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及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及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带有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要求洗衣和烘干均能独立进行.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 )

A. B.

C. D.

2、足球运动中蕴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的直径约为40cm B.飞行中的足球受到重力和踢力

C.守门员将飞来的足球扑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草坪上静止的足球受到的支持力与它对草坪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3、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 / 10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L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后,发现L1不亮,L2发光.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灯 L1短路 C.灯 L1断路

B.灯 L2短路 D.开关 S 接触不良

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6、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不能通过水传播 B.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D.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7、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

2 / 10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8、有两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热水壶甲和乙,甲的额定功率为1800W,乙的额定功率为1200W.两个电热水壶都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电热水壶两端的电压较高 B.电流通过甲电热水壶做功较快 C.通过两个电热水壶的电流相等

D.相同时间内,两个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一样多

9、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0、《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11、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3 / 10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源电压为2V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13、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 A.树叶的虚像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

14、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内能

C.热量

D.比热容

15、如图a,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b中的图线Ⅱ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

4 / 10

B.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 C.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 D.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________;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

2、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

3、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 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 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_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

4、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鸭蛋中,这一现象说明______,青海的冬季需要供暖,暖气管道内循环流动的是热水,这主要是利用了水的______较大的道理.

5、合理分类和利用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在一定条件下,1吨垃圾能榨出170kg燃料油,若燃料油的热值为4.0×107J/kg,则这些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J,燃烧时燃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请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2、图中,入射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为60,请在图中画出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5 / 10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

(1)请按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左滑时接入电阻变大). (_____)

(2)小明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最_____(选填“左”或“右”)端.

(3)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有示数且不变,原因可能是_____.

(4)接着小明取来三只阻值分别5Ω、10Ω、15Ω的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他将电阻5Ω换成10Ω,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是_____.

2、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

甲:导体电阻跟长度有关. 乙:导体电阻跟横截面积有关. 丙:导体电阻跟材料有关.

(1)甲同学思考:既然“电阻描述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而粗细相同的

6 / 10

水管,管子长,阻力大;于是他猜想导体越长,它的电阻可能越大.甲同学在猜想中用到了______的思维方法.

A.类比 B.转换 C.等效 D.控制变量

(2)如图所示,是为探究连接的实验电路.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达到验证猜想的目的.

(3)若要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______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 (4)选用A、B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______同学的猜想.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小亮家新装了一台智能电热马桶盖,如图甲所示,他查阅使用说明书发现便座加热电路有高、中低三档并可手动调节,其额定电压为220V,低温档,中温档的额定功率分别为22W和44W.利用所学知识他设计了一个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用两定值电阻R1和R2表示两电热丝,单刀双掷开关S2可接a或b.当它接入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时:

(1)低温档加热的电流多大? (2)中温档加热5h,消耗多少度电? (3)高温档加热的额定功率是多少瓦?

2、某水底打捞作业中,需将一长方体石柱从水底匀速打捞出水,如图所示是吊车钢丝绳拉力F随石柱下表面距水底深度h变化的图像,(水的阻力忽略不计, )求:

7 / 10

(1)石柱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石柱未露出水面前,在水中上升2m铜丝绳拉力所做的功 (3)在水底时石柱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8 / 1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C 3、B 4、C 5、D 6、B 7、D 8、B 9、D 10、C 11、B 12、D 13、D 14、D 15、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音调 90

2、相互的 运动状态

3、音调 能量 1531 真空不能传声 4、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比热容 5、6.8×109 内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9 / 10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断开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2、A 小灯泡的亮度 B、D 丙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0.1A (2)0.22度 (3)88W 2、(1)5000N;(2)15000J;(3)30000Pa

10 / 10

左 电阻R断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