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整体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整体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关于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整体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综治委《关于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整体联动工作运行机制的实施方案》,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单位”整体联动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运行机制,本着“党政主导、社会协同、立足社区、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的原则,现制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整体联动机制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积极探索家庭、学校、社区、单位各方联动,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机制,实现相互间的良性互动和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辖区各单位、各部门的作用,充分整合资源、提高绩效,为平安观沙、和谐观沙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各方力量,齐抓共管,从而构建起对问题青少年的联合帮教机制、困难青少年的联合帮扶机制、广大青少年联合教育和服务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三、联动形式

1、联席会议。街道、村(社区)二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

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上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领导指示,听取各成员单位阶段性工作汇报和工作安排,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总结交流典型经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研究表彰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街道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村(社区)联席会议每两个月召开一次。

2、联合帮教。以司法所牵头,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参加,以社区为立足点,对刑释解教安置帮教、社区矫正人员以及平时有违法犯罪前科或不良记录的问题青少年定期进行排查,定期交流情况信息,落实专门帮教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教措施,确保不发生脱管、漏管现象,确保帮教对象改邪归正,尽快融入社会。

3、联合帮扶。以村(社区)为平台,整合文化站、劳保所、社区科、司法所、团委、妇联科室力量,对社区内的重点青少年进行联合帮扶。一是以劳保所为主,对失业青年进行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二是以社区科为主,对家庭困难的失学青少年进行社会救济;三是以妇联为主,联合司法所,对家庭不和的青少年提供调解和青少年维权服务;四是以团委为主,对心里有问题的青少年提供心理辅导,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隐患

4、联合宣传。由村(社区)牵头,各方参与,认真开展对广大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利用家长学校,全面提高家庭成员思想道德、法律素质,使家长以科学的方法、高尚的思想、模范的行为教育引导子女。二是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社区辅导员的作用,依托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等法制教育基地,运用警示教育、同伴教育、法制宣传月等方式,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项活动。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法制教育活动。

5、联合整治。由街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联合公安、城管、

工商、文化等职能部门和村居(社区)等各方共同参与,对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环境进行联合整治。一是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二是联合整治文化市场;三是联合整治社区治安环境。

6、联合考核。由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成员单位参与,对照《亭湖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整体联动机制”试点工作百分考核细则》进行联合考核。

四、各部门职责任务

1、街道综治委。研究制定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计划和措施,并抓好落实;组织协调区公安、司法、城管、工商、教育、文化等职能部门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开展调查研究,掌握面上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街道党工委汇报,提出建议,当好参谋和助手;注意发现和培养典型、不断总结和推广经验,表彰先进,指导辖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健康发展。

2、街道团委。切实履行街道预青办职责,针对青少年特点,有计划地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会同教育部门指导学校选聘法制副校长,经常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其发挥作用,指导各村(社区)的共青团组织,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工作中发挥作用;组织青少年开展学习先进人物以及学法守法等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努力做好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3、街道妇联。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家庭创评活动,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站,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文明程度,改进家庭教育。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教宣传,帮助和引导家长正确开展

家庭教育。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特别要注意抓好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责成法定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责任,防止未成年子女无人监护,流散社会。

4、五星派出所。充分发挥预防和打击各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违法犯罪活动主力军作用,及时侦办、严厉打击各类侵害青少年人身、财产安全以及教唆、胁迫、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建立公安与社区、学校的定期沟通和预警机制,将涉及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通报所在社区、村,并与社区(村)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刑释解教和失足青少年的安置帮教工作;协助、指导、帮助学校建立健全治安保卫机构,完善防范机制,搞好学校内部的治安防范,协助学校做好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治安管理,加强治安巡逻工作,开展“禁止管制刀具进校园”等活动,防止侵害学生人身安全等问题的发生;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5、街道社区科。认真做好包括流浪未成年人在内的社会弱势青少年群体的保护工作,积极协助推进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引导和规范管理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努力维护流浪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做好对困难家庭青少年教育和管理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开展救助,使之“有人养、有人管、有学上”。

6、街道关工委。会同教育部门和村(社区)加强对在校生和社会青少年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培养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7、街道司法所。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法制宣传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努力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

意识和法制观念;会同教育部门制定依法治校规划,选编法制教材,培训法制宣传骨干,配合有关部门整治学校及周边环境,指导、帮助学校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监督检查依法治校各项措施的落实;认真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努力做好刑释解教青少年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避免重新犯罪。

8、街道劳保所。做好对社会闲散青年的就业培训和指导工作,为企业辞退青年再就业提供服务,为刑释解教、社区矫正对象就业提供帮助;规范劳务市场秩序,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

9、街道文化站。配合上级文化部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打击取缔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规范文化娱乐场所行为,对法律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文化娱乐场所必须明显设置未成年人禁止入内标志;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录像厅、网吧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公共娱乐场所。会同有关部门查处和整治各类容易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法现象,不断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社区、村一定要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把它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严格工作要求,确保基层预青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相关科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切实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整体联动的合力。

(二)因地制宜。各村(社区)和相关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结合街道文件要求,确定本村(社区)和单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联动机制,并通过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联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真正实现信息及时交流、问题及时解决。

(三)协作联动。各社区(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之间要按照“信息联排、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原则,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整体联动机制从形式到内容更能适应工作要求。

(四)严格奖惩。要进一步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考核制度,将其作为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面上督查指导。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信息月报制、联席会议制以及挂牌督办制,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基层的好做法,表彰奖励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对工作迟缓、行动不力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必要时建议实行一票否决。

(五)加大投入。各社区(村)要根据预青工作的目标任务,加大保障力度,为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经费保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