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A卷)
一、阅读理解(45分)
(一)现代文阅读,完成1—3题(12分,每小题4分) 文艺大众化的误读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思想家就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主张,主要着眼于大众思想启蒙和改造国民性。后来毛泽东倡导文艺大众化,目的也在于唤起民众。改革开放初期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文艺运动,也是与新时期的再次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当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就变得更为多样化了,存在的问题也颇为突出和复杂。
在某些人看来,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不过是在物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精神生活上追求娱乐。于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被理解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服务大众‛也被具体化为‚娱乐大众‛。在这种价值导向之下,一个时期以来的文艺大众化,包括某些‚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也都普遍追求‚娱乐化‛,只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赢得足够的销售量、收视率、点击率等等,似乎也就实现了它的最大价值。而一旦将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仅仅定位于‚娱乐化‛,惟‚乐‛是求,娱乐至上,就有可能导致种种价值偏向:轻则忽视文化娱乐的精神品位,遮蔽和消解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重则容易由‚娱乐大众‛滑向‚取悦大众‛、‚迎合大众‛,追逐低级趣味,从而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实际上,当今有些人打着‚文艺大众化‛的旗号,背后所追逐的不过是他们自己的种种现实利益。为此,一些所谓‚大众化写作‛和影视媒体节目,一味迎合消费市场的低俗需求,不择手段地制造‚娱乐‛效果吸引大众,只要能诱导人们消费,不管是什么题材内容和人物故事,都可以按照‚娱乐化‛模式加以打造;不论是古代经典还是红色经典,都可以拿来‚戏说‛、搞笑乃至‚恶搞‛。在这样的‚娱乐化‛价值导向中,文艺大众化的基本精神被严重扭曲了。
毫无疑问,文艺大众化的确应当面向大众和服务大众,明确地说,‚娱乐大众‛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它也应当是‚服务大众‛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里的问题在于:其一,‚娱乐大众‛是否可以无原则地取悦和迁就大众的娱乐消费需求? 作为文艺生产是否可以只遵循‚娱乐化‛的市场规则而不管精神价值导向?这样的问题其实不言而喻。其二,‚娱乐大众‛是不是当今文艺大众化的唯一功能和价值取向? 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除了娱乐之外,难道就没有精神世界进一步提升与丰富的需要吗? 在我看来,当今时代的大众化文艺,除了‚娱乐大众‛,还有一个‚引领大众‛的问题,因为文化艺术的功能并不仅仅具有娱乐消费的功能,同时还具有精神引领的功能——究竟将大众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还是低级趣味的方向导引,这并非一个可以忽略不顾的问题。
面向大众,服务大众,仍然是当今文艺大众化应当坚持的方向,但它的价值取向不能仅仅是娱乐大众,更不能容忍用抽空了审美精神的低俗化娱乐去取悦大众;往更积极的方面说,还应当倡导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引领大众。
1.下列有关“文艺大众化”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4分)
A.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反映着时代发展的特点。
B.最初文化大众化的提出是与思想启蒙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价值取向逐步多样化,存在的问题也显得突出与复杂。
1
C.进人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的文艺大众化与以往各时期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担负的任务也不相同。
D.当代文艺大众化要服务大众,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就要与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与精神追求相适应。
2.下列说法不属于“扭曲文艺大众化基本精神”表现的一项是( )(4分)
A.“娱乐大众”价值导向下的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重视娱乐追求,以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
B.在“文艺大众化”的旗号下,以取悦大众、迎合大众为手段,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C.极力制造各种“娱乐”效果,吸引大众,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按照“娱乐化”模式打造各种题材内容与人物故事。
D.戏说、搞笑甚至恶搞古代经典与红色经典,追逐低级趣味,诱导消费。 3.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4分)
A.当今消费时代人们追求快乐,追求享乐。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出现娱乐大众化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B.文艺大众化一旦出现价值偏向,轻则导致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的消解。重则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 C.文艺大众化不仅要满足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符合消费时代市场规则,还要关注精神的正确导向。 D.当今正确的文艺大众化方向就是应该在注重娱乐价值取向、娱乐大众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文艺引领大众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4—8题(22分)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 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 ‚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可信乎?‛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臵茂州。..
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
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帝或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帝为饬光禄官。
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外家,非法。‛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4.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廉之,果枉 廉:查访 .B.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 御:进献 .C.付宫正,则酌其平矣 平:平息 .
2
D.帝为饬.
光禄官 饬:整顿 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帝前殿决事,或.震怒 帝或.告以振恤 B.帝恻然.,投箸起 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 C.帝曰:“何.为?” 且医何.能活人 D.民家为.子弟延师 谁为大王为.
此计者 6.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且文忠素贤,(则)宪言可信乎?
B.后曰:“赎罪罚役,(乃)国家至恩。 C.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遂)谢曰 D.死生,命也,(虽)祷祀何益!
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皇后知道朱元璋性格严苛,容易加重刑戮,于是就常常根据事情原委极力劝谏。 B.马皇后关心民生疾苦,常常为民祈祷;让朱元璋认识到要薄以待己,厚以待人。 C.马皇后不忍以己之病连累医生,临终前还劝告朱元璋察纳忠言,为天下苍生着想。 D.马皇后仁慈宽厚,体察民情,不计私利,正可谓“家之贤妻,犹国之良相”。 8.翻译句子(共10分,每小题5分)
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5分)
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5分)
(三)诗歌阅读,完成9-10题(6分)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
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挂玉:喻昂贵的柴米。
9.本诗以“忧”贯穿全诗,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3分)
10.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3分) (四)名句默写(5分)
11.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13.且夫天地之间, ,苟非吾之所有, 。 14. ,思而不学则殆。 ① 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5.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且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是( )(3分)
3
②
A.犄角之势 偏僻/譬如 褒义/电饭煲 伎俩/栉风沐雨 ......B.暴虎冯河 缉私/稽查 捭阖/柏油路 磕头/不落窠臼 ......C.秣马历兵 案牍/渎职 骁勇/肖像权 污秽/百喙莫辩 ......D.沤心沥血 奶酪/贿赂 米粥/文绉绉 祛除/曲尽其妙 ......
16.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就在“富二代”、“官二代”风靡网络,引发无数热议 的同时,演艺圈里的“拼爹”游戏也风声水起。
B.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真诚欣赏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友好回应,一句简单的赞美也会成为一帖医治心病的良药。
C. 北大营上空笼罩着一片阴霾,曾经的军人脱离了他们的营地,将三千万百姓放进东瀛恶狼之口„„北大营之觞,里面掺杂着国人多少泪。 D. 刑警队抓获了以丘某为首的7名团伙成员,缴获毒品、枪枝、弹药及制毒贩毒工具一批,扣押、查封涉案财物总值近千万元。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再次出现波动,截至上周末,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没盎司290美元以上,直逼“9.11”事件时创下的历史高位。
B.思想解放不仅是要天马行空,而且要解放到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中来,要回到实践上来。 C.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真是天作之合的好地方。
D.这里原为一片荒山丘陵,历届领导都一直继承“爱树如命”的传统,数十年如一日栽树种草,从而形成了今日的绿色生态与景观。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经过了这几个月的集训,国家足球队的技术战术水平是否能有较大提高,精神面貌是否能有明显改变,广大球迷正拭目以待。 ....B.某大学副教授认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行为有违交通法规,应将《背影》“请”出中学教材,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闪烁其词。 ....C.章子怡、徐静蕾、赵薇、周迅几位青年女演员现在是影视圈炙手可热的人物。 ....
D.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过去。十年,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亲历....21世纪的我们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19.下列句中,词语使用最恰当的选项是( ) (3分) ①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3•11东日本大地震一周年之后,录像、证言的公开在世人面前愈发模糊,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真相反而越来越________了。
②对于此次和中国汽车集团的谈判,林书豪的经纪人罗杰·蒙哥马利暂时拒绝透露细节。_______目前,该集团相关负责人并未接听记者的求证电话。
③笔者自1992年7月起进入广东省博物馆从事书画鉴藏工作,有幸_________,跟随先生学习书画鉴定近十年,其中于先生之事耳濡目染既多。 ④李金发雕塑作品不多, 却成为第一个在法国最高艺术沙龙中展出雕塑作品的中国人。他一生不大与文坛往来,却以风格迥异的诗歌,成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___________。 A.①朦胧②截至③忝列门墙④开山鼻祖
B.①朦胧②截止③登堂入室④始作俑者 C.①蒙眬②截至③忝列门墙④开山鼻祖 D.①蒙眬②截止③登堂入室④始作俑者 三、作文(40分)
4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请根据这篇材料考生自拟题目,写一则文章,题材不限,诗歌除外。800字以上。
5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答题卡
姓名 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成绩_______
一、阅读理解(45分)
(一)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4分) 1. ( ) 2. ( ) 3. ( ) (二)文言文阅读 (22分)
4.(3分)( ) 5.(3分)( ) 6.(3分)( ) 7.(3分)( ) 8.翻译句子(共10分,每小题5分)
(1)(5分) (2)(5分) (三)诗歌阅读 (6分)
9.(3分) 10.(3分) (四)名句默写(5分)
11.锲而不舍, 。 12. ,秋水共长天一色。
13.且夫天地之间, ,苟非吾之所有, 。 14. ,思而不学则殆。 二、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5.( ) 16.( ) 17.( ) 18.( ) 19. ( ) 三、作文(40分)
6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参考答案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