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管理r部学院学报 ==一一一=======::一 =— ===一 2006年 第22卷 第l期 一 =一一 文化对英汉词汇内涵的影响 朱曲平 (南通职业大学,江苏南通226000)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8-7540(2006)01-01 47—02 涵去¨小同,即在呻}语言中订联想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却 t、气 】『5J”,咖P i n e在英语rfl则不信此义;“唯心沦” : ,洲}【=的文化内涌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烙日】 它往往雨1 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地理、历史、宗教、信仰 无此义。例如;“松”在L}1 文化中豫征“长寿”与“骨 及审美观紧密相连。不同民族埘’些 同事物的反映址不同 的,有的表现m喜受,,“的正好相反。这 仅取决于该事物 广l 汉语中带宵强烈的政治贬义,但ideal i sm 足足一 学词 常生活lfJ的地 ̄sSilf:-Ⅲ, [1取决于该民媛的心 及其价值观。 并无贬义。再如,对英美人来说,“f)rofe s s i 0nal” 这螳筹l异给我们 拟刈英 一、翻i荸词语时带水很人的[嗣难 本文 翻障做“蝗探讨。 一 在下 两句中可能引起截然不同的联想意义: He is a professiona1.(He is perhaps|{boxer.) 满崽义 冲的表现及原 词汇空缺 、She iS profess]Ofm1.(She is likeIy a prostitute.) 『I{于每个比族都具有各自多彩的文化传统、生活jJ俗、 这是英美娟妓文化使人们产生的定 思维的结果,中国 宗教信f【1J,价值观念以及认知思维等等, 此,各民旗都 人就很难理解到字面背后的意义_『。 r 一些具有鲜咧的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们只表达某种语青 在两种语言・l-J’农示动物、数字、颜色等的词语在这办 所具仃的事物和现象,无论存形式或内拇上在另一种语言rtl都 面最有代表性。仪举几例。 找 到对J 的比转埘蒙 这就是词语的文化内淌 同导致的词 cat(猫)在英语民族文化中足一种有前丰富喻义形缘的 f】= 缺 蒙 动物,如raiII cats and dogs(大N 倾盆)。中 人对此想蒙 比_虫l1,f1I为两何文化源泉的《圣经》为四方所独有, 不到, 《最经》t}・的人物Ca i n(该隐)足 于文化差异更难__r 解。英语中还有很多与猫冉关 的长予,曾杀害他的弟 的习语,如,bel1 the eat(为别人冒险),1et the cat out 弟Abe1,现r)J申为“骨肉卡H线”;再如,much cry and 1ittle of the bag(泄露机密),a cat in the pan(叛徒)等等。而 woo],这个英语成语Itl臼《,、’ 和亚比该》(Mystery of David 汉语・’1很少有与猫有关的类似表达法。 and AI)igai l),拿八(Naba1)在 羊毛的时候,魔鬼见了 盘(¥i】kworm)产于中蚓,吐出的丝所织成的丝织胁深受 他,就抓r一头猪来翦毛,结粜自然是叫得很凶而没有羊 外围人的喜爱。“丝绸之路” 就闻名于 ,中 的蚕文化 毛,比喻“说}f}多而实效少”或“声势大而做得差”。 源远流K。“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T 。”返句诗 缺的英 词汇还有Ti-0.jan horse(特 高度颂扬了蚕的奉献精神,蚕的这一书:定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刻印 济伊木 J』)、LJ u d ah(犹大)、h awk(鹰派)、d0 v e(鸽 中陶人的心里 可silkworm在英幽人的眼里允其量只不过 派)、 ostri ch p01 icy(鸵鸟政策),Cheesecake(女性 是’只小虫,两者之问的文化差异可想而知。 健美照)、IlalfwaY h0u S0(康复医院)等等。 数 4凶与死谐音,很多中 人 选择电话号石码、汽车牌 同样,“东施效 ”这个汉语成语中国人儿乎人人皆 照时都惟恐避之 及,而数宁8则 其发旨与7 尔话“发”相 知,比喻州乱模仿,效果很坏。英语里没有与此相对应的 似而人受追捧。数字“13”在中英文中理性意义相 似“13” 涧。翻译时如果把“东施放颦”简单地译成“D 0 n g S h i 在英文中有贬义的社会文化含义..基督教文化中忌讳13,楼房 imitates Xishi,”原文的含义没译出来,西方读者就会感到 的第l3层,常用“12A”代替,飞机、火乍、剧院等没育第l3 知所云,可采用直译 JJf】注的办法 而汉语坦的阴 、功 排,何月的第13日都不宜进行庆典的喜庆活动。因为“l3”易 夫、爪极攀、旗袍、L{JlII装、_大锅饭、西皮、二簧、 : 使人想起“最后的晚餐”。 汉语【1J届训 颜色删Y e l l ow的引中意义为“胆怯”、“卑鄙”、“怀 地邕、犬龄青年、万元, 等具有中闻独特义化内涵的 词 l:, 英语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 疑”等,有些山其构成的短语在翻译成汉语时与“黄”尤 、二、文化意义空缺 关。例如,yel1ow・belly详为“懦夫”;yel1OW join’hali sm 两种语言中,有~部分词 字 意义相同,而语义内 详为“哗众取宠的杂志”:yel1ow page S(卜转第150页) 作者简介:朱曲平(1 9 6 3-),女,南通职业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l4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四、关于象似性与任意性的关系 (上接第147页)洋为“电话号码簿”;yellOW l00k译为 “尖酸多疑的神情”;Ye】1ow al ert应译为“预备警报”: 象似性研究的升温与迅速发展对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无疑 b《 {;力 卑 啪人’,口 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有些学者因而全盘否定任意性,把任意 而在中国黄色是帝王的专用色,用来表示皇帝的至高无 性完全推到了象似性的对立面,过分夸大了象似性的作朋和解 上, 此宫中物品多为黄色。而英语中则用purp 1 e代表高 释力。还有些学者则坚决否定象似性,认定任意性才是唯一 贵,born t0 the puz’P1 e意思是“出身王审”或“疆贵 真理。笔者认为,在语言研究的过程中不应该走极端,任 的” 汉语中“黄色”还有“色情的”、“淫秽的”或 意性和象似性是语言本质属性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 “低级庸俗的”意思,仃“黄色电影”、“黄色书刊”、 象似性是人们对语言本质研究的纵深发展,足对任意性原则的 有力补充,二者并不矛盾。 从象似性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人们为语词寻找理据最 “黄色音乐”等说法。 三、文化意义相冲突 . 初是从摹声和声音象征的角度开始的,后来又发展到词汇系统 内部。这与索绪尔当初对任意性的界定恰好吻合。首先,索 绪尔所说的任意陛指的是语言单个符号所含的能指和所指之间 的关系。这个任意性除了虽然具有一定象似性,但在楚个语 言符号系统中地位并不蘑要、而且为数不多的象声词和感叹词 外,也不包括复合词和派生词。这就意味着.他是从单个 符号的角度而不是从符号组合或符号结构的角度来论述任意性 的。其次,任意性有绝对与相对之分。他所说的相对性存 在于符号结构中的不同成分之间。他举例说:“例如法语的 vingt是不能论证的.而dix—neuf却不是在同等程度上不能论 证,因为它会使人想起它赖以构成的要素和其他跟它宵联系的 要素,例如dix,neuf,diX-neuf,vingt—neuf,dix—hui t, soixante—dix等等。分开来看,dix和neuf跟vingt一样, 但是di x—n euf却有相对的论证性”(高名凯译,2002; 1 8 1)。由此说明,对符号组合来讲,理据性和象似性是普 遍存在的。但就单个符号而言,任意性是普遍的(郭鸿,2001) 换句话说,语言是一个连续体,象似性 任意性则是该连续体 的两极,语言单位越大,象似性程度越商:反之.语言单位越 小,象似性程度就越小,任意性程度则越高。 王艾录和司富珍则有更精辟的论述:任意性与象似性 同时存在,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其同决定若语 言的命运。他们(2oO2)总结说:“一方面。任意性是…个贯 穿始终的变量,它的存在支持着语言的变异性、选择性和多 样性;另一方面,理据性是一个普遍潜在的动因,它支持着 语言的有序性、机制性和可证性。理据性以任意性为生存条 件,任意性又受到理 性的有 制约,二者的互动关系决定 了它们共同成为语占符号的同等重要的、辨证统一的向组织 原则。” 象似性与任意性足个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 休,统一的结论r一时难以形成。佩语言符号既是任意性的又是 象似性的,象似性是对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重要补充.二者呈 现为互补的关系,这却是不争之事实。 五、结语 语言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符号系统,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一 个动态发展过程 语言研究的最终目的魁为了搞清楚语言何以 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原因,这正是语言理据研究的核心所在。 象似性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语言符号的本质、揭示语言与认知之 间的某种必然联系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视野,是对索绪尔任意性 原则的有 补充。从该理论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现状来看,语言 的象似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句法层面,在语言变化、语篇、修 辞等其它方面也有所体现。至于象似性到底体现在多少语言层 面上,对语言究竟具有多人的解释力,这 问题还有待于更深 入的研究和论证。 编辑:崔月华 15O・ 由于小同的民族在地理、风俗、宗教、价值观等: 面存在 差异,表达同一理性意义的阋会产生附加住词 本身概念意义 之上的/f 同甚 截然相反的联想意义。例如,1 iberal ism在英 美文化中具有明显的褒义,而“自由主义”往汉文化中却有若 强烈的贬义色彩。jndividualism 以语“个人主义”十分相 近,但在美国,该词指的足…种“独II>=自由”的个人品质,有 ~定的积极意义,而存汉语LII,“个人主义”体现为“自私自利” 甚或“损人利已”,毫无呵取之处。 英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Shelley)写过… 酋《两风 颂》(()de to the West Wind),在诗的虽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 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0,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m‘behind'?(啊,西风,假如冬灭已经来 临,春天还会远吗?)侣两 令一些中国人感到 惑。凛冽的 风 常使人感到寒冷、荒凉与萧条,码致远的“占道朋风瘦马”更 让人体会到“断肠人”的辛酸,诗人怎么歌颂的足两风呢?这 是 为英国的地理环境 我围不同。两风从火西洋洋向吹来。 两风来时,正足春暖花开的美好时 所以育“两风送暖”一 说。而英国的东风有两个特点:一是柬自欧洲大陆,二足多刮 f秋天,因此有“东风瑟瑟” 说。这种现象正好与我吲的季 候相反。 许多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也仃着不I占]的文化内涵。例 如,巾喇人对“尼”怀有至高无j:的尊重,认为它足中 #民族 的象征,常把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 汉语也常讲“望 成龙”、 “龙乜飙舞”、“龙腾虎跃”、“舵 j精神”等等。而西方人对 “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足种能喷烟吡火、凶残 ‘怕的 怪物,是灾难的象征。如果把一个woman叫做dragon,意思则 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由于“龙”与“dragon”存在着文化 信息J-的差异,因此有些订“龙”字的汉语在翻译时就不能直 译。如“望予成龙”)f 能A洋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1l become a dragon",应意潍为“to hope tlmt one’s son w订1 become somebody’ 而“亚洲四小龙”译成英文时应转换 喻体,译为“four Asian tigers”。傅如,熊(bear)在中国人 和 人头脑中产生的联想意义更是大相径庭。在英语口语中 bear可形容有特殊才能的人,如№is a bear at maths(他是 个数学天才)。但中蚓人一谈到与熊有关的词汇就会想起“窝 囊、没本事”等文化内涵,如“瞧他那个熊样儿”、“真熊”等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 应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外语学爿者 仅要注意词的字l 义,更重要的是需要随时随地注意词的内涵意义,如果不给予特 别的蘑视,生搬硬套地与外陶人进行交酗 ,轻则导敏误会,重则招 致敌意。监正确理解浏语的文化内涵,就应坚持不 地人最阅 读,多了解西方文化,积累文化背景知识,切忌 文牛义 编辑:崔月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