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与留守儿童

来源:意榕旅游网
我与留守儿童

班里有个小个子女生,黑黑瘦瘦小小的,名字很特别,叫赵大雪。 有一天,她来找我,问我能不能帮她申请贫困生补助。我很奇怪:“你怎么不找班主任呢?”她说:“我数学成绩不好,数学老师不喜欢我,我怕她不肯帮忙。”我们班班主任是数学老师;这孩子还挺敏感的。我告诉她,这种帮助不看成绩,看家境。我问她家里的状况,她说父亲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腿脚不便的爷爷。“你妈妈呢?”我问她。“我四岁的时候就没了。”她用很迅速很冷淡的调子回答道。“那谁给你做饭洗衣服?谁照顾你?谁照顾你爷爷?”我同情又担忧地问。“我都会!我姑姑常来帮我!”她回答得很干脆。一个才十三岁的孩子,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早早地挑起了生活重担,可怜,可赞。我告诉她我会跟班主任一起帮她申请的,让她放心。

贫困生补助下来后,她又来找我,向我道谢。我提醒她班主任也帮了忙,她说一会儿去班主任那儿道谢,还说:“老师,我主要是谢谢你,我不是关系户,怕轮不到我。老师你对谁都一样。”这孩子早熟,执拗。我告诉她:“以后,你是我的关系户。”

留守儿童敏感早熟,自尊心很强,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的家庭,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如果不是这次申请补助的事,我对这个孩子的状况还一点也不了解呢。我和班主任翻看档案,她填的很圆满,估计受过大人的嘱咐。经过私下里了解,原来她妈妈并不是我先前以为的去世了,而是嫌家里穷,扔下四岁的她,跟人跑了,至今未归。我和班主任约好,给她保密。

她和每个同学都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从不去别人家玩儿,也不邀请别人来自己家。每天放学后,同学们说说笑笑,蜂拥出校门口,很快就四散回家去了,她常常故意落在后头。她还得去菜市场买菜。我们去买菜的时候,经常看到她:中午买的是面条、西红柿,晚上是馒头和五毛钱一把的青菜,没见她买过肉。别的学生还是父母的宝,她已经替父母撑起了家;别的学生营养过剩,她的食物却如此单调贫乏。

我总想在生活上帮帮她,但顾及到受恩者的感觉会伤害她的自尊心,斟酌来

斟酌去,找不到好办法。她是那么坚强自立,直接地捐款捐物虽然能安抚我们的同情心,对她,却可能是隐私的暴露和不得不受恩感恩的屈辱。

一次作文练笔,我布置的是“写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作文交上来,我眼前一亮,有个女生写的是她!不要低估了孩子们,他们眼里是“能看到东西的”!从文章看来,那个女生并不知道她家里的状况,只是注意到她每次放学都要买菜买馒头,其中一个细节写得很好,“她自行车把上挂着一桶油,后架上还捆着一袋面,她用力地蹬着,瘦弱的胳膊使劲把着车把,自行车在歪歪斜斜中向前„„”女生在文中感叹,自己以为在家扫扫地擦擦桌子就已经是帮妈妈做家务了,看到赵大雪一天也不间断地采买家庭用品才知道自己差得太多了,女生在文中诚挚地表达了惭愧之意和对赵大雪的钦佩之情。我打算以此文为范文讲评作文。同时,我意识到这还是个机会——赵大雪很坚强自立,可是却敏感孤独,她并不了解同学们怎么看待她,我们该给她赞美和鼓励,帮她认识自己,帮她认识他人,让她不要再把自己包裹得那么紧。

我把赵大雪叫来,给她看那个女生的作文。她看完后,眼睛亮亮的,脸红红的,一句话也没说。我征询她的意见:“这文章是写你的,我想在班里作为范文朗读,你同意吗?”她含着笑,脸红红的,使劲点点头。我高兴地笑了。

讲评这篇作文的时候,同学们都以赞佩的眼光望向赵大雪,讲评结束,我请同学们鼓了两次掌,一次为作者,一次为赵大雪。

之后的周记收上来,许多同学写到了赵大雪,写到了她带给他们的惊讶和感动,表达了钦佩和学习之意。赵大雪的周记里更是深深的感触,除去母亲那一节,她写了她的家庭,她的自尊又自卑,她的要强,她对同学们态度的意想不到和感动。我再次把她请来,询问她可以范读她的周记吗,她爽快地笑了。

从此,赵大雪脸上的笑多了,许多同学成了她的朋友,她们互帮互助,互相给予关爱和温暖。除了母亲的话题不能提起,赵大雪越来越阳光。

她在周记里写道:“以前都是我自己一个人把米面粮油买回家,现在有我的好同学帮我一起带回去;以前下了晚自习,同学们有爸爸妈妈来接,我只能隔着一段距离偷偷跟在同学后面,战战兢兢地骑行在暗夜里,现在有老师同学特意地陪伴;以前„„”

有几个女同学借着让赵大雪教她们做饭的由头,到她家里帮她做家务,帮她

照顾爷爷。赵大雪嘴上不说,心里记着。元旦班里举行联欢会的时候,别的同学带着许多零食,赵大雪带来一大袋炸面果,是她头天晚上自己做的。同学们高叫着:“大雪,你真厉害!”把一袋子炸面果吃得精光;亏得大雪另外给老师们留着一些,要不然还尝不到呢。

同学们给了大雪友谊和鼓励,大雪变得更开朗更坚强;大雪教会了同学们坚强和自立,同学们变得更懂事更明理;作为教师,我也收获了许多,我更懂得了教育家夏丐尊的那句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但是,我们的力量毕竟是微小的,我们对许多事情是无奈的。

临近毕业的时候,赵大雪来找我,问我能不能帮她办独生子女证明,有这个证明中考能加分。我托朋友找计生局的人帮忙。传回来的话是要有父母双方的身份证明和签字等。大雪问姑姑的签字可以吗,那边回话是:“不行!”大雪家里商量后,决定放弃。大雪对我说,她知道妈妈在哪儿,但,“绝不去找她”!

从大雪的态度里可以看到她从小接受的整个家庭对她妈妈的评价,大人的仇恨已经延续到了下一代,大人犯错却让孩子承担不幸,“呜呼,我无法可想”,只愿人间悲剧能少一点,快乐能多一些。

大雪在周记本的最后摘抄了一段话给我看——

“如果我长大了,我一定不会让我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我会把她们带在身边,条件再艰苦都不怕。如果我长大了,我一定不会让我的孩子成为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婚姻需要两个人一起好好努力好好经营,擦擦碰碰是难免的,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多一点支持和关心,婚姻一定可以长久而美好下去的。如果我长大了,我要给我未来的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一个温馨平和的成长环境。也许,我给不了我未来的孩子很多钱,但我要给她们最多和最真实的爱。”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不可取代的,它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深深感到了学校教育的单薄无力,如果我们能把家庭与学校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也许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教育会更有成效。

大爱无痕,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奉献最真挚的关爱,来填补他们内心的空白,温暖彼此的心灵。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但我坚信:这份遗憾不会

留给明天!

语文三班 欢乐之家 李晓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