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

来源:意榕旅游网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性课程 第六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 铁盐与亚铁盐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铁盐与亚铁盐》是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性课程第六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的内容。教材在学习了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基础上,来学习金属氢氧化物的知识。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对金属单质和化合物也有了的认识。这些都为铁盐与亚铁盐的学习准备好大量的知识基础。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可以复习金属等知识,起到很重要的归纳总结作用,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可以驾轻就熟地归纳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高中金属单质及化合物知识及技能的储备;学习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基础知识;已经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了几种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实验过程中仍然以兴趣为主;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运用类比的方法。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尤其对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能力还亟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1、掌握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 2、能够检验溶液中的Fe3+,了解溶液中的Fe2+ 验证。

3、通过灰绿色沉淀成因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实验探究、证实证伪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通过自学和自主建构活动,培养学生掌握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方法

5、通过探究实验,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严密性,体会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实际的指导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Fe2+ 、Fe3+的检验及相互转化 难点:Fe2+ 、Fe3+相互转化

五、教学方法:自主建构式、问题探究式

1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性课程 第六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 铁盐与亚铁盐

六、教学流程

2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性课程 第六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 铁盐与亚铁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如果贫血会有什么表现吗? 学生活动 聆听,思考 观看视频,思考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初步认识铁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新课引入,[视频]视频播放 视频播放 [过渡]贫血的人需要补充什么元素?是补充铁单质还是铁的化合物? 实验验证 [回顾]已学过的铁的化合物图片展示化合物的颜色 [观察]硫酸亚铁浅绿色,氯化铁黄色,亚铁盐浅绿色,铁盐黄色。 [实验]氯化亚铁、氯化铁与硫氰化钾的反应。 将FeCl2溶液、FeCl3溶液分别注入两个试管里,各滴入KSCN溶液。 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书写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培养学生分组协作、合作探究意识。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获得知识。 [实验完毕,师生共同分析实验] [实验]硫酸亚铁、硫酸铁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将FeCl3溶液、FeCl2溶液分别注入两个试管里,各滴入NaOH溶液。 [实验完毕,师生共同分析实验] [分析]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铁盐和亚铁实验验证 盐的性质。 +2价的铁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3价的铁;+3价的铁如果在还原剂的作用下,也可以转化成+2价的铁。 [例子]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 [实验]铁的性质试验 转化实验 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书写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兴趣。 学生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书写 通过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3 1. 向将FeCl3溶液加入少量铁粉,充分振荡试管后,滴入KSCN溶,观察现象,再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性课程 第六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 铁盐与亚铁盐

加入氯水,再观察现象。 [实验完毕,师生共同分析实验] 2. 在试管中装入少量淀粉碘化钾溶液,再滴入FeCl3溶液,充分振荡试管后观察现象。 [实验完毕,师生共同分析实验] 化学方程式并得出结论:Fe2+ 、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Fe3+相互转化关系 进一步探究的 强烈兴趣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思考 [思考]1、为什么氯化铁可以作净水剂? 2、为什么配制铁盐溶液时须滴入酸,配制Fe2+ 、Fe3+的水解2+亚铁溶液时既要滴入酸还要加入少量铁及Fe的氧化。 粉? [讲述]铁盐及亚铁盐 一、Fe3+的检验 Fe3++3SCN- ⇌ Fe(SCN)3(血红色) 二、Fe3+与Fe2+的相互转化 巩固,复习 掌握水解关系 巩固所学知识,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小结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同试剂的颜色你能区分吗?连一 连。 FeSO4溶液 Fe(SCN)3溶液 FeCl3溶 液 KMnO4溶液 KSCN溶液 黄色 浅绿色 紫红色 无色 红色 思考,讨论,完成2、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练习 Fe2+,进行 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3、配制及保存FeSO4溶液时,需注意什么? 1、习题P46 1、2、3 2、上网查阅Fe2+,Fe3+的其它应用 完成转化关系图 巩固当堂内容,反馈知识。 课后作业 巩固当堂内容,反馈知识。

4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性课程 第六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 铁盐与亚铁盐

七、板书设计

氢氧化铝 一、氢氧化铝制备 Al3+ + 3NH3·H2O= Al(OH)3+ 3NH4+ 三、氢氧化铝两性表现 (1)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氯化铝溶 液中至过量: Al3+ +3OH- =Al(OH)3↓ Al(OH)3+OH- = AlO2 - + 2H2O (2)氯化铝溶液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 中至过量: Al3+ + 4OH- = AlO2 - + 2H2O 3AlO2 - + Al3+ + 6H2O= 4Al(OH)3↓ 二、两性氢氧化铝 (1)弱酸性: Al(OH)3 + OH- = AlO2- + 2H2O (2)弱碱性: Al(OH)3 + 3H+ = Al3+ + 2H2O 八、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产实际出发,认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同时通过探究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秉承STSE的思想,本节课情景、练习的选择力求与生活息息相关。目的在于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身边,能学以致用,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