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第2期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 Vo1.36 No.2 2010年4月 Journal of Qufu Normal University Apr.2010 对排球后排进攻技术的研究 原建军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7.731,65,山东省啦阜市)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排球后排进攻技术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数学计算和理论 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职业联赛运动员、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和高水平运动员的网上高度基本可以达到后 排进攻所具备的高度.因此,后排进攻技术不但在职业队中广泛运用,在高校大学生和高水平运动队中也可以 部分的运用.所提建议,旨在为高校排球专业教学和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排球;后排进攻;技术;网上高度;立体进攻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37(20l0)02J0122Jo3 l 问题的提出 3讨论与分析 排球后排进攻,即二传队员将球传到距网1.5 排球后排进攻是指1、5、6号位扣球队员从3米 米处,由后排队员从三米线后起跳进攻扣球(以下 线以后起跳,将球扣入或吊入对方场区的一种进攻 简称后攻).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被少数男队运用 方法,它有以下特点. 以来,逐步被世界男女强队广泛采用,目前后攻运用 1)球过网幅射面宽:球过网幅射面是指扣球击 发展趋势;后攻人数增多,区域扩大,时间短,节奏加 球点到对方场区端线两端,球在越过球网时在球网 快,前后排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成为当今最先进的技 上沿所形成的过网区域(即图1中的AB和 B ), 战术打法.例如:世界排坛排名首位的巴西男女排, 击球点距网越远,球过网幅射面越宽(见图1). 后排进攻以达到1/3以上.第29届奥运会冠军巴西 。 女排,在中国巴西女排半决赛中,巴西女排后攻占扣 后 球总量的29%,而中国女排后攻只占2%,差距之 攻 面 大,很值得我国排球队借鉴和学习. 排球后攻在高水平的男女运动员中运用己成为 . 不争的事实,那么在中、低水平的排球运动员中,是 否也能运用这项技术,运用这项技术需要具备哪些 图1 前、后攻过网面比较图 基本条件.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便为 2)球过网高度低、时间稍长:球的过网高度是 高、中、低水平的排球运动队的训练和体育教学提供 指球越过球网时,与球网上沿的垂直距离.如果后攻 参考. 的击球点高度及球的落点和前排进攻(以下简称前 攻)相同,即球的过网点比前攻低(见图2中的B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点).如果后攻扣球的速度为25 m/s,击球点距网 2.5 m,那么球飞行2.5 m则需要0.1 s,即后攻扣球 1)研究对象:中国职业联赛的运动员、高校体 比前攻扣球的过网时间平均要长0.1 S左右. 育专业的大学生和高校普通系科特招的“高水平” 3)隐蔽性强、突然性大、成攻率高:后攻和前攻 一样,也分为强攻和快攻,尤其是快攻更具有攻击 运动员.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述法;数学计算法;技 性.由于后攻多是在前攻的掩护下进行的,牵扯了对 方拦网,加上过网的幅射面宽,过网的时间稍长,对 术统计法;比赛观察法. ¥收稿日期:2009—11—19 作者简介:原建军,男,1963一,副教授;研究方向:排球教学与训练;E—mail:jandara2@126.eom. 第2期 原建军:对排球后排进攻技术的研究 123 方不易准确选择拦网起跳点和起跳时间,所以后攻 的隐蔽性、突然性和扣球成功率都比前攻要好. 图2前、后攻过网点比较图 4后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一定的弹跳高度和冲跳能力:弹跳高度和冲 跳能力是保证完成后攻扣球的两大基本要素,不具 备这两大基本要素,后攻扣球就无法完成.那么要想 完成后攻扣球,男、女运动员至少要达到多少弹跳高 度和冲跳距离呢?这个问题通过数学计算便可得出 答案.假设后攻扣球的击球点为距网2.5 rll处的4 点,其投影点为c点,球的落点在距对方中线9 m 处的 点.球的过网点为球网上沿的D点,把以上5 个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两个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见图 3).根据相似三角形的计算方法: BC= ,Ac(击球点高度)= 已知,DE=2.24米,BE=9米, BC=BE+EC=9+2.50=11.50(米) 故Ac= = =2.86米、(女高) AC=DE x BC—= =3.11米、(男高) A击球点 投影线 C 高投影点 图3后攻扣球示意图 由于排球的直径约为21 cm,扣球时要使球过 网必须加上球的半径高,所以男女运动员在2.5 IT/ 上空后攻扣球的最低高度应分别为3.22 m和2.97 m.这只是理论上的高度,由于扣球时手腕的推压动 作使球上旋,球在空中呈弧线飞行,实际中后攻扣球 的击球点稍低于这个高度也能扣过网去. 后攻扣球是从3 1/1线以后起跳,运动员冲跳的 距离有近有远,运用上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不同的 冲跳距离需要不同的弹跳高度(见表1). 表l 后攻扣球击球高度与网距的关系表 网距 2.50 2.00 J.50 1.00 击球点 男子 3.22 3.08 2.94 2.81 高度 女子 2.97 2.84 2.72 2.61 从表1可以看出,后攻扣球离网越近(即冲跳 的越远)需要的基础高度越低.因此在提高运动员 弹跳高度的同时,还应该提高运动员的冲跳能力. 2)快速的助跑、准确的起跳:后攻扣球为了获得 较远的冲跳距离,需要较长距离的快速助跑,助跑应 把握好助跑时机,跑早了发挥不出助跑速度,跑晚了 来不及起跳,助跑总的要求是:快速、连贯、及时起动. 起跳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击球的弹跳高度和选择 正确的起跳点,起跳后应保持好人与球的关系,以便 充分发力和加强手对球的控制.为获得较远的冲飞 距离,起跳点应超出人体的重心,右脚前脚掌先着 地,并伴有“扒地”动作,使身体加速向前,左脚落于 右脚左前方80-90 cm处,以前脚掌着地,通过两脚 的制动蹬地产生的合力,使身体向前上方冲出.为 此,最后一步要小.手臂的摆动与腿的蹬伸动作要协 调一致.后攻扣球应采用前后摆臂方式,因为前后摆 臂,摆幅大,摆距长,有利于踏跳发力、增加弹跳高 度.根据排球规则要求,后攻扣球不能踏线和越过3 m线,所以后攻扣球的起跳点一定要准确. 3)后攻扣球需要较强的手腕控球能力:后攻扣 球需要较强的手腕控球能力,当判断好二传来球的方 向和高度后,迅速起跳,首先应保持好合理击球点以 便发力和控制出球角度和弧线,击球瞬间,手腕要有 推压动作,使球前旋呈弧线飞向对方场地.扣球时不 要扣腕太大以防球不过网而“自杀”. 4)传、扣之间需要高度默契:为保证战术后攻 技术的完成,必须提高二传队员的传球技能,使传、 扣之间保持高度默契.二传队员应根据后攻队员的 场上位置、扣球习惯、跑动路线和对方的拦网情况, 用适宜的速度、弧度和高度及时准确地将球传到后 攻队员扣球的最佳位置. 124 曲阜 rP儿穴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牟 用单脚起跳后攻.根据北京体育大学李安格教授的 5 结 论 1)后攻比前攻有以下优点:球过网幅射面宽; 过网时间长;突然性大,落点分散.对方不容易拦防. 2)后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一定的弹跳高度 和冲跳能力;较长距离的助跑和较强的手腕控制能 力;全面的技术和传、扣之间的默契配合. 3)后攻扣球可以在职业队中广泛运用:在高校 研究,单脚起跳后攻要比双脚起跳后攻远1.5米左 右.所以单脚起跳后攻更适合于后攻扣球,尤其是适 合女运动员使用. 5)前、后攻结合形成立体进攻的战术体系.后 攻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它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 较高,一个球队中不是每个队员都能打好后攻的.因 此在比赛中还是应以前攻为主,后攻为副,前后结合 的立体进攻战术体系,这是今后最为理想的战术策 略,将做进一步的专题研究. 大学生和高水平男子排球队中也可以部分的运用. 6 建 议 1)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弹跳高度 和冲跳能力.弹跳高度和冲跳能力是完成后攻扣球 的两大基本要素.因此,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 参考文献: [1]童瑞新.后排进攻的拦网浅见[j].中国排球,2002,1: 45. [2]孙玉宁,韩冰.浅析世界排球后排进攻的特点[J].辽 宁体育科技,2003,5-15. [3]展更豪,姜春华.我国女排在第九届世界杯女排赛上 后排进攻运用现状的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16(1):50—5 2. 练,提高排球运动员的下肢力量,腰腹力量及全身的 协调性、灵活性尤为重要.尤其是中低水平的运动员 身体素质训练更为重要,否则后攻扣球很难完成. 2)加强二传队员和扣球队员的配合训练.提高二 传队员传球的准确性,提高扣球队员对起跳时问和起 [4]刘岩松,陈金树.浅谈女排单脚起跳后攻技术[J]1.中 国排球,2002,15:43. 跳地点选择的正确性;提高传、扣之间的默契程度. 3)在比赛中应主动运用后攻技术.根据比赛的观 察和统计,排球比赛中主动运用后攻的效果要好于被 动运用,因为被动运用一般是在接发球或接扣防守球 [5]吕品.杨吴与古巴女排运动员后排扣球空中击球技术 动作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2):48—50. [6]步步高全国排球比赛专页.中国排球.2003,5:50—60. [7]吴平.当今世界男排强队进攻战术的特点及发展态势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1):64—66. [8]卢光保.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半决赛失利因素探讨 [J].辽宁体育科技,2009,(/):58-60. 不到位,二传传球高度不合适的情况下进行的,扣球队 员在二传质量不高的情况下扣球,球不容易扣好,失误 较多,即使勉强扣过去,也很难扣死,成功率不高. 4)为了获得较远的冲跳距离,后攻扣球最好采 Research on the Skills of the Back Court Attack in Volleyball Match YUAN Jian-jun (School P E Sciences,Qulu Normal University,273165,Qufu,Shandong,PRC) Abstract:The conditions of the back court attack skills in volleyball match are computed and theorical analys— ized by making use of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eal statisties ete.It shows that the professional athletes in China league match and the PE major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in China s and the high.1evel athletes can reach the height that skills of the hack c0urt attack demands. So the skills of back court attack are widely used not only in professional teams.hut also college students and high—level athlete teams.Sug— 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consultations of colleges volleyball inajor education in HEIS and the high_level ath_ lete teams training. Key words:volleyball;back court attack;skills;height and springing ability;tridimensional att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