弹,应用效果也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目标。
最后,相信在本中心和专业软件公司共同倾心打造的环境监测LIMS必然会确保质监工作更好地为生产、科研及广大客户服务
1.4 LabBuilder LIMS在环境监测行业应用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环境管理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政府职能机构,环境监测实验室即担任辖区内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要求,进行经常性监测、分析、收集、储存和整理环境监测数据资料并呈报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上级监测站的工作;同时对辖区污染源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性监测;参加制订辖区内环境监测规划和计划;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为环境管理所需要各项监测任务。同时还担任辖区内来自用户委托性环境监测任务。
为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效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公众和社会提供环境监测信息服务, 同时为了优化实验室业务流程,规范工作人员工作行为,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采用LIMS 系统将环境监测实验室各部门业务流程有机地整合起来,实现委托业务、例行任务、监督监测任务在LIMS系统运行,构建端到端的信息平台,使各项业务在LIMS系统间快速流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实验室管理严格按照ISO/IEC17025规范执行,为推进环境监测实验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同时为提高实验室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