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二、学习重点:
1. 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三要素3.力的示意图
三、学习难点
1、力的示意图 2、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
四、课前导学:
1、力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 。 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力的三要素 、 、 。
4、怎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学习: 1、力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力,人推车,人用了力,车受到了力行驶,人可以对物理施力,物体也可以对物体施力,磁铁吸引铁钉,磁铁对铁钉施力,等等。为了研究问题,我们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压”等概括为“作用”,那么力就是 ,发生两个物体,一个是 ,一个是 。
2、力的单位
1、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为 。
例1、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 ( )
A.一头小牛 B.一块砖 C.八年级物理课本 D.两枚1元硬币
3、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两种作用效果。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力的作用效果一:
①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会 。
②用力压弹簧,弹簧会 ,用力拉弹簧,弹簧会 。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二:
观察课本图7.1-2回答下列问题:
③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钢球由 变为 。 ④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磁铁吸引 ,速度变 。
⑤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 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由此得出结论: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
两方面: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 ;力可以改变物体物体运动 。) 课堂练习:
1、如图1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发生改变。 2、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车 B.在盘山公路上减速运动的车 C.腾空而起的火箭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素) (a)图1 (b) 探究: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什么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即什么因素会影响力去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效果、或影响力去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效果呢?)
①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这说明:力作用效果跟 有关。 ②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这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 有关。
③推门实验:用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可见,力的 也影响力的效果。
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 、 和 有关。我们把力的 、 、 称为力的三要素。 课堂练习
1、如图2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 观察比较(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
的 有关。 (a) (b)
图2 图3
2、如图3开门时,用手推在A处比推在B处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
B A
5、画力的示意图:
阅读课本4页力的示意图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物理学中常用 来表示力;箭头的方向代表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代表 ,线段的长短表示 ,在同一副图中力越大,线段越 ,若题目已知某力的大小,必须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 和 标出力的大小。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
来了。 课堂练习: 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①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体A的拉力。 ②沿竖直方向向下压物体B的压力。
③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水平向左20 N的拉力和斜上方与地面成45°角向右25 N的拉力。
④水平地面上的物体D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地球对它施加的重力 A B C D 总结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做好受力分析→明确受力物体→看物体受几个力→弄清题目要求画的力→按要求画出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在箭头旁边表明力字母和力的大小并有长短之分。(一般情况下,我们所接触到的力有:重力G,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支持力F支,方向垂直接触面向外;压力F压,方向垂直接触面向里;拉力F拉,方向延绳子向外;摩擦力f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
6、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用手用力拍击桌面,手有何感觉?
分析:手拍击桌子,手是 ,桌子是 ;(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感觉到疼,说明手拍桌子的同时,受到了桌子给手的 ,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2.看课文5页图7.1-5甲,两个放有磁铁的小车松手后会后退。分析:两个小车上的磁铁都给对方施加了一个向 的推力。
3.看课文5页图7.1-5乙,小朋友向右使劲推墙,小朋友会往后退。分析:小朋友施力给墙时,墙面也施加一个力给 ,这个力使小朋友 。
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 。也就是说 。 课堂练习:
①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
②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③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五、课后巩固
1、完成课本P5第1、2、3、4、5题
2、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3、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 C.人坐在软沙发上,可发现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如图5所示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用电线悬挂着的电灯受到的拉力(2) 小球受到的拉力。
图5
五、我的收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