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最常用的硬度指标有 、
塑性材料在拉伸试验中随应力的增加经历 , 和 三个阶段 一个滑移面和该晶面上的滑移方向称为 ,体心立方晶格有 滑移系 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主要通过 和 两种方式来实现的 滑移的机理是位错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抗力在是由于存在着 和 所造成的 扩散理论是 退火的理论基础。
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 、 、 等三种
金属铸锭在凝固时形成 、 、 三个晶粒带。 热处理过程一般都由 、 和 三个阶段组成。 铝的熔点为 ,铝的晶体结构为 。。
金属的 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引起永久变形而不发生断裂的能力 铸锭均匀化退火的目的是消除 和 ,提高塑性。改善压力加工性能。
塑性可以用 和 指标来表示。
晶格缺陷中包括有 、 、 等。
液态金属当温度降到T结以下时还保持液态状态。这种现象叫 。液态金属结晶大体分 、 两个过程。
形变热处理的实质在于塑性变形在金属晶体中造成极高的 。
强度指标有 和 _。塑性指标有 _和_ 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是指在外力作用下金属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A、强度 B、塑性 C、硬度 D、 弹性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去除外力后回复到原状,变形消失的能力 是 性能。
A、塑性 B、硬度 C、弹性 D、强度
用假想的线条把原子在空间三维方向上连接起来而形成空间点阵,称为 。
A、晶胞 B、晶格 C、晶粒 D、晶界 铜、铝属于 A 晶体结构
A、面心立方晶格 B、体心立方晶格 C、密排立方晶格 镁锌属于 晶体结构
A、面心立方晶格 B、体心立方晶格 C、密排立方晶格 钨钼属于 晶体结构
A、面心立方晶格 B、体心立方晶格 C、密排立方晶格 位错是晶体缺陷中的
A、点缺陷 B、线缺陷 C、面缺陷
由于溶质原子的加入,使得位错在晶体中运动受到阻碍,结果使合金强化 属于
A、加工硬化 B、热处理强化 C 、固溶强化 回复过程性能变化明显的指标是 。 A、内应力 B、强度 C、塑性
扩散理论是C退火的理论基础
A、再结晶退火 B、成品退火 C、均匀化 铸锭均匀化退火的主要工艺参数是加热温度和 。
A、冷却速度性 B、加热速度 C、保温时间 以下哪种金属有同素异构转变。
A、铝 B、铁 C、铜 D、镁 体心立方晶格滑移系数目为 。
A、3 B、8 C、10 D、12 以下哪种热处理方法属于再结晶退火 。
A、高温退火 B、形变热处理 C、人工时效 D、淬火 铸锭均匀化退火中主要工艺参数是 。
A、加热温度和加热速度 B、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 C、加热温度和保
温时间
D、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以下哪种金属材料不属于有色金属及合金
A、锌 B、低碳钢 C、铜 D、镁 以下哪种金属有同素异构转变。
A、铝 B、铜 C、铁 D、银 面心立方晶格滑移系数目为 。
A、3 B、8 C、10 D、12 以下哪种热处理方法属于回复再结晶退火 。
A、去应力退火 B、形变热处理 C、人工时效 D、淬火 淬火相对其它热处理方法其冷却速度 。
A、较快 B、较慢 C、没差别 实际生产中,金属冷却时 。
A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低于实际结晶温度 B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等于实际结晶温度
C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大于实际结晶温度 D 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没有关系
铅在常温下的变形属
A 冷变形 B 弹性变形 C 热变形 D 既有冷变形也有热变形 从金属学的观点来看,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 温度为界限区分的。
A 结晶 B 再结晶 C 相变 D 25℃ 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点 B、屈服强度 C、抗拉强度 D、弹性极限 .合金固溶强化的基本原因是 。
A.晶粒变细 B.晶格发生畸变 C.晶格类型发生了改变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
过冷度越大,晶体生长速度越快,晶粒长得越粗大。 ( ) 回复可使冷变形金属的加工硬化效果及内应力消除。 ( )
如果采用冷塑性变形、热处理等方法使金属的位错密度提高,会提高金属的强。
( )
凡是过冷金属液体中的固态颗粒,都可以作为有效的形核剂。 ( ) 两元素形成间隙固溶体时,只要晶格类型相同,原子直径相近,可以形成无限固 溶体。( )
过烧都是由于加热温度过高导致的。 ( ) 晶粒度越小,金属的高温强度越大。 ( )
水平截线法则用来求某成分的合金在某一温度下两平衡相百分含量。 ( ) 杠杆定则用来求某成分的合金在某一温度下两平衡相百分含量。 ( ) 晶体就是原子作有规则排列的物体( )
结晶就是在某一温度条件下,材料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 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获得晶粒组织越细( ) 金属结晶时加入变质剂,可获得细的晶粒组织( )
固溶体就是溶质原子分布在溶剂晶格的空隙内而形成的晶体相( )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面心晶格结构的金属比密排晶格结构的金属塑性好( ) 同一种金属材料变形程度越大,再结晶温度越高( ) 同一种金属加热速度越快,再结晶温度越高( )
从金属学的观点来说,热变形是再结晶温度以上变形,反之为冷变形( ) 淬火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再结晶温度以下( )
残余应力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由于各部位变形不均匀,即使外力取消了,其内部仍残留着应力,这种应力称为残余应力。( )
再结晶后金属的机械性能的影响是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明显升高。,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 )
热处理就是将金属或合金材料在一定介质或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某种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从而改变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
自然失效是指经淬火的合金放在室温或低于1000C的温度中贮存一定时间,以提高机械性能的热处理操作。( )
弹性变形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 (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什么叫比重偏析?在生产中应如何防止或消除它? 什么叫枝晶偏析?在生产中应如何防止或消除它? 简述使金属结晶后获得细的晶粒组织采取的措施?
什么叫加工硬化?有何现实意义? 影响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五、根据以下条件绘制二元相图。(10分)
已知组元A熔点为400℃ ,B组元熔点为600℃。在液态下互相溶解,固态
下互不溶,在250℃时,40%B合金发生共晶反应。求: 1、作出A——B相图
2、求40%B合金共晶反应刚结束时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重量 3、画出20%B40%B60B合金在室温下的结晶过程组织示意图 4、求300℃30%B时两个平衡相的成分
固溶体合金的相图如图所示,试根据相图确定:
(a) 成分为40%b的合金首先凝固出来的固体成分;
(b) 若首先凝固出来的固体成分含60%b,合金的成分为多少? (c) 成分为70%b的合金最后凝固的液体成分;
(d ) 合金成分为50%b,凝固到某温度时液相含有40%b,固体含有80%b,此时液体和固体各占多少分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