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9年第4卷第39期Vol.4, No.39, 2019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115

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徐 红1,李金梅2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输液室,江苏 徐州 221002; 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2)【摘要】目的 分析科学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的急诊输液患者198例。将其分为2组,每组9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在接收输液护理时,医护人员运用科学化护患沟通技巧。分析两组结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的VAS分数有所降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VAS分数更低,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 86.87%,观察组为 98.99%。和对照组相比,P<0.05.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的SAS以及SDS分数有所降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SAS以及SDS分数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于接受急诊输液的病患,开展相关护理过程中,运用科学化护理沟通法,能降低病患苦楚,改善不良心理,提升治疗疾病信心,可促进疾病转归。

【关键词】科学化护患沟通技巧;急诊输液;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39.115.02

急诊输液为治疗疾病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常见护理技术。急诊静脉输液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静脉输液有关技术的进步。从传统的外周静脉输液穿刺工具,发展为中心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继而为急诊静脉输液的护理管理以及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有文献证实[1]:在对患者开展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运用合理化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满意率,改善护理效果。本文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98例急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实施了科学化护患沟通技巧,得出心得。

合理运用沟通技巧。比如说:医护人员可以结合患者对自身的第一印象[3-4]。在开展交流时,分析患者的性格特点,使用相应的交流语言与其开展交流。并在沟通时尽量使用鼓励积极的语言。双眼直视患者,并对积极行为加以称赞。在此同时也应当注重细节、安抚动作的合理使用。与患者交流时,应当秉承着宽容、耐心的态度。对于在交流过程中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耐心引导病患,解决其内心存在的问题,树立起正确的认知观,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急诊输液治疗。

1.3 观察指标(1)使用VAS评分法,分析两组受试者疼痛情况。

(2)使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加以调查。详细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项。总满意率=(满意人数+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00%.(3)使用SAS以及SDS量表,分析两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分数越高,证实患者不良反应越为严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的急诊输液患者19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受试者可以正确表达自身疼痛水平,家属/监护者以及患者自身自愿参加实验调查。遵循遗嘱接受静脉输液。排除对象:精神疾患、失语症、无法自主表达疼痛程度者、合并严重并发症者。依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99例。对照组男患者 59例,女40 例,平均年龄为(43.25±5.28)岁 。观察组男患者58 例,女41 例,平均年龄为(44.29±4.95)岁 。两组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无明显差异,有均衡性(P>0.05).

1.4 统计学方法本实验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计算,计数资料使用x2计算,当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VAS评分情况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的VAS分数有所降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VAS分数更低,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其中主要包含:完成用药监督检测、换药以及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等等。

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在接收输液护理时,医护人员运用科学化护患沟通技巧,详细为:

第一、医护人员应当注重自身的仪容仪表。当患者进入急诊室时,应当报以真诚的态度为其开展服务。主动与病患与家属交代具体事项内容,增加与其交流度。目的在于为病患与家属留下良好的形象[2]。从事实角度而言,过于苛刻的态度很容易让病患产生不耐烦、消极等不良情绪。倘若医护人员没有注重自身仪容仪表,极易引起患者产生厌恶感,进而导致护理依从性降低。

第二、院内医护人员应当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在进行此项工作时,要秉承着平等、尊重的态度完成该项工作。护士应当对患者选择适当的称呼,避免因自身态度生硬而引起患者产生忽略的感觉。医护人员应当记住在该时间段内患者的姓名,以便下次输液时直接呼叫患者。

对于高龄患者,可以联合姓名,称呼其为“x老”“x爷爷”等。并提前询问病患自身现状,同时核对患者资料信息,让其感受到被尊重感,拥有良好的感觉。

第三、院内医护人员应当将日常护理技能合理运用到沟通技巧之中。同时,向经验丰富的护士讨教与患者沟通的正确方法。

表1 两组VAS评分情况(x±s,分)

小组观察组(n=99)对照组(n=99)

tP

干预前5.99±0.586.01±0.420.639>0.05

干预后1.35±0.14*3.59±0.88**

5.261<0.05

和干预前相比,P<0.05.和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情况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 86.87%,观察组为 98.99%。和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情况[n,%]

小组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98.99%*86.87%12.25<0.05

观察组(n=99)65(65.66%)33(30.00%)1(1.01%)对照组(n=99)40(40.40%)46(46.46%)13(13.13%)

x2 P

注:和对照组相比,*P<0.05.

(下转130页)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130

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39期Vol.4, No.39, 2019

3 讨 论

压疮是在所有医疗机构均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压疮发生可引发其他疾病,增加死亡率,其治疗过程复杂,耗时长,不但给患者躯体上造成极大的痛苦,还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加强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极为关键。以往因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大部分护理人员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干预,比较盲目,缺乏预防性,压疮发生率高,致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明显增加,因此,整体护理效果并非理想[6]。寻找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是解决压疮干预的重要问题。

Braden评分表评估患者压疮风险性,根据评估得分分为4个等级,从而为压疮预防护理提供依据,在临床老年科的运用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在Braden评分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分级预防护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高,保证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能明显减轻受压对患者造成的疼痛感,有效控制压疮的发生,患者对此护理模式十分青睐,与陈荣兰[7]等研究一致,说明了该护理方案的有效性。

综上,Braden评分表与分级预防护理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减

轻患者疼痛症状,患者(或患者家属)满意度高,特别是预防压疮的发生上成效显著,值得临床老年科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66-176.

[2] 何美燕. 应用Braden计分表预测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压

疮发生率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4):528.[3] 蒋琪霞.压疮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4

[4] 贾静, 罗彩凤, 孙婧, 等. Munro与Braden压疮评估表用于手术患者

压疮评估预测效度比较[J]. 护理学杂志, 2017,14(18):113-114.[5] 肖晖. 改良式Braden评分表在心血管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30):4190-4191.

[6] 张月霞,吴梅兰. 风险管理联合Braden评估表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 9(24):192-195.

[7] 陈荣兰, 张俊, 陈利. Braden评分表联合分级预防护理在压疮预防

中的应用效果[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18(2):134-135.

本文编辑:吴 姬

(上接115页)

2.3 两组SAS以及SDS分数情况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的SAS以及SDS分数有所降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SAS以及SDS分数明显更低,P<0.05。

流程。并与相对应的按压、消毒等工作,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对于过于惧怕疼痛的病患,如小儿患者。护士应当向其详细说明疼痛为暂时性反应,安慰患者,消除病患内心对疼痛的恐惧感。另外,护士应当确保自身操作的准确性,尽量实现一次穿刺成功。以扎实的护理技术,提高患者结束急诊输液操作时的满意水平。合理的运用于整个输液过程内,必要时也可以使用非语言是沟通法安慰患者,本次实验结果指出: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的VAS分数有所降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VAS分数更低.证实对患者开展科学化护理沟通,能缓解患者疼痛感。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 86.87%,观察组为 98.99%。干预后观察组SAS以及SDS分数明显更低。

综上,对于接受急诊输液的病患,开展相关护理过程中,运用科学化护理沟通法,能降低病患苦楚,改善不良心理,提升治疗疾病信心,可促进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表3 两组SAS以及SDS分数情况(x±s,分)

小组类别观察组(n=99)对照组(n=99)

SA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SDS

干预后

59.63±2.1420.25±1.36**60.36±2.8421.39±1.28**60.25±2.55

35.25±2.96*

60.39±2.65

38.69±2.54*

和干预前相比,P<0.05.和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P<0.05

3 讨 论

接受急诊输液的患者,由于其自身治疗时间较短、病情严重,所用药物品类众多。所以说,患者在接受输液时,很容易产生护患纠纷。继而令患者对医院的形象好感度丧失。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当与其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5]。如果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开展输液护理时,合理运用科学化沟通方式,能够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护士在和患者沟通时正确表达,结合相关语言特点,可以实现有效沟通。

当护理人员在和患者沟通时,应当时刻保持宽容、博爱以及主动的谈话态度,掌握合理的沟通时机,了解并分析病患的性格特点、病情情况以及文化背景等内容。使用有效方式,增加护士自身与患者心目中的认同感,提升沟通有效率以及质量。避免发生因沟通不彻底、不恰当而引起的护患纠纷事件。当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开展急诊输液操作过程中,应当对其详细阐述后续的操作

参考文献

[1] 陈爱珍. 补位服务在急诊输液室护患纠纷防范中的应用[J]. 护士

进修杂志, 2016, 31(15):1372-1374.

[2] 侯磊. PDCA循环在优化急诊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急

救医学, 2016, 36(z1).

[3] 李芳萍, 张珑. 沟通技巧在门诊采血窗口护患间的作用探讨[J]. 中

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 32(s1):86-87.

[4] 彭蕾, 陈雪妹, 许方蕾. 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J]. 中国

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 12(9):899-901.

[5] 韩焕英.急诊护理中护患沟通的体会[J].世界中医药,

2017(a01):210-210.

本文编辑 :雷巧云

(上接126页)

患者提供全面的饮食营养供给,满足机体营养需求,有助于患者康复。

[2] 李具金.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J].

中国社区医师,2015(6):116-117.

[3] 孟云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

子杂志,2015(11):181-182.

参考文献

[1] 仉淑贞.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2):26.

本文编辑:吴 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