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对话与交流的过程,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关注教学互动生成的细微之处,引导学生提问、读书、讨论、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素养,是课堂的灵魂所在。那么,应该如何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互动生成呢?
(一)掌握课堂互动生成的基本要素
新课程下的“理想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生成的课堂、互动的课堂、创造的课堂。我们的教学应该关注课堂互动生成,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和处理课堂的应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互动生成的基本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科学的课堂设计。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孰不知,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教学设计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学知识和学做人的统一;遵循教学的科学性和创造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规律;注重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工作,要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教学设计。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计。要科学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思路。教学过程的组织要科学有序,使教学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合理地利用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师要以规范的、准确的语言进行启发、引导、解惑,课堂提问要精、要准、要巧,在设计上尽力跳出内容,特别是问题设计要灵活,既有宽度,又有弹性。
2.要有灵气的课堂处理。课堂的主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最完备的设计在不同的课堂不同的学生互动中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处理调节的能力,要有一定的课堂教学机智,这是及时把握课堂互动生成的课程资源的能力基础。在生成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需要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运用老师的智慧和耐心引导学生,使之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课堂教学机智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作为一个教师,应该用功在平日,用心于平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和综合素质,这是教师培育课堂教学机智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有意识地培育自己的教育智慧和课堂教学机智。
3.要有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互动生成”教学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核心就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要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中。在与学生平等对话中教学相长,每一个学生在“自由”“民主”“博爱”“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的认知机能、人格机能、情感意志机能和谐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当学生达到“忘我”的境界时,他们的兴趣、关注度往往达到了极致,一切教育因素都是自由的、开放的、和谐与共振的。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师也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