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互联网+教育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浅谈“互联网+教育”

大家看完这段视频有何感受?哪位老师能谈一下吗?我的感受是自己就像一只井底之蛙,当然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从这段视频中我们体会最深的是“互联网”和教育的充分结合。

我们看到视频中的这种教学模式在我们国内已经不是梦想 ,而已经成为现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堂广告创意策划课上,“弹幕教学”亮相了。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手持平板电脑或者手机,随时可以通过网络发表疑问、提出看法,这些内容会即时显示在课件上。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上海交通大学则更进一步将“慕课”与“一屏多显”技术相融合,努力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云教室”。

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

这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怎么样?在有的学校,手机尚属违禁品,被发现之后要没收;而有的学校,手机却可以带进课堂,当学习工具。在有的学校,老师的板书必须写在投影用的白板上;而在有的学校学生却可以通过弹幕在PPT上交流互动。面对这近乎于冰火两重天的差距,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理性地看待“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由于我们西北地区偏远,学校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潮流。很多学校即使具

1

备了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的客观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设施设备仅仅被当作摆设,没有真正利用起来。对学校的很多老师来说,互联网的最大用处就是下载课件。所以,像微课、慕课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我们来说,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上,我相信我们的老师也希望微课,慕课这样的教学方式早点来到我们的课堂,毕竟孩子们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需要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是如何运用互联网的?

首先我谈一下微课。制作微课不仅仅需要的是时间,更重要的是设备,制作过程会遇到种种困难,技术问题大家可以通过“中国微课大赛交流群”去咨询学习。在讲课的过程中,将一些难点通过微课方式去学习

比如当我讲到WORD表格计算的时候会用到一些函数,函数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也不容易理解,一些不会的学生通过反复观看这段微课视频,就能自己完成学习任务,会的学生就继续做别的任务,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时间。

其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去学习,就是所谓的慕课。比如我们在讲FLASH的时候,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不同,我会让学生们通过“我要自学网”观看视频进行自学,学生每学完一章后,我会通过远程演示把难点进行再次的讲解,最后进行测试。这样做存在一个现象:成绩不理想,两极分化很严重,会的始终是那几个人。这令我很苦恼,一个班总有一些自控力差的学生,始终不爱学习?面对这个问题,我在网上和一些信息技术老

2

师进行交流。最后设计了一套方案:互帮互助学习,让会的学生去教不会的学生,给会的学生加五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德育。真正的起到了‘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良好效果。

面对互联网+教育,也带给我很多困惑:第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已经被甩开了一大截。最让人担忧的是教育差距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会被拉得更大;第二,像慕课、翻转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基层教育中推广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比如教学设备的问题、教师的观念问题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问题等。总之,“互联网+教育”真正推广到基层,还有很漫长的走。

最后,我想我们的领导也会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完善我们的教学设备,那么我们老师就一定要多学习,多交流。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视频中的教学模式。

3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