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园林美学课程标准

园林美学课程标准

来源:意榕旅游网
《园林美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学习领域课程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授课单位:园林艺术系

学 时:32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李振兴2012年4月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性质

(一)《园林美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专业必修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美的历史行程、中国古典园林的真善美、园林美的物质性建构序列、园林审美意境的整体生成、园林品赏与审美文化心理,为从事园林建筑的设计、规划及施工工作及园林设计、园林工程等专业核心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价值

《园林美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在园林美学方面的审美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审美主体及园林建设者自身的审美情趣,提升精神境界,培养有志于在园林建设方面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出色贡献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提高审美情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美学和园林美学的认识,掌握有关园林美学的知识和园林创建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园林品赏的思维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中感受到园林艺术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积极作用和情感的愉悦;提高学生高尚的情操,在不断体验美或愉悦的过程中,增强正确的审美心和自信心理,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园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和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自身掌握的园林美学的知识和技能,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园林建筑,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兴趣,培养并创造出善于欣赏美的游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美育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美的思想”的养成 《园林美学》课程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美的历史行程、中国古典园林的真善美、园林美的物质性建构序列、园林审美意境的整体生成、园林品赏与审美文化心理为重点,构建了认知、情感、审美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美学、建筑、书法、绘画、历史、植物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审美意识,增进学生美学修养贯穿

1

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美育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美的思想”的养成,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园林美学》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从课程设计的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美学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园林美学》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兴趣爱好和审美思维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园林美学》课程是以《美学原理》为基础,融合了园林建筑、园林设计等诸要素而产生的学科,改变了传统的《美学原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园林自身的特点以及园林行业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中国古典园林美的历史行程、园林美的物质性建构序列、园林审美意境的整体生成、园林品赏与审美文化心理四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二)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行性,学习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在五个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园林实践中体验园林美感并形成良好的审美心理,这既便于学生学习时自我认识和体验,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 (三)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并根据这样的原则对教学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标准》把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审美创新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2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美的历史行程,能够读懂、理解园林意境,并且会赏析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成自己的园林设计理念。

专业能力目标:

1、能够熟知中国古典园林美的历史行程; 2、掌握园林意境的整体生成;

3、具有园林品赏与审美文化心理。 方法能力目标:

1、具有搜集资料的能力;

2、具备运用园林美学原理独立设计的能力; 3、具有鉴赏优秀园林作品的能力; 4、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5、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具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4、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

5、具有团队意识和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6、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到从事园林行业既是社会美容师,又是心里美容师。 内容标准

课程内容涵盖中国古典园林美的历史行程、园林美的物质性建构序列、园林审美意境的整体生成、园林品赏与审美文化心理四个学习项目。

学习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1:中国古典园林美的历史行程 项目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美的滥觞——秦汉以前 中国古典园林美的发展开拓——魏晋至唐 中国古典园林美的鼎盛与升华——宋元明清 6 参考 学时 3

学习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2:园林美的物质性建构序列 项目描述 园林美的物质性建构——建筑之美 园林美的物质性建构——山水之美 园林美的物质性建构——花木之美 学习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描述 空间分割:方方胜景,区区殊致 奥旷交替规律 主体控制规律 项目3:园林审美意境整体生成 标胜引景规律 亏蔽景深规律 曲径通幽规律 气脉贯通、互妙相生规律 意凝神聚规律 学习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4:园林品赏与审美文化心理

项目描述 古典园林的心理文化积淀 山水、泉石、花木的“第三性质” 园林品赏的审美心理层次 参考 学时 6 参考 学时 16 参考 学时 6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