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街中心小学 陈艺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5节,课题为《除得尽吗》。这节内容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从知识角度来看,“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教材根据小动物的爬行速度,呈现出蜗牛与蜘蛛的爬行情境,据此情境设计四个递进式的问题分别是1、用竖式计算爬行速度。2、尝试除不尽时余数与商的特点。3认识循环小数及求近似值的方法。4、巩固循环小数。 二、说学情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不断重复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可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除法,四年级时学习过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懂得除数、余数、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以及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估算能力。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困难不是很大。
三、说教学理念: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寻找数学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渗透引发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四、说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据图找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梳理归纳---------估测法解决问题--------比赛列式精确计算--------引导观察商和余数的特点---------认识循环小数并求近似值--------巩固循环小数 五、说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份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认识循环小数,会表示循环小数。 3、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六、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 难点: 会正确表示循环小数,掌握余数和商的特点以及和被除数 、除数之间的关系。 七、说教法 、学法
整节课我以人为本,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用故事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看书、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而感受循环小数的无限性,
理解循环小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然后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轻松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循环小数与有限小数的区别。再采用练习法,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八、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便于教学,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 九、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本环节设计目的:激发兴趣,引发思考 ,让学生观察,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和问题意识 (二)、探索新知 (认识循环小数)
设计目的:1、:让学生动手计算,从而认识循环小数的形成过
程以及发现并探究 商和余数的特点 2、让学生养成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3、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4、学会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5、会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5页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哪几题的商是循环小数。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2、4题。
(设计目的:检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对循环小数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设计目的: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达到学会、会学的目的。)
(五)、说板书设计:(设计目的:明确教学思路,突出教学重点,彰显探究过程) )
除得尽吗(认识循环小数) 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73÷3=24.333…(米) 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9.4÷11=0.85454…(米) 写法: 读法: 取近似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