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技信息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据报道,中科院物理所和化学所的科研 人员最近在Rotaxane类分子的结构与电导 转变及其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中的应用研究 方面再获突破。他们在此前工作的基础上成 功地在H2 Rotaxane分子薄膜中实现了可逆 的电导变化和可擦除、稳定、重复的近于单 分子尺度的纳米级存储。近期出版的研究成 果已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会志》上。这是 目前为止该类分子结构与电导转变的最直接 证据,对Rotaxane类分子在分子电子学中 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Rotaxane类分子在溶液中可 发生可逆的分子构型改变,并随之引起分子 电导转变。但这类分子在固体薄膜中能否实 现类似在溶液中的结构与电导转变是一个备 受关注的问题。于是科研人员又开始在单个 分子和亚分子的水平上研究单个H2分子的结 构与电导转变。他们将H2分子置于Au (11 1)基底上的一层分子膜上,直接发现 了Rot aXane分子在外电场诱导下分子结构 和相应电导的可逆变化。 (丁敏) 黪2007年第4卷第3期(总第18期) 据悉,由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承担的福建 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金属有机光电功 能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近日通过了由福建 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评审并被评为特优。 研究人员历经三年,系统地开展了金属 有机分子导线模型和金属有机团簇分子发光 材料的设计合成、元件组装、结构敏感部位 改造和光电性能高调控等方面的工作,取得 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建立了一系列金属有机多炔分子导线模型, 实现对其电子传递性能的定量调控;发现了 三核钌簇合物对吡啶类配体氮邻位C—H活化 作用,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可逆的多步单 电子氧化还原行为的氮邻位金属化三核钌的 多聚体;发现了金、银催化下光解苯乙炔环 状三聚形成了1,2,3一三苯基苯衍生物的高 度立体选择性,提出了可能的形成机理;并 首次利用双官能团的多吡啶乙炔设计合成了 一系列过渡金属一镧系异核金属有机炔化合物, 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长寿命和高效率的近红外分 子发光材料;发现了氟离子对某些金属有机炔 化合物显著的颜色变化、色度感应和荧光传感 效应,建立了一系列具有荧光传感和溶剂变色 效应的金属有机分子开关模型。 (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